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活動訊息 / 本會近期動態 / [座談會刊登]韌性都市、健康家園-檢視 高齡社會 再出發

[座談會刊登]韌性都市、健康家園-檢視 高齡社會 再出發

今年,是聯合國邁入2030永續發展議程-「改變我們的世界」的起始年。聯合國通過以人、地球、繁榮、和平、夥伴關係五個為重點領域的十七大永續發展目標,發展監測架構,透過全球合作與落實政府責任,從積極面因應國際經濟、人口與環境之挑戰。 台灣的永續發展需要前瞻的國土規劃,面對人口結構、社經及自然環境的變化的接踵而來,需要借重各位專業領域長期的耕耘投入。基金會長年關注的議題-「國土規劃」與「韌性都市」,年年巡迴於全島城鎮、偏遠鄉間,坐視人口快速老化嚴重。文彥與基金會同仁深體人口結構變化的壓力,再再都為國土利用、城鄉都市概念及交通規劃願景所影響。結合這些年不斷呼籲高齡社會已來到的前國健署長邱淑媞,共同面對人口結構變化與國民健康負擔,整合政策機制,借鑒國外做法與經驗,策劃此座談勾勒宏觀輪廓,為打造韌性都市、健康家園作維安與因應的探討、整合,面對這己到來的未來。

邱文彥(前立法委員、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授)

植基既有基礎上 建立新思維

近年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東加、日本熊本地震至南美洲等區的地震頻傳,令人憂心。台灣亦自然災害頻傳,面對洪水的應變大致上具備,反之旱災則較缺乏經驗,因此國土計畫法特別將水資源分配做為未來產業分佈的重要依據,然前瞻考量恆為永久的挑戰。面對氣候變遷除自然災害,人為災害也須重視。過去基金會致力於國土韌性規劃,如今不僅要關心國家永續發展,因應人口結構、少子化、老齡化的挑戰,更更不容緩。因此,在國土規劃與國家永續發展上,必須加入不同的新思維。

ICLEI(地方政府環境行動理事會)是聯合國認定因應氣候變遷的國際NGO,台灣有近10個地方政府加入。ICLEI特別強調建構「韌性都市」,韌性都市的精神,是促進都市能對抗各種災變,且迅速復原(recover),值得台灣特別重視。

國土規劃各自起步 缺乏一致性

有些國家開始嘗試建立垂直都市或是糧食都市,災變時短時間內可自己自足,這些國際間先進的想法,可能挑戰目前國土規劃使用的相關法令。過去都市規劃,以分區(zoning)為規劃,如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等,區與區交通來往就會耗盡很大能量與製造汙染,因此垂直都市是思考的新角度。地方政府在自然保育的作為不一,有些積極大力推動保育,也有些地方保育出現落差,高雄茄萣濕地的開路爭議即為一例;九月內政部與相關部會主辦「國際濕地研討會」,倡議保育,但民眾卻反應部分地方政府對濕地保育態度消極。濕地是眝碳重要的「碳匯」,對低碳城市打造非常重要,由此可看出政策一致性是不足的。

這些年在中央政府內政部、國發會支持下,地方政府業有許多作為,諸如智慧城市、低碳城市、永續都市等。最近外交部亦舉行氣候變化公約NGO論壇,六個地方政府參與,就我觀察尚有許多不足,局處統合、應對仍有改善空間;例如(一)地方政府在改變都市結構、從事更新及提高災變能力時,尚缺少通盤性規劃,有見樹不見林之憂。(二) 各縣市常說低碳,但對熱島效應處理還是不足,例如風廊建立是最根本和有效方法,目前尚未見實際應用案例,亦未見全盤性、3D、全視角度思考的都市形貌規劃。(三)許多城市都談低碳運輸,大力推動低地板、低碳交通;但交通產生的社會成本極大,如臺北有很好的交通系統,大眾交通系統使用率卻僅為40-50%左右,且有176萬輛機車,對低碳城市是很大的挑戰。

新課題已然存在

此外,亦未觸及迫切的高齡化社會議題已然存在的事實。如新北市安養院失火造成的傷亡、老舊住宅隱憂,都是潛在的都市問題。我們應自問:假設遇到大規模災變,台灣準備好了嗎?

