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對話
- 專欄對話
-
王健壯》如果政府殺了一家媒體
來源: 聯合報 — 2020年10月18日自由民主可能在一夕間灰飛煙滅,例如戰爭來臨時;自由民主也可能在不知不覺間被點滴腐蝕殆盡,例如民選政府以民主之名行威權之實時,這幾年台灣的自由民主就是例證。
閱讀全文
許嘉棟》貨幣與物價關係之謎(下)
來源: 許嘉棟、聯合報 — 2020年10月08日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來,貨幣學派的貨幣理論昭告世人:貨幣過多必然引發物價上揚。不只可由歷史上不少陷入高度物價膨脹的國家獲得見證,而且1980年代中期前經濟學者的實證研究,也都印證只要一國貨幣供給成長過速,通常經過半年至一年半的時間遲延後,其物價(主要指消費者物價)的上漲率即會顯著提高。
閱讀全文
許嘉棟》貨幣與物價關係之謎(上)
來源: 許嘉棟、聯合報 — 2020年10月08日各國中央銀行通常以維持物價穩定為首要任務,在物價無上揚之虞時,方轉以提高就業、協助經濟成長為政策目標。此處所謂的「物價」,一般係指與民眾生計息息相關,故令民眾與政府密切關注的消費者物價。當消費者物價上漲率超過百分之三時,各界即會對央行及政府提出應採取措施,以穩定物價的要求。
閱讀全文
【基金會刊登】深入鄉村、原民地區 盤點規劃(刊登於109.10.06中國時報A8.A9)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20年10月06日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催生國土計畫法,持續追蹤監督,此篇為國土系列專輯第二篇˙執行折衝,期透過溝通討論,建立觀念凝聚共識,提供建言。國土計畫內容與過程是否有足夠專業互動、滾動式地與民間對話。又於知識經濟發展加速,科技與資訊網絡精進的時代,政府如何能在國土空間變革中,啓動前瞻的循環經濟新模式。
閱讀全文
王健壯》當大法官變成轉型正義對象
來源: 王健壯、聯合報 — 2020年10月04日黨產會與促轉會是兩隻權力怪獸,大法官在一個多月前才維護了黨產會這隻怪獸的合憲性,沒想到另一隻怪獸促轉會,這次卻直撲大法官而來,讓大法官也見識到權力怪獸的可怕。
閱讀全文
【基金會刊登】資訊、執行 落實國土管理(刊登於109.08.25中國時報A8.A9)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20年08月25日國土資訊一直是最大的挑戰,從80年左右,內政部逐步建立國土計畫相關資訊,95年與104、105年陸續進行階段國土資訊分類分區的體系建立,套疊後發現問題,例如資料缺漏,甚至座標系統不一致,將來處理或管理不容易,涉及到許多部門。
閱讀全文
金融業財富管理2.0方案 有效嗎?
來源: 葉銀華、聯合報 — 2020年08月17日由於香港的反送中活動、港版國安法的實施,以及台商境外資金在「共同申報準則」的壓力下,政府提出「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吸引資金回台運用與管理。而金管會認為境外資金回台的現象,也是台灣金融產業的發展機會,因此自二○一九年九月宣布研擬財富管理新方案,稱為「媲美星港財富管理新方案」或財管2.0方案,並自二○二○年開放實施。我們不一定要以建立亞太資產管理中心為號召,重點在於提升金融業者提供服務的能力,比較實在!
