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刊登] 一起回家看後山原鄉
前言
余範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邱文彥(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環境河川小組總召)
今天主題在國土計畫中,農村、農地如何進行適當管理,農民如何被照顧、農業如何永續發展,以及農村整體發展如何面對老化。
本次會議特邀關懷台灣鄉土的地方首長,農委會曹啟鴻主委及蘇煥智前縣長就從政經驗,一起面對熟悉議題,氣候變遷、人口結構變化壓力,仍有許多問題待解決。原住民好友士章及荒野的榮孝,是行政院永續會多年伙伴,新北小邱、南投玉萍全然投入基層重建家園,褚志鵬教授自史丹佛大學歸國,從教學到政策規劃,關心花東在地老化問題。兩位專家學者,李永展理事長專研社區營造及國土規劃多年,吳肖琪教授對老人社會、長照、醫療服務經年投入,社區老化議題需不斷對話,堅持崗位,互通互助,持續推動。國土的發展歷史長遠,基金會將繼續努力。
邱銘源(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
金山倡議 農地農用 與候鳥同棲
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成立初期,口號是「台灣環境復興運動」,當大家不知如何著手時,因緣際會認識八煙聚落,才發現推動台灣環境復興運動應從最小有機農村開始。七年前進駐時,十戶人家平均年齡七十五歲,老人依靠老人年金及休耕補助生活,年輕人口外流,就像台灣多數農村的縮影,若八煙能成功使產業提升,吸引年輕人回流,我們相信此模式也能適用在台灣其他農村。
環境發展困境使人看到問題,地方政府通常只有垂直業務,少了水平整合。偏鄉在人口老化、生活環境、糧食自給率等都有問題。過去農委會推動漂鳥返鄉計畫,產生許多多元效應,當政府為環境保護而徵收土地時,老百姓非常抗拒,因為價差太大,我們在思考一套能讓老百姓得利、環境受到保護,又能確保糧食安全的方法,因此提出「金山倡議」。
金山倡議想法本於食安,一公頃農田過去交給農會約有十三萬收入,但我們建議新北市政府若該地不使用農藥、化肥,則以兩倍價格對地補貼,而一隻西伯利亞白鶴來訪金山,讓一位農夫決定在五分地上進行友善耕作,新北政府看到了,也願意支持並鼓勵更多的友善耕作,我們持續朝十六公頃友善耕地目標前進。
白鷺鷥與三百二十萬撥助 新北農村復興
三百二十萬預算可以讓兩萬金山居民有無毒的生活環境,並提供一千八百位學生每天吃有機營養午餐,也提供數萬隻候鳥棲息地。這個預算產生多元效應,如果模式可建立,地產地消能降低食物里程,政策綁定下,年輕人會有信心,長期下來無毒環境帶給人們健康體魄,間接降低社會負擔。我們期待政策方向應朝統合政策思考,而非只看到農業。
賴榮孝(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第六任理事長)
返鄉歸田 天生地養
二零一六年六月底卸任荒野理事長,送給自己的禮物是回鄉歸田,我想親腳踩踏在田土中,實際體會目前農村困境,試圖找到農村復興運動的著力點,重新建立農民的尊嚴與價值。
如何讓農村再生?水保局再生計畫必須調整。回到家鄉,全村都知道有一個傻瓜,離棄都會回家務農。臺大郭華仁老師明示農村具多樣性角色,重要性不僅是生產糧食,自然保育、景觀維護、文化及休憩方面亦重要。我大膽提出與野草共生,除不用農藥,連有機化肥都不使用,鄉親們也只拭目觀望。
阿孝的田收成了
「阿孝的田」稻子收成了,上網尋求五十個贊助者,短短兩三個小時就額滿。臨田鄉親打聽,我粗估一分地大約收入兩萬,這一期因梅姬颱風,一般慣型農法,一分地可收一萬至一萬五就不錯。我這方有機稻米卻能以三倍價格完售。人們常認為年輕人不回鄉因無法生活,是錯誤想法。只要肯做,生活、生計絕對沒問題,但兩個關鍵:其一是必須從量的提升改為質的提升,其二是生活價值觀必須調整。
