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會》第十屆第六次董事會
財團法人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第十屆第六次董事會會議記錄
會議日期: 2020年3月26日(星期四),下午二點
會議地點:時報大樓八樓
出席董事:余範英、黃榮村、薛琦、朱雲漢、施振榮、陳添枝、林聖芬、錢永祥、於幼華董事
請假董事:王汎森董事、劉兆漢董事、許嘉棟董事、王健壯董事。
列席人員:基金會同仁~何幼琳、陳東伯、陳彥如、賴祉維、李維倫。
主席:余範英董事長
本會應出席十三位董事,實際出席九位,合於法定開會人數,本次董事會議開始。
壹、 主席致詞
貳、 業務報告:
- 前次董事會呈報事項回顧。
- 2019.9.17完成減資變更,資本額由新台幣壹億柒仟萬元變更為新台幣壹億元整。
- 2020.1提交 1)基金會會計制度 2)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 3)109年工作計畫及預算 4)捐助及組織章程修訂版 送教育部。
參、 工作報告
(一)公與義部分
已完成工作:
- 2019.03.12中國時報全版面承擔與試煉專輯刊登
- 2019.03.28「承擔與試煉-觀察、追蹤變動世界」(新書發表)
- 2019.09.16「相對剝奪感的彌漫與資本主義的未來:從世界到台灣」座談會
- 2019.12.17中央大學余紀忠紀念講座「近世中國的輿論社會」
擬進行事项:
- 人文與民主座談
從近世中國的輿論社會,在不同治理的年代,官方訊息傳遞與人民獲取訊息程度不一,政令佈達或人民對當朝反應的真實性,所呈現的社會現象(如邸報、申報、時事劇或時事小說等)。
觀察臺灣現代輿論與科技化傳播影響社會輿論氛圍的省思,更進而討論現代的輿論社會。
- 全球化與經濟轉型座談
過去三十幾年全球化,也被稱為「超級全球化」,即是說它的動員、席捲、滲透的力量、遠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的全球化,它吸納全球的資源與動能,對2020後全球化的影響臺灣政治、經濟的未來關係深遠。又於2020疫情動盪下,重新思考全球化、中美、中歐、美歐關係,以及臺灣的角色與對策。
- 循環經濟座談
氣候變遷與人口結構影響,糧食、能源、水資源的問題一直是世界各國研究的重點之一。 承台大環工所團隊,針對FEW Nexus發展指標、風險評估、問題解決方法與工具應用,進行跨國的研究,邀約基金會預計於7-8月,舉辦糧-能-水的生態系統與循環經濟相關座談暨研究成果發表。
董事建議:
朱雲漢董事
19世紀初第一次世戰剛結束,緊接著爆發1920西班牙大流感,在疫情的衝擊同時,世界也正處於重建的階段,當疫情消退後,對於全球各國的重建發展並沒有太多的變化。到了20世紀全球金融與貿易活絡,造就了西方國家的經濟繁榮;但西方國家長期性的金融發展,也曾導致全球的泡沫化,更使全球貧富差距兩極化的問題加深。
2020年的新冠肺炎(COVID-19)蔓延全球造成大流行是過去歷史上罕見的,從以下三點可知,目前的疫情不確定性還是很大,一、目前的新冠病毒傳染力及演變不容易掌握,能否如SARS當時,疫情到了夏天就能趨緩不得而知,會不會到了冬天又再度復發,這一點是值得觀察中的地方;二、英國與德國的群體感染不容忽視,雖然有英國學者表示以「群體免疫」形式,利用自然淘汰抵抗力弱或有慢性疫病的人,從大多數人產生的自然抗體而演進,但可行性有待考證;三、關於新的有效治療方法、疫苗研發後大量製作的時間點,至今仍無法確定。以上三點是對全球化的秩序、社會治理等將造成長期影響,現在疫情發展狀況,要針對全球化與經濟的影響進行討論,目前也只能做到初步的探索。