打造韌性都市,不能單靠政府部門,在地人的投入是關鍵,其參與也涉及社經資源的大量注入,中央政策必須明確,地方則須因地制宜,搭配執行應有私部門參與,形成的產業鏈也是重點。目前老年照護、社會保險和醫療照護之安全議題雖備受關注,然如何促進政策落實,整備仍然不足。我讀過日本「經營一輩子的家」一書,訴說人從年輕到老有不同的需求,人才能住得舒暢一輩子。未來韌性都市的打造,今天僅在大尺度上就國土計畫輻線承上啟下,溝通交通規劃、老齡負荷、財經融資、土地使用與空間建築等問題,接下來期待與小尺度的基層需求對話。在下次會議中,將邀請有意願的地方政府、學者、社群社區參與,傾聽陪伴、努力落實。

邱淑媞(前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署長、國立陽明大學教授)

打造活躍、健康老化 銀色經濟環境

青壯大軍退休潮來臨,長者需求急遽增加、生產力減退、消費力消退,鼓勵生育黃金時間只剩5-10年。人口成長趨緩,目前是生產人口最豐沛時代,但已感受缺工壓力,高齡人口以倍數成長,從扶老比(15-64歲/65歲以上)來看,目前10個年輕人扶養1位老年人,到2060年則變成1.3個年輕人扶養1個老年人。2016年台灣15-64歲人口比例達到最高值,往後就會逐漸下降,未來人口老化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雖然全世界都有此趨勢,但台灣生產力下降、高齡化速度比其他國家更快。2015年底,台灣已有10個縣市高齡人口達到14%,45鄉鎮達到超高齡。

面對這個議題,首先想到的是高齡人會失能、生病,需要經費協助,會增加社會負擔,另一方面則擔心生產力下降,消費力也會疲軟,但從正向思考,如果長輩健康,也可以成為睿智、有經驗的生產力,同時在醫療消費負擔會減少,這就是「銀色生產力」、「銀色消費力」。政府部門在給養老金、醫療費用、長照費用的同時,如何誘使大家改變想法,不再僅是「生病不用愁,失能不用籌」,而是利用經費,幫助對象維持健康狀態,而政府採購與投資方向也要思考。

重視慢性病導致的失能

根據研究,一個不健康的人所活的時間雖然短,但其花費的經費與社會成本是最高的。民間調查也顯示,百歲人瑞跟65歲的一般人相比,也是看病較少吃藥較少,因此健康與社會轉化是做得到的,這就是所謂「失能壓縮」的想法。

什麼問題會造成失能與死亡?健康年數損失是國際通用指標,目前造成健康年數損失最重要問題的是非傳染性的慢性病,包含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失智、事故傷害以及失明、失聰等感官問題,雖不會造成死亡但會導致失能並折損年數。全民健保不能保證國民健康,應注重慢性病的控制。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健康老化,利用維持或增強老化後的功用能力(functional ability)來達到健康老化。功用能力是內在效能(身心健康狀況)與環境特性兩者交互作用所決定。也就是說即便我們老化並有部分失能,但若環境友善,應用輔具幫助,還是能維持好的功用能力,就是健康老化,如此就能強化社會、經濟韌性。相關的變因我們都清楚,肥胖、菸酒、運動習慣、老人疫苗、事故傷害預防等,若能於前期準備好,功用能力的提升將會事半功倍。

台灣過去有《人口政策白皮書》,建議雖好,但有兩項缺點:(一)不夠完整,沒有包含民間與產業的力量。(二)如何於地方落實。世衛提出「高齡友善城市的模組」,模組中有八個面向與一個檢核表,告訴我們哪些事情可使環境對長輩更友善,包含住宅、交通運輸、社會參與、公民參與、公共空間與建築、資通訊環境、社區支持及健康服務、健康與長照的服務體系等八大面向。國民健康署扮演社會倡議的角色,提倡中央推動、縣市落實,朝這八大面向努力。

在銀色經濟部分,除了傳統醫療與長照,活躍老化與健康老化是新的銀色經濟商機。包含高齡友善經濟食:社會企業輔導高齡友善餐廳,增進行動不便長輩全家用餐友善性。衣:樂齡網針對長者各式各樣的需要及生活用品,建置長者服務平臺,不僅限於實體通路。住:智慧宅設計遠端監控、健康照護系統,即時守護長者日常生活及健康狀況。行:多扶(接送)發展創新長輩接送服務。育:樂齡學習提供課程及開發長者多元興趣與潛能樂:銀髮套裝旅遊增進長者外出旅遊方便性,為高齡族群提供娛樂活動空間。而財務處理則是一個新議題,包含退休金理財,大部分人瑞財務無法獨立處理。而挑戰在於工作人力的轉型與訓練,e化系統建置、領導與治理、財務分配等各項新工作之間的整合,以避免資源的重置浪費。針對近年觀察,發現雇主觀念應改變,建立跨齡友善工作環境,去除強制退休年齡,不要製造提早退休誘因,甚至可給雇主留任長者的誘因,訓練長者再返職場,都是應該著手的方向。