量的提升改為質的提升;農民為提升產量密集種植,養分不夠就施肥,密集種植易得病蟲害,於是又灑更多農藥。量提升了,成本也提高了,收益不見得好,消費者還可能吃下農藥殘留。耕種密度適當,土地承載力不會過度,產量雖下降,但收益會增加。
就生活價值觀來說;鄉村務農若只求全家溫飽,滿足基本生活,天生地養絕對沒問題。不以賺大錢為目的,是求生活、生計,留給下一代還有好環境,這是未來「農村復興運動」要思考的。我回鄉體驗四個月,未來還有很長的路,希望自己的行為能影響他人。「農村復興運動」不只是農民的責任,更是消費者、台灣子民需重視的。
楊玉平(南投縣草屯鎮碧峰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注入文化質變 活躍老化新家
一個從都市移植到鄉村的花朵,喜歡文化也是教育出身,面對全新挑戰,敬老尊賢、全然投入、全面帶動。
碧峰社區發展協會於民國81年立案成立,有鑑於高齡化社會來臨及社區人口老化,於民國100年成立社區關懷據點。社區人口五千多人,但我們已有兩百多位志工,透過調查願意服務的時間、地點、專長,再進行分配,就能建立很多人力資源。
回到社區改造上,碧峰社區做彩繪、生態池。向高公局承租九年的荒地,志工開闢四個生態池、開心農場。前陣子菜價高漲,社區收成豐富。在地文化活動,社區每年元宵節與古蹟「龍德廟」同舉辦顧庄頭;社區保有林姓祖厝,每年春、秋兩季,保留傳統祭祖儀式。碧峰社區擁有三級古蹟與大榕樹,保護社區樹木,提供居民休息、遊憩,也是地方信仰指標。
從103年進入社區,開始找尋年輕人回鄉當志工、總幹事,開學習課程;包含日文、陶笛、歌唱、親子繪畫等,開放活動中心供里民進行舞蹈班、表演活動,活用社群平台,學習與傳承長輩的經驗與智慧。
面對老人問題 仍是天天演練的功課
我們的社區還有許多問題:幽靈戶、獨居、失能失智。老人關懷部分,除提供資源,照顧老年人身、心活動,每每過程中,紀錄與學習老年人經驗,保有溫情,比如過年過節,長者帶領大家在各大廟宇慶祝、傳統點心製作;我們一起做公益,周一到周六各有功課,每周二是回收日,再反饋於社區資源,互助里民。
我曾赴日考察,見日本社區系統及長照較台灣周全非常多,沮喪回鄉的我看到社區活躍、自立自強的長輩,還為安養院表演扯鈴,雖然台上台下的對比顯得殘酷,但長輩能體會,儘管年邁還能活動,是件幸福的事,越來越願意外出。從一個嫁入鄉村的新娘,到愛上今日生活環境,接受現實社會挑戰,接納家的情感。雖然很辛苦,但找到信心。
陳士章(台灣原住民族人文關懷協會理事長、馬偕醫學院長照所助理教授)
談原住民健康照顧 建言社區長照
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多屬農業環境,也就地得以維持生活及保有傳統文化,但近數十年來,這些區域被政府、財團及跨國公司加以開發,必定影響原住民族原有生活情況。以往我想用法律解決原住民的問題,但若用健康角度切入,會有不一樣的發現,分佈廣而分散的原住民鄉親,長照這在台灣耳熟能詳的名詞,從健康角度分析觀察,城鄉健康程度的差距很大,分佈偏遠山地的原住民據九十三年資料,山地鄉與非山地鄉的死亡率比,原住民慢性肝肺問題較大為平地的六倍之多,也就是酗酒問題,再來是結核病、耳鼻喉科、口腔等也是三倍以上,部落多半偏遠,缺公共運輸、缺少醫療資源。
也談長照制度與省思
就長照議題我也希望做些探討分析,健康長照應重新省思六面向:(一)五大族群的化約迷思:所得、行業、宗教、偏遠地區;(二)社區主義的盲點:農村、部落的空洞化;(三)制度的抉擇:財稅與保險並非光譜;(四)產業導向:健全市場結構;(五)人力短缺的補充:教育與人才加速鬆綁;(六)偏鄉機構設置障礙:國有林班地、營建署。
