目前位置: 首頁 / 專欄對話

專欄對話

王健壯》好一幅變形的權力分立圖像

來源: 王健壯、聯合報 2021年02月24日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撰文指出,台灣憲政體制在形式上應是五權分立。當前行政權為所欲為,立法權棄權不作為,司法權應為而不為,又一權獨大、四權附隨,權力分立體制嚴重變形失衡。這就是台灣權力分立體制的圖像;但誰能挽狂瀾於既倒? 閱讀全文

【基金會刊登】文化價值省思 傳承跨越(刊登於110.02.09中國時報A8.A9)

【基金會刊登】文化價值省思 傳承跨越(刊登於110.02.09中國時報A8.A9)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2021年02月09日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三十幾年来關心各種公共議題,在人類的文明發展中,網路帶來效率、方便,卻衍生很多新的問題。今天主持各位的對談,就是希望集結台灣的正面力量,縱使民主社會還不盡成熟,還正在歷練中,期待對談讓大家反思,韌性面對、尋求價值與定力。 閱讀全文

【基金會刊登】網路世代 人文與科技交會(刊登於110.02.08中國時報A8.A9)

【基金會刊登】網路世代 人文與科技交會(刊登於110.02.08中國時報A8.A9)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2021年02月08日

前言: 愛德華•薩伊德曾說:「知識分子是一位面向權威、運用語言說出真話的作者。他說出真話的方法是爬梳另類資源,打撈湮沒的文件,復原被遺忘或被抛棄的歷史。」勇於迎接轉變,付出行動參與社會進步與改造,這正是我們要對談的主題。 閱讀全文

薛琦》台灣是如何治好了荷蘭病

來源: 聯合報 2021年02月08日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薛琦於《聯合報》撰文指出,最近新台幣走強,在央行理事會引起有關「荷蘭病」的討論。其實台灣在三十多年前也得過一次嚴重的荷蘭病,但治愈後體質更佳,值得一述。 閱讀全文

周延鵬:台灣專利佈局如紙老虎

來源: 經濟日報 2021年02月05日

世博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周延鵬日前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指出,台灣因為沒有決心投資人才和技術,多數企業擁有的專利權都是「沒有牙齒的紙老虎」;近30年來的兩岸技術交流,台灣就像被一層層扒光衣服般,未將自己的技術戰略武裝好,也難以從中獲取商業利益。 閱讀全文

朱雲鵬》金德伯格的金融風暴陷阱再現?

來源: 中時 2021年02月04日

朱雲鵬於中時專欄撰文指出,最近美國股市出現散戶軋空對沖基金的事件。在著名網站REDDIT,有網友發現美國遊戲產品零售店遊戲驛站(GAMESTOP)的股票被幾個法人大量放空,空頭金額高居股市第三,他們呼籲散戶聯手進場,將股價抬高,讓這些做空的大戶措手不及,慘遭軋空;結果此股大漲,法人蒙受巨大損失,一度引發美股在上周末大跌。 閱讀全文

施振榮》王道與第六倫

來源: 聯合報 2021年02月01日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提到,在傳統社會文化中,規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靠的是「五倫」,所謂的五倫包括了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彼此之間的關係。而總統府前資政李國鼎先生在一九八一年提出了「新六倫」的主張,主要是有感於在社會發展下,傳統文化所談的五倫,都是規範自己周遭的人,那該如何面對五倫以外的人? 閱讀全文

葉銀華》氣候變遷與企業有關?

來源: 聯合報 2021年01月19日

交通大學財務金融所教授葉銀華於《聯合報》撰文指出,台灣是否參考歐盟、美國加州、韓國的經驗,實施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一直是討論的焦點。此套系統須建立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制度,排放額度免費核配、拍賣、配售與交易制度,其預期效果比碳費大,但交易價格可能會被操縱。就氣候變遷因應法的影響範圍大,有賴環保署、金管會(交易制度)、財政部(碳費)、經濟部的合作,需要行政院出來整合與協調! 閱讀全文

許嘉棟》「匯率操縱」二三事(下)

來源: 聯合報 2021年01月12日

前央行副總裁/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許嘉棟於《聯合報》昨日(11日)撰文指出,當前金融問題,本日再提出過去相似之例與解方。央行為避免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必須努力將為降低新台幣升幅所進行的買匯金額控制在GDP的2%以下。在此買匯額度限制下,若新台幣升勢依然不止該當如何?成了央行必須面對的挑戰。 閱讀全文

許嘉棟》「匯率操縱」二三事(上)

來源: 聯合報 2021年01月11日

前央行副總裁/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許嘉棟於《聯合報》撰文指出,新台幣近期面臨強大升值壓力,雪上加霜的是美國在去年十二月中旬復把台灣列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 閱讀全文

王健壯》姑息讓我們走到了今天這一步

王健壯 2021年01月10日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於《聯合報》撰文指出,幾年前,包括哈佛教授Cass Sunstein在內的許多學者警告,美國可能會出現一個法西斯狂人總統時,川粉斥之為自由派妄想。 閱讀全文