發展健康為核心價值的互聯網

2015年9月聯合國通過15年永續發展的17大目標,當中首次把非傳染病、事故傷害與心理健康促進都納入改善目標,包含糧食安全、公眾環境、創新經濟(韌性經濟)、等都是龐大的商機,而當中的生產與消費行為都應縮減社會不公的差距以及符合生態永續、促進人類健康等目標。

發展以健康為核心價值的IOT互聯網並誘因設計,例如由保險業設立健康促進互聯網,以被保險人健康、不失能為獲利來源的產業誘因,被保險人可以自由加入,提供並持續豐富醫療、長照、社福、保健各種資訊,也能結合跨業聯盟(先經過濾),建立社員消費平台,並亦鼓勵社員評分,對於健康採購與健康使用,給予計分、競賽、分級、回饋,依會員需求與評價,增加或減少合作供應商,由業務員與醫療或長照團隊共同合作,提供會員持續性由機構到社區無間斷的支持。

我們需邁向整合式體系,促使老年人在對的地方老化,強化工作人力的能力發展,並支持照護提供者,透過個案管理與廣泛的合作,促進整合式照護,確保永續與公平的財務機制,在政治面與社會面,改變關於長期照護的心態,才能因應這股擋不住的趨勢。

陳亮恭(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國立陽明大學教授)

集體長壽急增下 人口政策因時制宜

我們正經歷歷史上的集體長壽,人類在近兩百年來平均壽命從40歲增加到80歲,這個歷史現象在人類世界中從來沒發生過,很難從過往經驗中找因應辦法。台灣於1945平均年齡為50歲,如今已從50歲增加到80歲,人口集體長壽的速度高出全球。

歷史上能調整國家人口結構的方法大概只有生育政策與移民政策。台灣在上述兩方法上並沒有什麼成績,且看起來很困難,因為出生率不斷探底。其他國家的應對策略,德國祭出高額津貼,勉強可維持出生率;瑞典是改變整個國家體制;法國、澳洲或北歐國家生育率甚至有提高趨勢,這是福利國家的作為,也是整體改善國家人口結構的作為。移民方面,澳洲是對移民最友善的國家,2014年年度移民人口達總人口數3%,台灣在同年度約為5000人(0.02%),並多是婚姻移民,95%都是女性。在人口結構難以修正的情況之下,許多已開發國家開始探討扶老比定義,現今是將65歲以上人口視為需要照顧的分子,但許多國家由於國民的健康狀況提升,建議應上調此一標準至70或75歲較為洽當。

從健保面向檢視我國醫療服務對老年人的友善程度,過去醫療體系發展的過程乃希望大家不要因病而窮、因窮而病,國家以擁有普及、優質、平價的醫療為目標,但建構過程中,人口快速高齡化,體系設計跟不上時代變化。台灣近十年的全民健保資料分析中,高齡民眾高達65%以上服用潛在不當用藥,且逐年上升,而具有潛在不當用藥的高齡病患,年增53%的住院風險,且多為骨折相關住院,整體費用無形中增加150億以上,可見醫療體系對於照顧多重疾病的複雜高齡長者猶有許多未竟之功。

健保醫療、長照體系設計:片斷化、片面化

台灣老人年平均住院0.38次,為65歲以下民眾住院風險三倍。常見診斷排序為肺炎、癌症相關治療、泌尿道感染、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但單以失智症的長者來說,患者通常因為年紀大會伴隨其他的疾病,但就醫時,卻不是具有失智症照護專業的醫療團隊進行診斷或治療,造成醫療片斷化。骨科亦同,髖關節骨折病患在台灣,絕大多數都可以在24小時內開刀,具有很高的效率,但是在健保DRG支付方式之下,對病患後續照護措施不夠,鮮少關心患者跌倒的背後原因、骨質疏鬆的狀況、能否復原、是否接受充份復健等問題。台灣的醫療體系設計僅重視急重症醫療,缺乏對病患的長期考量,一味追求提升醫療效益是不夠的。長照場域內的情況更差,醫療與長照脫鉤,醫生常不會看到長照個案長什麼樣子,開藥無法完全符合需求,高齡照顧呈現「兩片」-片斷化的照顧、片面化的思考,導致見樹不見林,看病不看人。若以合併失能來說,65歲以上16%有各種身心失能,70歲以上則有40%,因此處理高齡者醫療照顧需同步考量多重疾病與身心失能,這是常態,但體系並沒有這種設計。

