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專欄對話

專欄對話

專欄對話

陳添枝》拜登執政下的美中貿易戰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11月09日

編按:拜登入主白宮後,美中貿易戰還會繼續打嗎?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陳添枝於《聯合報》撰文指出,白宮易主,但貿易戰不會休兵,只是拜登的戰略會改變。對台灣最大的影響,是TPP死而復活,變成美國亞太戰略的主軸,台灣的貿易戰略,也必須從雙邊談判的思維,回到區域合作的道路。 閱讀全文

洪奇昌》知美知中 把握戰略機遇

來源: 中時 2020年11月04日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後的中國與亞太政經局勢國際都在關注。會議結果顯示,未來五年北京仍會延續十八大以來的布局,持續推進中國大陸經濟、科技、國防實力以及擴大國際影響力。台灣社會亦應採取務實審慎的視角客觀認識美中關係以及中國大陸發展趨勢,才能在變局中把握屬於自己的機遇。 閱讀全文

王健壯》NCC委員真不懂新聞專業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11月01日

NCC委員懂不懂新聞專業?看了中天換照那場聽證會後,任何人都知道答案是什麼。 閱讀全文

許嘉棟》央行打房與資金移轉

來源: 許嘉棟、聯合報 2020年10月30日

編按:前央行副總裁許嘉棟於《聯合報》撰文指出,台灣房價持續上揚,以及銀行偏重不動產放款,主因資金過剩且無適當運用去路所導致。遲早仍須靠央行採取調降貸款成數上限等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來解決,應是國人的合理預期。 閱讀全文

施振榮》從新年音樂會談台灣經典音樂

施振榮 2020年10月29日

我目前擔任灣聲樂團後援會會長,灣聲樂團成立的宗旨是要將「古典音樂台灣化,台灣音樂古典化」,藉此也讓台灣音樂可以名揚四海,對此我也十分認同.... 閱讀全文

【基金會刊登】數位監控VS應用 跨世代交鋒(刊登於109.10.29中國時報A8.A9)

【基金會刊登】數位監控VS應用 跨世代交鋒(刊登於109.10.29中國時報A8.A9)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2020年10月29日

常言道,人生七十才開始挑戰不斷,在新時代的到來,基金會應扮演著重要角色,也是可以量能建構的場域和典範,把七十歲、五十歲、三十歲、放在同一個平台上,一起討論台灣未來重大議題,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期待三十歲能將七十歲與五十歲的經驗傳承。 閱讀全文

【基金會刊登】揭開數位面紗(刊登於109.10.28中國時報A8.A9)

【基金會刊登】揭開數位面紗(刊登於109.10.28中國時報A8.A9)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2020年10月28日

承擔與試煉系列座談一直是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的挑戰。來自時報出版公司趙董事長推薦的「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上下冊,在資本主義作為全球化多年推手,哈佛社會學者祖博夫(Zuboff)出書,對當今資本主義提出挑戰,面對未公開揭露數位操控造成的不安與威脅,深刻且清楚的描繪發展趨勢,發出警訊。 閱讀全文

王健壯》如果政府殺了一家媒體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10月18日

自由民主可能在一夕間灰飛煙滅,例如戰爭來臨時;自由民主也可能在不知不覺間被點滴腐蝕殆盡,例如民選政府以民主之名行威權之實時,這幾年台灣的自由民主就是例證。 閱讀全文

許嘉棟》貨幣與物價關係之謎(下)

來源: 許嘉棟、聯合報 2020年10月08日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來,貨幣學派的貨幣理論昭告世人:貨幣過多必然引發物價上揚。不只可由歷史上不少陷入高度物價膨脹的國家獲得見證,而且1980年代中期前經濟學者的實證研究,也都印證只要一國貨幣供給成長過速,通常經過半年至一年半的時間遲延後,其物價(主要指消費者物價)的上漲率即會顯著提高。 閱讀全文

許嘉棟》貨幣與物價關係之謎(上)

來源: 許嘉棟、聯合報 2020年10月08日

各國中央銀行通常以維持物價穩定為首要任務,在物價無上揚之虞時,方轉以提高就業、協助經濟成長為政策目標。此處所謂的「物價」,一般係指與民眾生計息息相關,故令民眾與政府密切關注的消費者物價。當消費者物價上漲率超過百分之三時,各界即會對央行及政府提出應採取措施,以穩定物價的要求。 閱讀全文