趙政岷》出版自由 何須爭取

趙政岷 2021年01月07日

台北市出版公會理事長趙政岷於《中國時報》撰文感慨「出版自由」遭政治化。「100%純,台灣出版自由」,假如在1月底台北國際書展現場,各出版社攤位自發性插上這旗子,讓總統及部長逛書展時到處看見,這會怎樣?這是我在假想,如果文化部真要2月1日起審查陸書,形成台灣出版自由現狀的淪喪,那真該發動業者有所行動。這不是抗議,只是維權!是珍惜台灣社會現有的出版自由主流價值。但希望這事不會發生! 閱讀全文

施振榮》王道與台灣新年音樂會

施振榮 2021年01月07日

灣聲樂團後援會會長/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所發起的2021《台灣的聲音 新年音樂會》元旦順利落幕,這也是第三年舉辦專屬台灣的新年音樂會。回想2018中,當時因為擔任灣聲樂團後援會會長,在大家的共同提議下有了舉辦台灣新年音樂會的構想。 閱讀全文

趙政岷》超前部署新經濟

趙政岷 2020年12月31日

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趙政岷於《中國時報》撰文指出,隨著新冠肺炎疫苗發展,後疫時代世界新秩序將會如何?我們會有「疫苗護照」可以入出境嗎?我們的產業、貿易、商業、服務與工作會變成怎麼?當我們在防疫上超前部屬,是否我們對接著迎面而來的改變,也能提早有所因應? 閱讀全文

【基金會刊登】零排放沒退路 氣候變遷治理(刊登於110.04.28中國時報A8.A9)

【基金會刊登】零排放沒退路 氣候變遷治理(刊登於110.04.28中國時報A8.A9)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2020年12月31日

氣候變遷對環境、經濟及社會造成之影響與衝擊日益嚴重,近年全球加速減碳,全球已有127個國家宣布2050年淨零排放(Net Zero),我國鄰近日本及韓國亦已公開承諾,中國則提出2060淨零的目標。今(2021)年1月美國拜登總統上任後,隨即發布重返巴黎協定之行政命令,將氣候危機納入美國外交政策與國家安全之中心考量,並且明確宣示在2050年以前達成淨零排放。 閱讀全文

施振榮》王道與組織理財

來源: 經濟日報、施振榮 2020年12月29日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以社會企業家為職志,近年積極投入推廣「王道」理念與思維。29日於《經濟日報》撰文指出,王道的精神就是要追求創造價值、利益平衡,如此才能永續。就連個人或組織的理財,也要充分發揮王道精神,考慮所有利害相關者的利益平衡,才能找到創造價值的空間。 閱讀全文

施振榮》從醫療科技展看到東方矽文明曙光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12月17日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先生於聯合報撰文指出,參觀第四屆台灣醫療科技展,在全球疫情仍持續下,看到現場展出的盛況,讓我回想起約四十年前,當時台北巿電腦公會舉辦內銷電腦展,同樣也是盛況空前,後來轉型為外銷展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一步步造就台灣成為全球ICT供應鏈的生產重鎮。 閱讀全文

朱雲鵬》民主的挑戰 一波接著一波

朱雲鵬 2020年12月09日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朱雲鵬於《中時專欄》撰文提及,近數十年來,民主政體死於武裝革命或政變的很少,死於民選領導人的卻比比皆是—後者透過行政權力,強迫實施其所選定的政策。一直到2016年,美國都還成功地抵制了破壞民主的企圖;這要歸功於有權力者遵守兩個準則:「相互容忍」和「寬容」;後者的意義是「有意識地約束自己的權力,以遵守法律的精神和內容。」 閱讀全文

許嘉棟》資產價格波動該在乎嗎?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12月08日

東吳大學暨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許嘉棟繼先前「貨幣與物價關係之謎」乙文後,近日央行與金管會聯手打房,許嘉棟又於聯合報撰文探究的值得省思問題:消費者物價與資產價格同樣都是物價,為什麼各國央行的「穩定物價」職責,只列入消費者物價,對資產價格的波動則多不加聞問? 閱讀全文

施振榮/王道價值系統觀:翻轉「士農工商」的傳統思維

來源: 聯合新聞 2020年12月04日

傳統思維對於「士農工商」這四種社會主要行業的排序,有其背景因素。古時候,「士」是讀書人,在社會中是少數人,也是領導人;「農」則使社會各階層的人都能吃飽,是社會安定的力量,否則人民吃不飽就會掀起農民革命;「工」則是社會底層的勞動力,也傳承各種工藝技術;「商」則是商人,因不事生產往往被認為是賺取不當利益的「奸商」,未能對社會創造價值。 閱讀全文

專家訪談--施振榮

專家訪談--邱文彥

透視鏡

余紀忠
余範英
余範英
李鴻源
李鴻源
於幼華
於幼華
黃榮村
黃榮村
  葉俊榮
葉俊榮
王汎森
王汎森
朱雲漢
朱雲漢
南方朔
南方朔
錢永祥
錢永祥

王健壯

陳添枝

許嘉棟

林聖芬

王伯元

朱敬一
歐陽嶠暉
歐陽嶠暉
何志欽
何志欽
施振榮
施振榮
楊日昌
楊日昌
李永展
李永展
李永展
洪奇昌
李永展
林建甫

王健全

周延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