不論是開發中國家或已開發國家,餘命都增長了,但不健康餘命增加的比健康餘命還多。醫療體系看似成功,但不代表病患都能健康生活,這是醫療體系發展困境。處在高齡社會,台灣對於失能預防的問題關注較少,過去研究指出高齡長輩若出現失能,甚至比疾病造成的死亡風險更高,不論原先健康狀況如何,高齡長者一旦失能,死亡率就會大幅增加。當今社會與醫療體系忽略失能對於健康照護的衝擊,失能不只是單純的照顧議題,而是整個社會面必須面對的挑戰。

未來,社會應設立以「失能預防」為目標的體制,針對(一)身體功能、(二)心智功能與(三)感官功能三方面切入,使台灣社會將失能極小化。這過程中必須建構完善個案管理,否則未來照顧體系將更複雜、更片斷化。

醫學教育一直以來針對疾病進行教育,40歲、50歲、80歲的高血壓都叫高血壓,但隨年齡不同,身體狀況也有所不同,應有不同處理方式,但醫學教育甚少教導不同處理邏輯;每種個別疾病都教得很仔細,但當一個人有五種病時,也未教導如何同時處理,最後造成多重就診與多重用藥的負面結果。

長者法定定義  與社會發展契機

體系若要活化,很多法皆要修改。《全民健保法》目前支付以門診跟住院為主,法規沒納入高齡社會的獨特需求。長照部分則一直無法跟醫療體系、預防保健體系結合。長照固然需保障弱勢,但要明訂範圍,以避免產業難以導入的現象。讓具有各種不同需求的民眾有明確方式去取得服務,可能是政府支付的長照服務,也可能是產業界發展的服務,也讓產業能進一步發展、深耕,產業與社會才能共同發展,多軌邁進。

歷史上從未明確定義「老年人」,僅有俾斯麥為了訂定退休年齡而定下65歲這個標準,之後也沿用成為老年人的定義,然而,德意志帝國當時平均壽命僅為47歲,現在平均餘命近80歲的時代,我們對老年人的定義卻仍停留在65歲。超高齡社會結構勢不可擋,傳統思維與策略難以因應,翻轉法定老人形象與健康,創造社會經濟發展新契機為當前重要課題。

濮大威(前台北市政府交通局長、浩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補強交通規劃 由老人需求思考

我是交通老兵,但必須先承認,這是我第一次由老齡社會來探討問題,從事交通與城市規劃,身為工程師一向有個責任,就是要看未來趨勢。高齡化社會對台灣造成衝擊,影響是多層面的。議題往往扣住醫療專業,對於交通的著墨鮮少,但在國外,自1970年代陸續有相關研究,多是老年人駕駛時對於交通安全的影響。從政策層面來看,OECD國際經濟合作發展組織2001年出版的「Ageing and Transport」才就交通、老人需求、安全課題做深入探討。歐盟則關心大眾運輸對老年社會的服務,EMTA歐洲都會運輸組織協會2007年出版「Older People and Public Transport」,爾後歐盟許多執行計畫都以這為參考依據。歐盟替高齡化社會進行組織安排,GOAL-Growing Older, Staying Mobile此組織有許多資訊公開在網路上,並與各國中央、地方政府運輸部門聯繫。

國外就交通議題上,首要問題是交通安全,關心高齡化駕駛對於道路安全的衝擊,駕駛執照不是人權,是社會給予的特權,因此需經過健康檢查才能給予駕照,甚至為高齡者安排訓練,使高齡者瞭解其對社會交通帶來潛在危險。另一方面,政策所關心「高齡人士獨立(自力更生)生活能力」:包含心理的影響,例如(一)如何延長駕駛歲月的研究;(二)如何從駕駛汽車道駕駛輪椅或者代步車;(三)並鼓勵他們能在社區中騎自行車、步行等;(四)替代的大眾運輸、準大眾運輸系統;(五) 行人環境;(六) 無障礙交通環境等。