閱讀全文
國際政經變局下台灣宜有之因應
許嘉棟 — 2020年08月13日2018年以來,反全球化、川普擾動國際經濟秩序、英國脫歐,以及美中爭霸,由貿易戰逐漸升級擴大至各領域的對抗等等灰犀牛一起奔襲前來,本就令全球經濟景氣陷於不振;雪上加霜的是:於2019年底萌生,並快速蔓延擴大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產業斷鏈,以及各國採取了鎖國、中斷防疫與醫療用品及其原材料之出口等措施,以求自保。
閱讀全文
我所認識的青年王曉波
黃榮村 — 2020年08月12日王曉波與李登輝同一天辭世,雖然兩人在政治與社會影響力的規模上相差甚遠,但從本質上而言,兩人都有左派背景,惟在統獨主張上大有不同,而且色彩鮮明,不畏爭議。李參加過共產黨,王的母親據信是共產黨員在台灣遭槍決,那時曉波才九歲多。
閱讀全文
【基金會刊登】逆全球化 大國對峙 台灣角色定位(刊登於109.07.23中國時報A8.A9)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20年07月23日面對全球政經局勢多變,區域強權對峙升高,新經濟世代提前來臨。國家政策方向與社經考量,攸關當下的承擔,未來的發展,應聽取多元聲音。年輕世代必須及早體認21世紀全球化的複雜程度,已遠大於過往。世界各國政經、科技社會、金融貿易、環境文化,及網路的快速演變,影響全球規則秩序深遠。凡我堅信民主可貴,秉持認知研判,攜手建立共識,尋求解決因應。
閱讀全文
【基金會刊登】全球裂解 經貿失速 台灣影響(刊登於109.07.22中國時報A8.A9)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20年07月22日面對世界變動的動盪時刻,就國際情境、政經研判、探究未來。基金會特邀請許嘉棟教授、陳添枝教授、朱雲漢教授三位大師,也都是基金會長年的資深董事,無論稱之去全球化、反全球化或逆全球化,大國對峙、區域重組下,台灣該如何因應今日的態勢。上、下兩篇報導整理皆刊出於報章及網路。上篇探討「全球裂解、經貿失速、台灣影響」;下篇探討「逆全球化、大國對峙、台灣角色定位」。
閱讀全文
薛琦》後疫時期的財金困境
來源: 薛琦、聯合報 — 2020年07月17日編按:新冠疫情嚴重衝擊全球經濟,各國際經濟組織都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呈現前所未見的負成長。東吳大學講座教授薛琦於《聯合報》撰文指出「後疫時期的財金困境」,針對紓困預算、金融情勢、財政赤字與利率困境提出見解。
閱讀全文
楊渡》當「反權力」的召喚響起
來源: 楊渡、中時 — 2020年07月08日當代網路社會研究權威曼威.柯斯特出了新書《憤怒與希望──網路時代的社會運動》,以他實際參與西班牙「憤怒者」運動,以及對「阿拉伯之春」、冰島「廚具革命」、美國占領華爾街運動等研究,對新時代的社會運動做出深度觀察與分析。
閱讀全文
憶沈中華教授的美國貨幣政策革分析及其對我國258金改政策的貢獻
邱正雄 — 2020年06月12日從沈中華教授對1979年美國貨幣政策革新前後分析圖、及其對我國258金改政策的貢獻看其與台大經濟論文叢刊(Cheng Hsiung Chiu(邱正雄), Nov. 1973)文獻的關係。
閱讀全文
翻轉不對稱的研發與專利零和賽局
來源: 周延鵬、工商時報 — 2020年05月25日編按:孚創雲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延鵬,於上月在工商時報撰文《於世界智慧財產日反思「專利一甲子的糾結與問題癥結」》,延續先前提及專利一甲子的糾結,周延鵬董事長針對亞洲國家和企業60年來的專利主要問題癥結,提出已驗證並執行中的專利新解方供各界參酌。
閱讀全文
「地緣政治」過時了嗎
朱敬一 — 2020年05月05日許多人都曾經對「台灣在美中大戰中不該選邊」這個課題,發表過評論。朱敬一認為這是一個嚴肅的課題,值得好好的思辨,千萬不能淪為政治立場的表態或是扣帽子。對於這個議題分析最多、最深入的是蘇起教授。
閱讀全文
大法官到底在等什麼?
王健壯 — 2020年05月03日去年三月,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黨產條例有違憲具體理由聲請釋憲,但婦聯會癡等了一年多,等不到大法官釋憲結果,最近卻被內政部以違反政黨法理由廢止立案。
閱讀全文
薛琦:抗疫折扣券 效果待深思
來源: 薛琦、聯合報 — 2020年04月16日編按:經濟振興思維要慎密,在全球正面臨經濟衰退與失業率攀升同時,生存與生計都有問題,別再把簡單的事複雜化,經電訪本基金會董事、東吳大學講座教授薛琦認為,發折扣券不如發消費券;發消費券不如發現金券。就算領了折扣券又該如何餓著肚子出手消費。如何周密成功帶動疫情後的經濟刺激,方可如同防疫政策分享他國。
閱讀全文
【基金會刊登】國土計畫的漫長等待(刊登於109.03.26中國時報A8.A9)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20年03月26日選擇在疫情不明朗時發動修法,民間團體擔心台灣寶貴的土地環境資源將受衝擊,「開發至上」思維是否會重新成為執政者主旋律?等待《國土計畫法》完備的路上,余紀忠文教基金會不缺席!
閱讀全文
- 疫情專欄
- 余紀忠
- 余範英
- 李鴻源
- 於幼華
- 黃榮村
- 葉俊榮
- 王汎森
- 朱雲漢
- 南方朔
- 錢永祥
- 王健壯
- 陳添枝
- 許嘉棟
- 林聖芬
- 王伯元
- 朱敬一
- 歐陽嶠暉
- 何志欽
- 施振榮
- 楊日昌
- 李永展
- 洪奇昌
- 林建甫
- 王健全
- 林盛豐
- 林谷芳
- 周延鵬
- 郭正亮
- 潘罡
- 朱思潔
- 康復明
- 尚榮康
- 牛繼聖
- 柯佳吟
- 陳可慧
- 環境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