我國目前最大的困境在於制度抉擇,財稅與保險並非光譜。各國有歷史背景與社會型態的不同沿革,財稅制度分兩種,稅收制或社會保險制。
採稅收制國家,各種社會福利制度所需財源由國家統一稅收支應,其賦稅收入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明顯較高。優點:(一)統由稅收課徵,行政成本低。(二)政府量力而為控制預算。缺點:(一)政府全額負擔,財務責任重。(二)稅收受景氣影響,長期財務來源不穩定。(三)部分民眾因無所得資料無法課稅,故非人人皆分擔,加稅則須面對民眾壓力。(四)預算需與其他政務競用。(五)當受預算限制,服務的多元、普及,較不易符合民眾需要,影響長照產業發展。
社會保險制以保險費為主,自負盈虧,不致因保險虧損對國家財務造成影響。優點:(一)保費隨所得成長而自動成長,有基本保費設計,財務穩定性高,專款專用。(二)財務費用由社會成員共同分擔,維持義務對等。(三)透過社會參與及公共監督,制度設計及改革易隨民眾需要微調。缺點:(一)徵收保險費,需較高行政成本,但若已有徵收體系,影響較小。(二)財源籌措制度設計較為複雜。(三)需直接收保險費,民眾繳交意願較低。
目前所面臨的難題,整合不同法規下設立的服務機構:收費及補助、人均坪數與設施配置、專業人力之差異與配比、機構成本計算。台灣現況要過渡到長照保險還包含:宿費和膳費需自付計算、機構服務費用給付、機構服務成本、補助費多寡,應從產業導向健全市場結構,再思。
褚志鵬(東華大學運籌管理研究所教授)
助花東父老 救偏鄉交通
台北市交通專業人員有一百五十多位,但東部縣政府交通管理人力,僅花蓮一位、台東兩位,花東面積佔全台三分之一,但管理人力非常少,城鄉在人才資源上的確不平均。
面臨急迫人口老化的地區大多坐落偏鄉,高齡者交通事故也逐漸增加。不忍聽見車禍事端,兩位老人家加起來已超過一百八十歲,台灣高齡人口約百分之十二,但「交通事故造成死亡」事故,高齡者超過百分之二十五至三十,高齡反應比年輕人慢,傷亡率是年輕人的三倍。
如果改善偏鄉地區的交通問題,是否就能減少老年人交通事故的機率及改善就醫方便性。農村是優游自在的田野,還是一個缺乏無障礙設施、對高齡者不友善的地方?目前我們提出一個示範計畫「花蓮縣村里銀髮智慧大眾運輸試辦計畫」,希望維護銀髮族「行」的需求與安全保障,提供滿足生活功能的適時服務,減少低效率、低安全運輸行為,活化大眾運輸系統效益,期盼為村里社區活動增值。
花東運輸補助急需中央人力支援的整合
自主式的大眾運輸系統,每村里銀髮人口一百至七百位,以三成的需求估計,每日每村里有三十至兩百人次的就醫或移動需求,十個村里就有三百至兩千旅次。自主式的大眾運輸系統有別於傳統,依照派遣需求以第三方(村里長、活動中心組幹事)利用派遣機制為長輩派車,同時大數據分析掌握村里銀髮族行動需求偏好。
反應式運輸服務(DRTS)的新方案,花蓮縣玉里鎮預計明年元旦啟動,將由皇冠車隊的管理平台來運作,計程車隊以定班、定點、彈性預約方式取代公車。台東縣府觀光旅遊處也爭取公路總局明年度經費,將試辦延平鄉紅葉部落「需求反應式運輸服務專案」。
偏鄉地區不僅只需要補助款,更需要的是人力或其他資源的整合、協助。綜合以上,建議應立即改善:(一)降低偏鄉地區高齡者自行開車的車禍事件。(二)補強大眾運輸系統,節省候車乘車時間,以提高高齡者行動便利。(三)跨專業整合:(1)與醫院合作,透過醫療系統協助銀髮族。(2)從公共運輸到類公共運輸,甚至到公營運輸。(四)偏鄉交通運輸是政府、業者與居民長期重視及待解決的課題。
李永展(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智慧韌性農村社區 需三造四助
台灣農業勞動以兼業為主,企業與農民夥伴關係薄弱,消費者與生產者間資訊不對等。目前全球農業產銷講究效率、彈性因應貿易自由化、全球化電子商務模式推陳出新;台灣則是新世代農民開始推動小規模產銷策略聯盟,但小農產銷能力有限、供貨不穩。