永續交通上 尤重軟、硬體配套改善

「高齡化社會的交通」和「永續交通」所鼓勵的政策或發展方向不謀而合:(一)改善大眾運輸、準大眾運輸系統;(二)改善行人環境 Active Transport/Mobility;(三)無障礙交通環境。高齡化社會的交通不是單一議題,包括城鄉、年齡層區別、國情、文化、性別上的差異。

建議政府及NGO都應重視「高齡化社會的交通」之研究,不論是環境上或資訊上改善,尤其是:(一)汽機車安全議題及其對應措施;(二)電動代步車管制措施;(三)行人、無障礙環境改善;(四)可參考國外文獻,規劃、改善「高齡者的交通資訊服務」。

曾旭正(國發會副主委)

 

因應高齡社會乃歷史性挑戰

台灣如何因應高齡社會而創發出一整套機制,乃是歷史性挑戰,行動作法應兼具經濟效用與社會效用。其中,經濟面指的是型塑護老產業,引導資金流入護老相關的一、二、三級產業,且應具體發揮創造就業、促進社會設計、提升生活環境以及促進社會公平。

透過新的非營利組織串聯地方政府

行動規劃應務實配合社會價值、家庭生活型態、親屬關係、城鄉差異、世代特性等。就世代特性而言,以2015年65歲者為例,這一代的老者多是1950年代以前出生,成長、就業於1960-80年代,正是台灣經濟成長蓬勃,都市化快速的年代。因為生逢其時,經濟相對富裕,多數人搭上房地產投資列車,因此在都市中自有住宅;相當比例的人,是第一代城鄉移民,因此擁有城與鄉的生活經驗。如今多數在新故鄉老化,都市環境條件如何支持其維繫適當親情關係和社區認同。

振興農業 年輕人入鄉照顧老人

同一世代的另一族群是留在故鄉者,多半務農或從事其他二級產業。面對子女不在身邊,田園將蕪,鄉村社經活力退化情況。因此,要處理鄉村地區護老課題,不僅是以老人為焦點,更要振興農業,引導年輕人入鄉,間接達成世代之間照顧老人的效果。舉例來說,都市老齡人多住在公寓,沒有電梯設備,若能在社區附近找新的房地產開發產品,購買設施完備新住宅套房,將舊有房產釋放給第二代子女居住,不再強調三代同堂,而以三代同區照顧取代,也許這是政府可以鼓勵的住宅產品改善方法。在都市地區,不以家庭為焦點,而是以社區型活動中心、公共設施為著力對象。

不論城鄉,養老、護老都應跳脫「屬於家庭負擔」觀念,它是集體消費、合作事業、社區營造,也是社會設計的範疇。在此觀念下,相關政策計畫設計,都應以合作、共享、互助為核心價值,惟有這樣做,才能真正達到對老人友善的社會。為此,政府與企業可多支持非營利團體,鼓勵開創社會服務的業務,譬如開設「社區長青共食廚房」、經營老人社團等。

新社會關係 需要新的社會組織

面對養老、護老需求,社會需要新的社會組織及新的社會關係,才足以藉由它們發展出新的服務、空間類型、活動模式等。而根源是扎根於社區的人與組織,因此有兩個方向可行,一是已有社區營造經驗的社區,鼓勵其向社區養老這塊擴展行動;另一則是支持新設非營利組織(NPO),如合作社、社會企業等,以「健康城市」為機制,串起地方政府各部門。交通面來看,無人車、結合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資訊科技產業)的公共運輸、Uber(鄉下更需要)、網路宅配購物等,都將更有利於老年人的交通需求。

 

胡勝正(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

三層老年經濟安全:社會保險、職業保險、個人儲蓄

老化趨勢會越來越嚴重,美國人65歲退休,通常兩年過世,年金兩年就夠了。但現在增長八年,延遲退休兩年,多繳兩年少領兩年,前後縮減四年,都是為未來著想。人口老化是由於人口高齡化與少子化,牽涉社會保險的世代公平正義。老年經濟安全有三層,第一層是社會保險,就勞工而言就是勞保。第二層是職業保險或年金,也就是勞退。最後是個人儲蓄,隨著人口老化,子女減少,社會保險財務短絀,這層角色功能愈來愈重。當人口老化衝擊世代移轉機制,兩個常用的解決方案是;延遲退休、少領年金,與提升基金運用效率。