【基金會刊登】深入鄉村、原民地區 盤點規劃(刊登於109.10.06中國時報A8.A9)

【基金會刊登】深入鄉村、原民地區 盤點規劃(刊登於109.10.06中國時報A8.A9)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2020年10月06日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催生國土計畫法,持續追蹤監督,此篇為國土系列專輯第二篇˙執行折衝,期透過溝通討論,建立觀念凝聚共識,提供建言。國土計畫內容與過程是否有足夠專業互動、滾動式地與民間對話。又於知識經濟發展加速,科技與資訊網絡精進的時代,政府如何能在國土空間變革中,啓動前瞻的循環經濟新模式。 閱讀全文

王健壯》當大法官變成轉型正義對象

來源: 王健壯、聯合報 2020年10月04日

黨產會與促轉會是兩隻權力怪獸,大法官在一個多月前才維護了黨產會這隻怪獸的合憲性,沒想到另一隻怪獸促轉會,這次卻直撲大法官而來,讓大法官也見識到權力怪獸的可怕。 閱讀全文

【基金會刊登】資訊、執行 落實國土管理(刊登於109.08.25中國時報A8.A9)

【基金會刊登】資訊、執行 落實國土管理(刊登於109.08.25中國時報A8.A9)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2020年08月25日

國土資訊一直是最大的挑戰,從80年左右,內政部逐步建立國土計畫相關資訊,95年與104、105年陸續進行階段國土資訊分類分區的體系建立,套疊後發現問題,例如資料缺漏,甚至座標系統不一致,將來處理或管理不容易,涉及到許多部門。 閱讀全文

金融業財富管理2.0方案 有效嗎?

來源: 葉銀華、聯合報 2020年08月17日

由於香港的反送中活動、港版國安法的實施,以及台商境外資金在「共同申報準則」的壓力下,政府提出「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吸引資金回台運用與管理。而金管會認為境外資金回台的現象,也是台灣金融產業的發展機會,因此自二○一九年九月宣布研擬財富管理新方案,稱為「媲美星港財富管理新方案」或財管2.0方案,並自二○二○年開放實施。我們不一定要以建立亞太資產管理中心為號召,重點在於提升金融業者提供服務的能力,比較實在! 閱讀全文

國際政經變局下台灣宜有之因應

許嘉棟 2020年08月13日

2018年以來,反全球化、川普擾動國際經濟秩序、英國脫歐,以及美中爭霸,由貿易戰逐漸升級擴大至各領域的對抗等等灰犀牛一起奔襲前來,本就令全球經濟景氣陷於不振;雪上加霜的是:於2019年底萌生,並快速蔓延擴大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產業斷鏈,以及各國採取了鎖國、中斷防疫與醫療用品及其原材料之出口等措施,以求自保。 閱讀全文

我所認識的青年王曉波

黃榮村 2020年08月12日

王曉波與李登輝同一天辭世,雖然兩人在政治與社會影響力的規模上相差甚遠,但從本質上而言,兩人都有左派背景,惟在統獨主張上大有不同,而且色彩鮮明,不畏爭議。李參加過共產黨,王的母親據信是共產黨員在台灣遭槍決,那時曉波才九歲多。 閱讀全文

【基金會刊登】逆全球化 大國對峙 台灣角色定位(刊登於109.07.23中國時報A8.A9)

【基金會刊登】逆全球化 大國對峙 台灣角色定位(刊登於109.07.23中國時報A8.A9)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2020年07月23日

面對全球政經局勢多變,區域強權對峙升高,新經濟世代提前來臨。國家政策方向與社經考量,攸關當下的承擔,未來的發展,應聽取多元聲音。年輕世代必須及早體認21世紀全球化的複雜程度,已遠大於過往。世界各國政經、科技社會、金融貿易、環境文化,及網路的快速演變,影響全球規則秩序深遠。凡我堅信民主可貴,秉持認知研判,攜手建立共識,尋求解決因應。 閱讀全文

【基金會刊登】全球裂解 經貿失速 台灣影響(刊登於109.07.22中國時報A8.A9)

【基金會刊登】全球裂解 經貿失速 台灣影響(刊登於109.07.22中國時報A8.A9)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2020年07月22日