但對於未來的政經的議題,建議可針對四大方向進行討論,一、大流行影響健康與生命威脅嚴重程度干擾經濟秩序發展的方向為何,如新冠疫情引發了美國社會輿論,「生命重要」還是「經濟重要」的問題開始被討論;二、可探討各國推動刺激方案與最寬鬆的貨幣政策的效果,對經濟發展提升的適用程度,由於目前疫情仍無法控制,對經濟的不確定性將擴大影響,如美國是以服務業為首的國家,佔GDP的70%(台灣佔50%左右),當人不能移動時的衝擊力之大,下一波導致的失業率會非常可怕,現在中國正積極搶復工復產,但復工後,病毒會不會再次蔓延仍為中國的考驗;三、疫情造成公衛器材短缺,而反應出比較深遠的社會問題,因各國受疫情影響,也將重新思考強化公衛體系、醫療器材的安全庫存比重、再者提高醫療器材生產力等,並檢討高度市場化的醫療體系結構,可透過產官學的思辯來找到資源重新配置;四、觀察川普的「美國優先」與歐洲劃清界線,川普的施政也將導致美國在這次疫情中,死傷慘重狀況,可能造成今年總統連任及美國世界領導人地位不保的問題,且在疫情過後,全球經濟、金融、貿易等緊密高度相互依存的情況將大不如前,各國未來可能皆以自己國家的產業發展為核心考量,但全球化分工仍為趨勢,未來生產與供應鏈將重新配置,此時台灣的角色如何因應世界分工重新分配的問題。
薛 琦董事
影響趨勢發展的兩個因素:一、為全球化;80年代起經濟、金融、貿易擴張開始席捲全球;二、為IT資訊科技的普及,所謂科技年代來臨,兩因素影響著全球人們政治、經濟、社會與生活改變。
可探討的面向,中國的崛起在全球化中所扮演市場與工廠的重要角色,中國無法生產勢必影響全球,中國供應鏈地位影響國際分工。今日全球化下的close economy,運輸業與服務業種創下,產業鏈斷裂連降30%,反全球化的歐美,外加大國領導人物,川普、習近平的 風格與作為,今日仍不見,尚也擔負不起世界巨變的挑戰。應對今天的疫情讓全球各大央行採取QE政策,利率下降功效遞減技窮。人流物流與金流失衡下,所得及財富分配不公的時代,只有现金為王。就如金融機構有錢,然風險太高,不敢放貸(cash crunch),又見失業率飊升的問題等,值得觀察是否達到經濟蕭條前兆。
另外我們政府國發會的角色怎麼不見了,經濟部也沒有針對中小企業的競爭能量提出完整的輔導計劃,勞動部也沒有失業即時補助方案,政府應該要好好因應思考。
國發會應扮演找出政策解決的方案及中長期情境分析與對策,透過協調一致,非各部會各自為政,回想當年921時,經建會即是唯一担当,併送出921重建計劃。
施振榮董事
這些年的全球化下台灣是最大的受惠者,川普的美國優先,或反全球化是不可行的,唯有全球化,每個人都能在全球化中分工。台灣在全球的政治上也許沒有什麼角色,但在全球經濟及產業上,扮演著小而重要關鍵的角色,台灣以資通訊與半導體在全世界已經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這次疫情因為有資通訊的介入,讓停擺的世界靠互連網(視訊)建立連結,才免於讓地球CLOSED。我們應繼續發展不可懈怠
另外可以討論智慧醫療今日與未來世界上的功能,如台灣健保系統也解決醫療上的貧富差距,未來台灣可以在資通訊與醫療整合方面,在全球佈局分工上,如何打開台灣國際品牌的形象,本次疫情之後,可從重視人類平權的角度以及台灣在資訊與半導體產業世界知名度,資通界與醫界要大力合作。透過大數據分析,在智慧醫療領域投入資源,讓世界透過智慧醫療更認識台灣。領先世界,更透過B2B及B2C的方式,讓消費者端都能知道台灣,這是艱難合開創的任務,但也是有人要去做。
陳添枝董事