就延退而言,人口高齡化,因健康增進,不但減輕社會保險負擔,也有助身心健康。但延退需前瞻性的規劃。延退等於剝奪年輕人工作機會,高失業率時代,必須審慎。除重視健康外,保持人力資本的生產力亦是必須。基金管理責任與績效,更必須恪守善良管理人職能。除退休制度外,全民健保因人口老化的財務改革,促進健康及保大(病)、保小(病)都必須重新檢視。保財務安全,還是保健康,還是能兩者兼顧?我認為不是台灣人喜歡看病,而是全民健保制度有問題,現在制度只能單點沒有套餐,看病需一科科掛號,只為符合全民健保給付。

建議比照國外做法,讓每個人有自己的「Unified budget」(統一預算、綜合帳戶),算成稅的一部分,包括個人房產、健保、年金等都在「一包」裡,把老年人相關的個人資金、資料都一起記錄,更重要是讓高齡社會的政策效率提高,在適當的時機、注入妥適資源。

檢視對老年人口缺乏友善

交通上,台灣對老年人口並不友善,騎樓高低不平且道路坑坑洞洞,雖已有扁平化處理,對老人家依舊不方便。許多人原是一條龍,老年跌了一跤,最終只能躺在床上。捷運系統便利,電梯為捷運必備,但標示不清,需繞了許久找尋,這對拿拐杖的老人是大挑戰,這些都可以改善。地方政府建設自行車道,卻壓縮老人行路空間,危險也很諷刺。現在都希望老人盡快交棒,老人是很痛苦的。以前我65歲,他們說我在這邊服務三十年,要辦歡送晚會,但現在老闆說我應該退休了。

日本老人很多活很久,日本很多區域金融資產都在60歲以上的老人身上,利息每降低一點,老人年金或孳息就少一點,台灣以後可能會變這樣。曾副主委提到社會住宅對眾多老人的重要性,對年輕人亦幫助不足。現在很多老人住老房子,成了釘子戶,老人也需要人權,我贊成尊重財產、生命權,但如果因為釘子戸無法都更,有天遇到地震樓房倒塌,亦應警惕。

我們要建立一個活躍老化的家園。如果能做到美國亞利桑那和佛羅裡達那樣,用好天氣歡迎年輕退休族去打高爾夫、划船,真的不能動時回回老家,也能請東南亞有錢人來投資,不活躍時再回去給子女照顧。

黃榮村(前教育部長、中國醫藥大學教授)

高齡社會 科技因應、社造協力

老齡化囊括很多主題,包含年金改革、國家長照計畫、扶養體系等項在內,今天因主題放在韌性都市上未及探討,以後可再做相關主題討論。台灣社會對老化危機有感,缺的是有效與全面的做法。統計預測資料指出2020年65歲以上人口將首度超過18歲以下人口,兩者的交叉差距越來越大;未來十年,老年人口則將超過20%,情勢相當嚴苛。

台灣的危機感在以前全國科技會議的討論中就已萌生,當時有關科技因應的重點方向是:(一)發展老年關懷科技。台灣因ICT產業特別有成就,關懷科技甚有可能發展到國際等級,甚至成為國際性的社會產業。現在雖已列為重大方向,但沒有具體的實現策略,科發基金似亦未匡列足夠預算,最後仍未見達成。因此顯現台灣對老年問題是有危機感,但行動緩慢,需做調整。(二)長期失能與失智是老年人口中很大的問題,生命年齡目前的人口學極限應是120來歲,若能有效延緩平均的社會失能年限,則需要全力照顧的總量就會下降,故延緩失能與失智應被列為最有邊際效應的政策,包括全面稽查、評估,盤點台灣社會終身學習和志工服務(包含參與環境生態、社區、醫療、與公共事務志工或學習的老年人),老人也有豐富經驗可以幫助或參與創業,應有專責單位先盤點資源,以訂定出可讓老年人多參與、延緩失能失智的有效政策,以讓老年人不要太快變老。(三)長照人力問題,台灣各大學及專科學校,護理人才培育專業教育質量俱佳,若政策明確,在此基礎上推動長照人才培育應是事半功倍。目前許多大學內已開設相關學程,開始針對老年化社會做準備,老年醫學也逐漸起步中,只要長照政策確定,長照人力應該是可以在教育與醫療體系中培育出來的。