面對世界變動的動盪時刻,就國際情境、政經研判、探究未來。基金會特邀請許嘉棟教授、陳添枝教授、朱雲漢教授三位大師,也都是基金會長年的資深董事,無論稱之去全球化、反全球化或逆全球化,大國對峙、區域重組下,台灣該如何因應今日的態勢。上、下兩篇報導整理皆刊出於報章及網路。上篇探討「全球裂解、經貿失速、台灣影響」;下篇探討「逆全球化、大國對峙、台灣角色定位」。 閱讀全文

薛琦》後疫時期的財金困境

來源: 薛琦、聯合報 2020年07月17日

編按:新冠疫情嚴重衝擊全球經濟,各國際經濟組織都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呈現前所未見的負成長。東吳大學講座教授薛琦於《聯合報》撰文指出「後疫時期的財金困境」,針對紓困預算、金融情勢、財政赤字與利率困境提出見解。 閱讀全文

楊渡》當「反權力」的召喚響起

來源: 楊渡、中時 2020年07月08日

當代網路社會研究權威曼威.柯斯特出了新書《憤怒與希望──網路時代的社會運動》,以他實際參與西班牙「憤怒者」運動,以及對「阿拉伯之春」、冰島「廚具革命」、美國占領華爾街運動等研究,對新時代的社會運動做出深度觀察與分析。 閱讀全文

疫情專欄

三級緊戒再延長兩週 新防疫措施統整

來源: 多元 2021年06月07日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7)日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早召開行政院擴大防疫會議,會中由指揮中心報告上週全球與國內疫情發展、國內各項醫療量能,疫苗施打規劃以及由各部會報告各項防疫作業執行狀況。針對目前疫情仍未穩定,院長蘇貞昌在審酌各部會意見後,凝聚共識並做出裁示:延長全國的三級警戒管制,為期兩週至6月28日,全國各級學校也配合停止到校上課至暑假,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透露,擔憂社區管制過強,釀防疫疲勞。 閱讀全文

疫苗買不到?看台灣為何需要靠捐贈取得疫苗

來源: 聯合報 2021年06月07日

美日兩國為何要致贈新冠疫苗給台灣?近日各項報導出爐,有的說是日本感謝台灣在311地震時曾經伸出援手,針對美國則認為台灣是美中對抗的最佳盟友。不過若是排除這些外交因素,台灣並不是第三世界落後貧窮國家,為什麼會需要靠兩大國際盟友來捐贈疫苗?三大因素都和國際疫苗的搶購息息相關。 閱讀全文

全台疫苗接種情形整理 九縣市庫存暫時掛零

來源: 聯合報 2021年06月07日

本土疫情嚴峻,疫苗成抑制疫情的解藥。目前正在施打第三梯的41萬劑AZ疫苗,接續將施打15萬劑莫德納疫苗與日本4日贈送的124萬劑AZ疫苗。根據指揮中心公布,預計6月底前還會有185萬劑AZ及莫德納疫苗抵台,8月底含國產疫苗,總計可達1000萬劑疫苗到貨。 閱讀全文

美議員來台宣布捐贈75萬疫苗 「不讓你們孤軍奮戰」

來源: 多元 2021年06月07日

美國聯邦參議員譚美、蘇利文及昆斯一行十人,昨搭乘美國軍機訪問台灣,並宣布美國將率先捐贈台灣七十五萬劑新冠疫苗。蔡總統接見時指出,十分感謝拜登政府伸出援手,也感謝三位參議員居間協調的努力,疫苗對台灣是及時雨,「各位的幫忙,我們會銘記在心」。 閱讀全文

日本研議今夏發行疫苗護照 盼提商務旅行

來源: 聯合報 2021年06月07日

日經新聞報導,日本打算今夏發行疫苗接種證明給已接種新冠疫苗的國人,以便他們出國旅遊,期盼提振商務旅行和其他經濟活動。 閱讀全文

紓困方案4.0來了!申請流程一起搞清

來源: 多元 2021年06月04日

行政院會3日拍板紓困4.0特別預算案,歲出編列2,600億元,全數以舉借債務支應,其中防治經費734億元,紓困經費1,866億元。個人紓困經費高達1,018億元,總計有730萬人次受惠,較去年擴增330萬人次;去年有資料、合乎資格的個人,4日直接入帳。 閱讀全文