農業政策需增加企業誘因
目前農業政策調整分為三類「農村再生」、「智慧社區」、「農業4.0」。農村再生基金應落實在產業與社區發展,這部分則要增加對企業的誘因,進而減少政府相關支出。農村自主發展應朝訂定社區公約、無償提供土地、環境自行維護、弱勢關懷、文化傳承、保護自然生態等目標落實,創造價值。接下來談到產業鏈、產業整合,進行品牌打造才可以永續發展,背後要整合行銷、經營培力、塑造特色。把社區文化、理念和價值信仰通過一定符號表現出來,透過品牌打造,創立獨特性。
保有優良農地 打造韌性社區
簡言建議,環境面向,除了節能減碳減緩手法外(例如使用低碳或無碳交通工具、使用綠色能源),也應重視調適策略,例如避開環境敏感地區的社區開發;高山社區植樹;坡地社區做水土保持;平地社區興建生態草溝、滯洪池、公園綠地;農地社區保護優良農地,避免轉為非農業使用等。
社會面向,韌性社區須因應少子高齡化的新人口結構及新住民世代。都市社區鼓勵興建公共住宅,解決青年移居、宜居問題;透過青銀合創及青銀共榮,將青年及銀髮族結合在一起;透過公托及日照同時照顧祖孫人口群;將新住民包容進來的策略也應儘速推動。
經濟面向,如何從社區產業及多角化經營切入,讓社區成為友善生產、自主運作的經濟共同體。而因為無車人的落實,便可透過「街道即社區」,形成多元的商家群落,進而扶植社會企業,建構文化經濟(如,社區集資、社區農場、社區廚房等)。
智慧面向,資通訊可幫助減少不必要的交通旅次,例如避開交通擁擠路段,不只可減少交通時間,也可減少碳排放。而及時的資通訊也可避免不必要的災害,例如避開土石流警戒區。
打造多者共榮的公民社會,靠的是三造(社會改造、社區營造、社群營造)四助(他助、自助、助他、互助)。目前台灣與全球都面臨環境變遷帶來的多重壓力,需要找出策略,提高韌性,才能降低災害風險。從社會韌性及環境韌性角度建構智慧且韌性的農村社區。
吳肖琪(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
盤點統合需心力 配置資源要有效
過去二十年在偏鄉服務有餘力時,都將心力放在推行長照,十五年前支持《長照服務法》,以往長照資源分散在各處,資源配置前應盤點並統合,才能發揮最大效益。先前建立長照服務網,過程中發現每個縣市都有照管中心,但中心人力有限,無法顧及偏鄉,可說偏鄉地區沒有長照。
來到三地門,屏東縣政府想幫忙但卻幫不上,他們不了解個案,衛生所不幫忙因不曉得長照的重要,三十年前只知道家庭計畫,三十年後不曉得長照計畫。我請衛生所把個案找出,接著訓練十位照輔員,長照將會是一個專業產業。當中發現些問題,如山地房子不合法、具有農漁民身分的人,擔任照輔員需勞保,則有原來身份、權益喪失問題,這兩部分要正視。
農村主要健康問題在於(一)老人身體機能退化;(二)獨居人口多,造成憂鬱與自殺風險;(三)肥胖人口多,來自飲食習慣、運動量少;(四)慢性病健康識能與疾病照認知不足;(五)癌症篩檢率低,因為認知不足、篩檢時間無法配合; (六)就醫不便,因為醫療資源不足;(七)長照資源較不足(送餐、居家照顧、居家護理、接送)。
經費花在刀口上 地方衛生所要能負責
政府經費應花在刀口上,地方衛生所、衛生室在醫療與預防健保應責無旁貸。各偏鄉衛生所應改善無障礙空間;建築設備符合通用設計、強化各科醫療與復健功能、強化照護高齡者與失能者的能力、具有老人流感接種與防疫功能。
策略方面初段預防:(一)建構守望相助、加強長者身心關懷、(二)鼓勵共餐與志工送餐服務、(三)減少肥胖,可以從觀念、健康步道、(四)強化健康識能。中段預防:(一)強化醫療與急診後送功能、(二)提升糖尿病、高血壓與慢性腎衰竭之照護品質、(三)慢箋宅配通、居家醫療、結核天使團隊。末段預防:(一)長期照護服務的提供、(二)可近性高的復健與輔具租借。
活躍老化關切的是「食、衣、住、行、育、樂、醫療以及財務和科技結合」。在偏鄉地區,守望相助與健康促進重要的是心力投入。