既有社造上協力 發展台灣模式的政策

國家現在規劃稅收來籌措長照財源,原則上應該是以弱勢群體為優先,穩定後再研議是否逐步推動一般人民的長照保險。這看起來可行,因為長照的財務支出,估計約是健保總體財務支出的四分之一以內,以台灣推動健保的成功狀況而言,只要給時間,要做好該一長照規模應該不會很困難。

韌性社會或韌性社區的建立和普及,在台灣已有相當經驗,但用在老化上則是大挑戰,因為過去建立韌性的目標主要都不在老化問題上,例如921震災和八八水災之後的重建工作,可以看到專業團隊、志工團體和社區總體營造團隊及社區,都做出良好的協力、互動、與整合,讓創傷後壓力異常(PTSD)的發生率降低復原率迅速提高,人性的安頓獲得比較好的照顧,社區復原及重建效能也變快變好,韌性的成就非凡。這些都是從921開始的,以前更早發生賀伯颱風(不比八七水災小)時,因為社會還未發展到那個地步,當時還看不到整齊的專業與志工團體。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韌性之後就開始蓬勃發展,但建構社區與社會韌性時,不能忘記老人,老人不只是被服務者或是一位單純的使用者,更因身處其中、身為當事人,比較知道如何達成需求,如捷運系統應如何標示,才能真正讓老人還未疲累迷失之前,引導老人找到可順利出口的扶梯或電梯,就是一例。老年人應可當共同參與者提供切身的意見,有助於整體水準之提升,而在參與的同時也有延緩失能的效果,這種老年政策的規劃與發展,一定能因此走出獨樹一格,對大家都有好處的台灣模式。

綜合總結 邱文彥整理

1,高齡社會是趨勢,攸關國家整體永續發展,現有觀念、經驗、作法,對老者不夠重視和老齡社會不夠深入。在尊嚴和價值的觀點上思考老人需求,制定配套措施,長者法定定義方面要充實。

2,高齡社會現階段需求應再評估,中央政府全方位盤整,業界需調適,在地紮根需與行動連結。高齡社會議題要跨領域、跨部會,甚至需要落實立法。

3,高齡社會議題要結合銀色經濟或老人經濟,中央政策需明確、積極,稅收運用及保險給付,產業和資金如何引進,應持續探討。

4,長照制度應重視失能預防是關鍵議題,現況是不健康的比健康的多,花費醫療資源亦多。活躍老人、活化老者,保持並充實人力資源,終身學習、志工服務與再創業契機。

5,高齡交通可借鏡國外經驗,改善大眾與準大眾運輸,輔以高齢社會空間設計。如何透過物流機制平衡、如糧食銀行,智慧服務基地、專業團隊與設備補助地方與社區資源。

6,建築三代同堂、同村同區,家庭、社區、社會網路的系統整合。台灣城鄉發展差異大,需求不一,振興農業、建立在地特色的社區發展,引導年輕人入鄉。

7,社會住宅都更、以房養老要考慮,尤其臺北或都市地區大多房子都過老。老齡社會規模都更很重要,考量過程中如何結合社會住宅措施和配套、比例。

8,下一場結合地方政府與地方社區進行對話討論,從較務實面相探討不同需要,形成往後的行動策略。打造高齡社會下的韌性都市和健康家園,我贊同黃部長的看法,應該是「台灣模式的高齡社會和健康家園的打造」。

 

結語 余範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人口老化是全球課題,老齡社會的策略與挑戰,在過去努力的基礎上尋求、待克服及待整合。年年評選永續社區中,只見台灣地方底層堅實的能量在打造與支撐家園,然公共運輸無論在軟硬體皆嚴重不足,尤其不見邊遠老齡社區的醫療服務與設備配置。黃部長說921後,地方自治建立相當概念;邱署長對於健康社區發展的清單,政府已在做,尚有分佈不均、資源不殆,要大家接手。這些年由國土規劃到自然環境衝擊、調適,一次一次的韌性都市、宜室居家園中討論,發現考驗的是人與制度的調整與選擇,取決於上位計劃的觀念、態度與決心。中央部門應以達到最佳內聚效能為目標,健康老化需再評估,生命中的生老病死過程,僅週期性規畫與間歇性社會對話是不夠的,世代轉接,需要群策群力參與、投入。

« 2024 十一月 »
十一月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