企業快篩應成為常態!何美鄉:守住年輕勞動力

來源: 聯合報 2021年06月04日

全國升三級十六天,指揮中心今宣布新增364名本土案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20歲到39歲染疫比例增加,呼籲端午連假「不要返鄉」。中研院兼任研究員何美鄉今於臉書發文呼籲「看守長者,看守我們的勞動力」,籲政府對於企業快篩的規定應該要更加寬鬆,政府現在別再去花精力安置「無症狀感染者」,未來無症狀感染者會愈來愈多,快篩要成為最普遍的篩檢措施。 閱讀全文

台灣疫苗外交危機 民間可能成助力?

來源: BBC 2021年06月04日

台灣自五月中旬爆發第二波新冠疫情,至今已有數千人確診。也因為疫情嚴峻,新冠疫苗在從乏人問津變一劑難求 。目前,政府下訂的疫苗數量多少,何時抵達等相關信息缺位, 民眾質疑聲不斷。為了阻止疫情蔓延,自上周起,台灣許多民間團體, 私人企業和政治人物加入全球疫苗採購行動, 讓更多疫苗盡早來到台灣。然而, 政府起初反應冷淡, 疫苗是「戰略物資」外界協助購滿仍須嚴格審核把關,引起反對黨及若干輿論質疑。 閱讀全文

余紀忠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系畢業、英國倫敦大學經濟學院研究三民主義青年團宣傳處副處長中央軍校第七分校政治部副主任青年軍二0三師政治部主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東北特派員、東北保安司令部政治部主任、行轅新聞處處長、(瀋陽)中蘇日報社社長徵信新聞報創辦人、徵信新聞社社長中國徵信所總經理台北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中國時報創辦人兼董事長、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常務委員、評議委員、中國時報文化事業公司董事長、中華民國籃球協會(第二任)理事長、時報文化基金會創辦人董事長、時報資訊公司董事長、國家統一委員會委員、華英文教基金會創辦人、南京大學董事會名譽董事長、國立中央大學校友會榮譽會長、國立故宮博物院指導委員會指導委員

余範英

美國史丹福大學理學碩士、企管碩士、日本早稻田大學商學士

現任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財團法人史丹福學術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臺北市政府臺北2050願景計畫專家學者諮詢團顧問、新北市政府健康城市及永續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新北市環境教育審議會委員、高雄市政府永續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智慧資產經營管理協會理事、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董事、國立中央大學學術基金會董事、國立中央大學校務發展諮詢委員、華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南京大學/東南大學)。

曾任中國時報文化事業集團副董事長、工商時報發行人、中時晚報發行人、時報資訊公司董事長、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委員會召集委員、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臺北市政府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行政院文化獎評議委員、中美經濟合作策進會常務理事。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未本地化版本許可協議進行許可。

李鴻源

李鴻源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為水利工程專家。

曾任內政部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臺北縣政府副縣長、臺灣省政府水利處處長。專長是水文分析、水資源系統分析、河川水力學、泥砂運動力學。

於幼華

畢業於臺大土木工程學士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土木工程碩士、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環境工程博士(D. Sc.,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 Louis))

曾任南非國家水研究所訪問研究員 、紐約州立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訪問研究、史丹福大學土木學訪問研究

畢生致力於環境研究、環境關懷,著有《環境與人》、《大陸環保現況分析》、《環境影響評估作業制度》、《活性氧預處理於活性污泥法中之應用研究》等書

黃榮村

心理學家,彰化田中人,現任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曾任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教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處長、行政院政務委員、教育部部長等職務。

葉俊榮

為美國耶魯大學法學博士,專業領域是環境法、憲法、美國憲法、憲法變遷專題研究、行政法、行政法案例演習、管制理論專題研究、永續發展專題研究、英美侵權行為法、法律經濟分析。

王汎森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主要從事思想史、學術史及史學史研究,關心過去因政治壓力或主流論述的壓抑而忽略的雜音、沉晦不明的歷史現象或思想人物。

朱雲漢

台灣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擔任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特聘研究員、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併兼任蔣經國國際學術基金會執行長,是台灣最具國際聲望之政治學者之一。