病毒是因為人的移動帶來的風險,因為全球化下人的移動頻繁,觀光對每個國家經濟的重要性提高,帶來的風險不斷出現,可以想一下是否該控制「人的移動」降低國際傳染病風險。
新冠肺炎於武漢爆發初期反應中國經濟崛起,經濟雖提升,但相對的公衛系統並未健全,離文明進步似乎還有一段距離。在全球各地陸續發生後,各國的文化背景及公平正義的公衛體系,從長遠來看,各國也要重新思考「文明」的標準。
另外可探討供應鏈與生產鏈過度集中的問題,本次疫情反應出醫療資源的不足,尤其在供應鏈上,口罩、防護衣、呼吸器等,成本底附加價值不高,大都在中國製造。因這次疫情讓3M等歐美企業開始思考,將重新佈局美國工廠、歐洲生產,美國特斯拉等也考量,全球化讓國內需求過度的依賴海外,緊急時無法及時應變,未來「供應鏈」應該會做一些調整。
最後談到台灣的每一次經濟危機(包含自然災害危機),政府治理的總體經濟規劃設計皆由往日的經建會與國發會籌謀應對,並非只有救災,更重要的是將來的重建,以及國家總體性的發展,國發會及各部門的前瞻規劃責無旁貸。
黃榮村董事
公衛疫情(如SARS),當年各部會各自負責業管,並無整合,經驗裡只有在921重建計劃中意識到整合的重要性。
建議:未來世界變局裡,經濟議題座談非常迫切而重要,疫情讓國際間產生壁壘,疫情過後,將影響未來民間與政府的合作資源,及國際兩岸因應整合,可以站在美中台之間的關係進行,結合政經議題的討論。
於幼華董事
除了長期認真關懷及參與國土計畫、地方建設外,建議基金會正視老年化議題,董事會可以借鏡日本、美國及有先例的文明國家的經驗,著重討論如何應對己来臨的台灣老年化問題。
錢永祥董事
全球化有兩大問題:1.移民及難民問題。2.中國崛起。
先說新冠肺炎之後的新趨勢:各國掌握的資源與邊境開始有所限制,但此舉對全球化會造成傷害。另一點是,美國優先瓦解了全球化的發展,全球化不再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在川普的意識形態下,新的國際形勢需要新的國際意志與政治方向,是否能在G20會議中彰顯出來,還未可知。
建議討論全球化議題,可以從如果美國不願意擔任世界領袖,無法提供世界性的公共財;美國不願意、中國願不願意做,能不能說服其他國家,中國所建議的新的制度,也是個很大的問號。新的政治領袖、新的政治動力要從何而得;最後可探討在新自由主義下政府單位運作的功能,台灣政府可從其他國家與中國經驗裡,進一步思考治理與經濟的關係,另外新勢力發展討論也可以多加著墨,此議題座談很好。
林聖芬董事
新冠病毒是危機更是轉機,也是公與義重要性重新體認的時機。基金會提出的三個座談議題很有意義:1.現代的輿論社會2.2020全球化影響?台灣經濟未來?3.循環經濟。三個議題也可以緊密結合討論,在社會經濟層面,談到協作社會,但病毒影響破壞協作,值得深思討論,從人性與道德觀看,各國度文化生活型態與治理方式重新反思定義文明,就循環經濟層面,從共享經濟來探討循環利用尊重自然。另外,從輿論也可討論政府治理的短視與侷限,反思影響全球化與台灣的發展。
檢視過去的執行,在未來可開發共同承擔的夥伴,也可與其他基金會合作辦理與討論大問題做小事。謝謝各位董事支持。
主席小結
後續將董事們的意見整理,針對反全球化與台灣的未來進行座談,若經建問題缺乏公共政策討論,基金會將集結主辦。
進行綜合式討論,關心國家治理大計方針,如何在政治與經濟的國際變局下走向未來。在座的各位董事們,請多支持與參與。
循環經濟議題將與台大環工所合作駱尚廉主籌,基金會按時程協辦。
(二)水水台灣部分
已完成工作(2019年3月-2020年3月):
1. 2019.03 書籍出版「思土思民」-跨足國土計畫紀實
2. 2019.04 水利署「全國治水會議」-預備會議
3. 2019.05 水利署「全國治水會議」-正式大會