蘇煥智(前台南縣縣長、律師)
農村老化嚴峻 超高齡社會:田園將蕪胡不歸
台灣農村老化程度已達超高齡社會,首先我要提出,衰老將造成的困境及起因:(一)農民老化寧可休耕,但年輕農民不易取得土地;(二)農地細分,不符經濟規模效益;(三)休耕泛濫一年曾達二十萬公頃/一百億元;(四)小地主大佃農制,仍過度依賴政府補貼;(五)農會組織政治化,而喪失產業專業領導功能。
如何促成農村農業結構年輕化?台灣有老農津貼,卻沒有老農退休制度,如何建立老年農民離農退休制度是燃眉之急。民國八十八年我在立法院提出「老年農民離農退休條例」,未來應成立農地庫(農地銀行),方便年輕專業農民取得耕作農地、改造農會,成為專業農民團體,而非淪為地方政治手段;恢復股金制,成為社會企業事業體,重新活化農村專業領導力。振興農村經濟力,今日中央缺乏在地經濟政策,當年曹縣長與我齊推動一鄉一特產,如芒果外銷日本策略,參與的六個鄉鎮到目前都有明顯的年輕人回鄉情況。
選舉制度必探討待重建
現狀的選舉制度導致民選民代及公職人員,朝向個人服務導向、婚喪喜慶綁樁式服務,缺乏整體區域發展、區域經濟推動作為,制度也導致選舉成本愈來愈高。具體改革措施:(一)推動直轄市區自治,並採取委員會制或內閣制。(二)打破台灣地方選舉黑金區,自治選舉採取全政黨比例,以多數黨為執政(未來擴充至一般鄉鎮市自治選舉)。(三)開放縣市級地方政黨。(四)市縣議會議員,一半採不分區政黨比例產生。
強化社區關懷據點 活躍老年社會
整備農村環境,重現田園城市願景,就在地老化發展來看,建構實質在地照顧支持網絡是課題,以村里來看,面對在地老化發展應首推「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照顧社區化」的平台需規劃,目前仍是混亂,「醫療、長照、社區服務各自為政」,稀釋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卻另外設「巷弄長照站」,也混沌不清,鄉鎮公所連衞生所都被跳過,第一線地方自治體為缺乏長照服務管理角色,規劃者並無由上而下執行的規劃思維,基層的村里辦公室、社區發展協會,沒有由下而上的組織聯結的認識。
社區化村里關懷中心,除了作為村里社區預防保健、電話問安、關懷訪視、共餐及送餐、體適能等功能,預防重於治療,幫助長者維持健康,減少入住機構時數,大幅降低社會照顧成本。可再擴充以下機能:(一)村里社區長照平台作為落實在地健康老化的平台,提供老幼日托、共餐食堂、送餐服務,及短時間照顧服務。(二)村里的終身學習平台,把長照政策躍升為終身學習運動。(三)健康、健身、復健、休閒活動的敎育平台。
社區營造中心,包含社區環境維護、綠美化、社區文化、社區產業營造。可使老人對社會、社區有貢獻,田園城市的願景發揚,振興在地產業,傳承家的精神。
曹啟鴻(農委會主任委員、前屏東縣縣長)
活絡產業 調整政策
農村回春 青農回鄉
活絡產業乃農委會職責 產業活絡才能創造機會,過去農業政策需調整:(一)產業結構要改變,從WTO開始調整,希望調整休耕次數,保價收購經費也要減少,並找尋年輕人合適的地方、方式,培養農業人才,並協助後續採收、整理、倉儲系統。(二)選出競爭力產品:挑選四季可生產的農產品,鼓勵內外銷,例如芒果、芭樂,發展一鄉一特產,並持續延伸、串聯。(三)社區總體營造被窄化:農村再生被誤用在農村硬體設備的改善,例如改馬路、建水溝,經費應用於提升產業競爭力。
要步步到位一項項來
產業發展需集思廣益,農再辦公室要善用,過往農再經費被用於硬體設備,已違背初衷。現今使用農再改善生活環境品質,是跳過縣政府與鄉鎮的,造成空洞化,這種方式導致許多議題被忽略,應進行討論。而保價收購希望能降低一半價格。今年有個牛刀小試,不保價,農民靠種出好的農產品賣好價格,最後省下的經費挪用其他事情,後續工作才能陸續推展。產業活絡要一項一項來,例如養豬業,年輕人不無心投入,這時應趁機推動沼氣發電,以減少臭味及改造養殖環境,以科技化方式養殖,提高育成率,如此才能提高年輕人意願,甚至與國外接軌,減少碳足跡視為社會貢獻,未來討論碳匯交易,增加額外收入。