研究專長為東亞政治經濟、國際政治經濟、兩岸關係、民主化,以及社會科學方法論。在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長期開設「中國大陸政經社變遷」、「國際政治經濟學」以及「東亞政治經濟」等課程,在大學部則教授「社會科學方法論」、「比較政府與政治」等課程。

南方朔

台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畢。曾任中國時報專欄組主任、中國時報專欄組副總編輯、中國時報專欄組主筆、《新新聞》總主筆。

錢永祥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副研究員


臺灣大學哲學系畢,研究專長 黑格爾哲學、政治哲學、西方政治思想史。

王健壯

學歷:

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維吉尼亞大學訪問研究

經歷:

中國時報(一九七七年五月~一九八七年二月)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中國時報政治記者、中國時報專欄主任、中國時報採訪主任、時報雜誌社長兼總編輯、中國時報主筆、時報新聞周刊總編輯

新新聞周刊(一九八七年三月~二○○五年十二月)

新新聞周刊總編輯、新新聞周刊總主筆、新新聞周刊董事長兼社長

中國時報(二○○六年元月~二○○八年十二月)

中國時報副社長兼總編輯、中國時報社長

博理基金會(二○○九年七以一~二○一○年九月)

博理基金會執行長

著作:

我不愛凱撒、凱撒不愛我、看花猶是去年人、我叫他,爺爺

陳添枝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

現任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

專業領域為國際貿易、經濟發展。

 

 

許嘉棟

美國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博士 現任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 曾任中央信託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財政部部長、中央銀行副總裁、中央經濟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台灣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

林聖芬

學歷: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現任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中華民國報業公會理事長。

曾任中國時報總監、中國時報採訪主任、中國時報總主筆、中時晚報社社長、中時晚報社發行人。

王伯元

卡內基美隆大學物理學博士

現任 怡和創投集團董事長

中磊電子公司董事長

曾任 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TVCA)理事長

朱敬一

美國密西根大學經濟學博士

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

曾任國科會主任委員、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台灣大學教授、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中央研究院副院長、行政院國科會人文處處長

歐陽嶠暉

中原理工學院水利工程系畢業,日本早稻田大學碩士,日本東京大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家工學博士。

經歷:中央大學榮譽教授
台灣水環境再生協會理事長 
中國文化大學國家工學
中央大學土木系、環工所教授、系主任、工學院院長
教育部科技顧問、環保小組執行秘書
行政院國科會環工學門召集人
行政院環保署環評委員
經濟部水資源審議委員會委員
台北市環境影響評估委員會委員
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委員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理事長
國際水質協會(IWA)理事、台灣分會創會會長

何志欽

美國密西根大學經濟學博士

現任成功大學執行副校長。

曾任成功大學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暨院長、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暨研究所教授、行政院財政部部長。

施振榮

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學士、碩士暨交通大學名譽工學博士現任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曾任宏碁集團董事長、亞洲企業領袖協會會長、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

此外,他在1976年獲選全國十大傑出青年,1981年獲選全國青年創業楷模,1983年更獲選第一屆世界十大傑出青年;2007年代表總統赴澳洲雪黎出席第十五屆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之領袖會議,2011年獲總統頒發國家二等景星勳章。

楊日昌

楊日昌

美國華盛頓大學博士

現任:工業技術研究院資深顧問、行政院政務顧問、經濟部顧問、行政院環保署顧問、交通大學榮譽教授

曾任: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總主持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所長、泰國國家科技研究院國際指導委員會委員、環境與發展基金會董事長、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專家委員、經濟部能源委員會委員

李永展

學歷:美國密西根大學環境規劃博士、都市設計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碩士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士

經歷:桃園市副市長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
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諮詢委員
行政院文建會閑置空間再利用委員
行政院農委會生物多樣性小組委員
行政院農委會水保局農村聚落重建審議小組委員
台北市政府市政顧問
台北市都市計畫顧問
台北市社區規劃師
苗栗縣都市設計審議委員
彰化縣都市計畫委員
台南縣非都市土地開發審議委員
台南縣環境影響評估委員
台南市政府市政顧問
中華民國地區發展學會理事

洪奇昌

臺灣精神科醫師

曾任海基會董事長、立法委員、前國大代表

林建甫

經濟學者,專長為計量經濟學財務金融學,為台灣大學名譽教授,曾任台灣大學經濟系系主任,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中國國民黨員,曾任中國國民黨十九全黨代表,台灣競爭力論壇發起人之一。