4. 2019.08 「政商結構下的文明病治理」座談會
5. 2020.03 「國土計畫的漫長等待」座談會
進行中工作報告:
1.與地方政府合作韌性都市規劃以及持續追蹤國土計畫議題
2. 公衛相關座談及書籍出版
‧書籍-瘟疫下的權力與公義
‧座談會:建立公衛、防疫體系專業應對措施,抵禦突發風險
3. 内政部營建署、下水道工程處
‧「前瞻水環境-污水工程整合宣導及專案管理計畫」
4. 經濟部水利署
‧逕流分擔出流管制座談
‧高美濕地河蟹棲地保護
董事建議:無
(三)走入地方部分
已完成工作:
1. 自2019年12月迄今,實訪各地方組織11個,分佈地點涵括台北、宜蘭、桃園、苗栗、彰化、南投及台南等地。
2. 建置拜訪紀錄及組織資料盤點。
3. 分析地方工作者需求:
A.藉媒體曝光吸引青年參與和企業投入。
B.支持組織營運及活動辦理。
4.訂定基金會參與方式:地方故事報導、方案贊助、論壇辦理。
進行中工作報告:
- 針對具合作潛力的單位作後續追蹤及洽談。
- 拍攝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紀錄片。
董事建議:
薛琦董事
企業會認同這些返鄉青年做的事情,基金會可以成為橋樑,把兩方接在一起。另外地方政府的連結,需要透過企業,或者找到地方首長去談,可以朝這裡去嘗試。
於幼華董事
我的學生吳子鈺,環工所畢業之後在印尼做雨林咖啡,生產綠色咖啡,提倡公平貿易。建議可拜訪他,看怎麼樣走入地方,而且是長時間地走入地方。
施振榮董事
基金會可以跟CSR、USR跟PSR(Personal Social Responsibility)做串連,找出跟學校、企業的關聯性,把地方組織一起規劃,將資源整合起來。
(四)網路經營部分
工作說明:
- 官網版面更新、除錯與微調。
- 持續公與義、水水臺灣的觀察與追蹤。
- 經營專欄對話與好書推薦:
配合時事與專業觀點,及傳承老師們的專業,在新世代資訊爆炸中,基金會加強整理資訊與連結社會關係,期待產生共鳴與影響力,如蒙董事核可,針對公與義觀察與追蹤主題(如經濟、文化等),每兩個月擬向各老師邀稿或約訪直播(如國土計劃短訪篇),或推薦相關好書分享與導讀。
- 經營FB粉絲團:
粉絲團概況:粉絲數1131人;追蹤數1126人;觸及人數73人至329人;互動數6人至71人。
發文分類:好文分享、新聞選讀、影片分享、活動分享與宣傳、好書推薦、歷史上的今天、觀點分享、地方大小事、60秒導讀、主題短訪等。
- FB未來經營模式:
以「社團」模式經營;結合學生社團共讀;利用粉絲培養志工群;手機版官網APP開發
董事建議:
施振榮董事
建議相關議題的分類與整理,除官網與FB外,鎖定對議題有興趣的族群,可以成立LINE官網主動分享。
肆、 財務報告:
(一)108年度暫結報表
1. 基金平衡表:減資變更通過後,打銷累積虧損$10,051,618,登記基金為NT$100,000,000,準備基金為NT$62,448,382。
2. 基金餘絀表:暫結本期盈餘為NT$5,652,377。
(二)109年工作預算
因應公與義新增『走入地方』工作項目,新增一名員額,薪資費用增加。
預期今年在收入部分會降低,預估本年度為虧損,儘管如此,基金會仍然會努力經營向前走。
董事建議:
施振榮董事
台灣股市現金殖利率至少有3-4%,股票現金股利對於基金會財源有實質幫助,建議繼續維持。
陳添枝董事:
股票現金股利是相當好的固定收益,雖然現在股市震盪,建議不須賣出。另外基金會可以考量跟不同基金會就共同議題合作。
伍、臨時動議:無
散 會
主席: 余範英 記錄:何幼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