農村老化需衛福部大力支持
農村整備問題涉及到衛福部、內政部、農委會。今年農委會的目標是達到有機農業、友善農業一萬公頃。有機農業部分,產銷履歷、有機農業的標章建立也是逐步前進,將朝向有機農業一個標章、TAP、CAS統合。最後還是希望增加年輕農民從業率,呼籲鼓勵農再申請,儘管個人可能不需要資源,但申請之後,妥善運用經費,就會帶來好的周邊效應。
不論是農村、農業、農民,其實都是系統性問題,非常複雜。但重要的是可行的政策要嘗試,先前在屏東,明顯感受到老化問題。我希望社區發展協會扮演重要角色,以往在地方增加駐點需要志工,曾以「孝順」為重,社區關懷據點一直辦理送餐、共餐等活動。但長期執行下來,部分熱情難免衰退,背後隱憂是農地荒廢、人口老化,從「漂鳥計畫」到「雁南飛」,當時有四十多位留鄉年輕人。而今台灣十年內將有十一萬農民退場,未來社區關懷據點應做好準備,以衛服部責任最重最大。
傾聽、培育小農 爭取三萬青年回鄉
然而十一萬農民退場,應有多少青農回鄉?他們需要什麼誘因與資源?這部份農委會努力整理可使用用地,並釋放可耕地,當中以台南縣與花東可耕地最多。農民有農地才能生存。但永續生存不容易,尤其小農,土地乘載力、農藥使用、環境保護、健康的維持都需考慮。年輕農民觀念相對先進,所以我們重青農的經驗分享,釐清用什麼樣的方法維持收益並達到環境友善目的。未來應促進青農貸款便利性,目前農業金融六成經費用於土地買賣及建築,這部分應調整成優先提供青農貸款。例如颱風來,要準備設施因應,一公頃若最高需一千一百萬成本,政府補助五百五十萬,另外一半還是要貸款,是否可接洽農產品進出口企業,幫忙支出三年貸款利息,目前在接洽中,初步有好的回應。
年輕人朝現代化方式耕作或有機農業,需要外部資源支持,台灣面積小,若能做到,也會成為全球標竿。推力拉力併行,十年內十一萬農民退場,青農應至少要有三萬人力,並保證五萬二的就業指標。誘因不能只是金錢,對土地友善就是對地球貢獻,這個價值是無形且珍貴的,應該受到社會大眾尊敬。就像濕木炭的概念,濕木炭保水、保田又防止病害,不用化學肥料就可以長得好,台灣已有利用濕木炭進行紅藜種植的成功案例。小農能夠做到,這是很高的無形價值。農村要活絡,若社區都是長輩,社區會缺少活力,青年回鄉扮演重要角色,政府應保障青農受益,提高其在社會的價值,責無旁貸。
結語
余範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邱文彥(前立法委員、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
(一)制度面:爭取預算優先順序。立法院諮詢時,最常提出政策優先順序與預算分配比重。不只單純補助,更要輔導、協助、指引,到自主運行。
(二)結構面:政治結構是問題,如何建立健康的農、漁、水利會架構,如何經營農村健康與交通規劃,細節如高齡駕車安全,需研擬輔導。
(三)基礎設施與空間規劃:因應老化的無障礙空間與加強公共設施,都市與農村都需整備。
(四)農村人力與產銷結構:偏鄉人力短缺,協助與誘導青農回鄉,培育專業人才。建立完善產銷系統,開發國外市場。
(五)選舉制度再探討:公職人員服務宗旨與品質,應有省思與檢視。
繼《國土計畫法》通過後的系列討論,問題環環相扣。偏鄉後山不只談農村、農民、農地,還需注意產業與環境問題。青農回鄉並在地經營是有尊嚴、有價值的事,它豐富台灣的文化精神。未來農村發展,地方政府配合意願是關鍵,保護糧產基本量、鞏固食安、建立無毒友善環境。結合的朋友都關懷台灣土地,經長時間考驗,自我信念堅定的有心人,為長治久安的家,為田園鄉村的寶島,大家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