研究專長為經濟分析、計量經濟、財務金融、統計實證

王健全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兼第三研究所所長
文化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所長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副所長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研究員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副研究員

 

研究專長為產業經濟、產業政策、經濟發展。

林盛豐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建築博士、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經歷

吳增榮建築師事務所建築設計師
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助教及助理研究員
宜蘭縣政府顧問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淡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研究所所長
大地電視台「叢林台北」及「城市的身世」節目製作及主持人
公共電視台「城市的遠見」節目製作及主持人
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副執行長
行政院政務委員

林谷芳

現職
禪者、音樂家、文化評論人、臺北書院山長

學歷
台大人類學系畢

經歷

一九五○年生於台灣。
六五年開始習禪及學習琵琶。
六八年考入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七四年開始教授琵琶。
七六年兼任於台灣藝專國樂組。
八八年開始從事文化評論工作。
八九年起民間書院講學。
九二年起辭掉一切固定薪給職務,成為文化自由人。
九三年召集「忘樂小集」。
九六年任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中心主任。

周延鵬

周延鵬律師為世博科技顧問公司執行長,並擔任世博商業法律事務所的首席律師。

周延鵬領導世博 團隊專注於新興產業及新技術,為跨國企業和新創公司提供整合專業服務。近年,周延鵬創立孚創 雲端(InQuartik)公司,開發創新、投資、併購及其智慧財產生態所需的系統及整合跨域數據庫。 周延鵬在智慧財產交易方面經驗豐富,關注全球智慧財產交易的新機制。IP Explex(環球知識產權交 易網)是他最新的智慧結晶,其旨在服務全球智慧財產交易市場,結合專利系統、數據及品質價值分 析模型,以促進專利交易效率及公允。

另一方面,周延鵬律師創立的麥克思(MiiCs)智慧資本公司則 專精於智慧財產貨幣化業務,為全球客戶提供智慧資產交易的服務。

周延鵬律師另外主持賽恩倍吉(ScienBiziP)公司和事務所負責智慧財產申請及顧問業務。賽恩倍吉在 美國、中國、日本及台灣均有據點,提供智慧財產申請、管理、運營、貨幣化及整合專業服務顧問。 周延鵬律師曾任鴻海科技集團法務 18 年,於此期間負責該集團全球法律、智慧財產及投資併購業務; 其後於海爾和台灣工業技術研究所等知名研發重點單位擔任顧問,亦受邀於台灣知名大學執教。

(簡介來源:世博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世博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介紹)

郭正亮

郭正亮

民進黨前立委
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
文化大學國企系碩士在職專班副教授
東吳政治系副教授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

 

潘罡
朱思潔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現任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研究員。近二年著重公與義、兩岸政策、民主發展及青年議題。

康復明

美國南美以美大學法學碩士
曾為工商時報副社長、副總編輯

尚榮康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專長領域為海岸地區管理、環境資源管理、地理資訊系統、環境法規、環境影響評估。

獲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獎助,為培育博士生;獲中華發展基金會獎助赴大陸地區研究;獲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獎助赴國外短期研究。

牛繼聖

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物理學博士,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曾獲丁肇中物理學獎學金。十多年來任職於中國信託及元大證劵等公司交易室,實際負責金融操作,專長為國際金融市場、有價證劵投資、衍生性金融商品評價與避險。現從事財務金融領域顧問與講師。

柯佳吟

柯佳吟
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致力於生態保育、環境科學生態系服務與氣候變遷與減緩策略等議題。

陳可慧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台北大學地政系畢業,關心環境、防災、社區發展等議題。 曾任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助研究員,現任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研究員。

環境與人
專家訪談--施振榮

專家訪談--邱文彥

透視鏡

余紀忠
余範英
余範英
李鴻源
李鴻源
於幼華
於幼華
黃榮村
黃榮村
  葉俊榮
葉俊榮
王汎森
王汎森
朱雲漢
朱雲漢
南方朔
南方朔
錢永祥
錢永祥

王健壯

陳添枝

許嘉棟

林聖芬

王伯元

朱敬一
歐陽嶠暉
歐陽嶠暉
何志欽
何志欽
施振榮
施振榮
楊日昌
楊日昌
李永展
李永展
李永展
洪奇昌
李永展
林建甫

王健全

周延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