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

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建構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會正義三大基礎之上,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永續的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而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是世界已開發國家的趨勢,同時國內也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挑戰。......
背景說明

永續發展建構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會正義三大基礎之上,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永續的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在思考永續發展同時,需要協調三個面向:首先,是經濟面向的永續,在發展經濟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其次,是環境面向的永續,對環境作合理規劃;最後,是社會面向的永續,追求同一世代及世代間的公平。確保這一世代與下一世代都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前提。

而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是世界已開發國家的趨勢,同時國內也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如何打造高齡友善的環境,如何提供下一代希望與美好的未來更是世代正義關心的問題。這部分需要更多的人集思廣益,在永續發展的前提之下尋求解決之道。

新聞導覽
談了5年 TPP終達成協議

談了5年 TPP終達成協議

來源: 工商時報 2015年10月06日

經過逾5年的談判,以美國與日本為主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終於達成協議。經參與談判的官員證實,美、日已於周一和其他10個國家達成TPP的廣泛協議,將共同去除貿易壁壘與制定共同標準,創造涵蓋世界4成經濟產值的全球最大自貿區。 閱讀全文

諾貝爾醫學獎 反思健康不平等

來源: 張耀懋,聯合報 2015年10月05日

如果每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可以接受病患捐匾致謝,無疑地,今年坎貝爾、大村智及屠呦呦三位得主,將會得到最多「華佗再世」的謝匾。相對於過去是直接頒獎給對抗疾病的先驅者,到後來大部分是在生化、基礎生物機轉上的發現,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是近年來第一次轉向,對抗古老傳染病的公共衛生防治,這影響的是數億以上的人口健康與生命安全的領域。 閱讀全文

疑因大量融冰入海 今夏北大西洋水溫特低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5年10月05日

受太平洋強勁的聖嬰現象影響,今年全球海水普遍高於平均溫度,但科學家指出,今年夏季的北大西洋一反全球海水升溫的趨勢,意外出現一個巨大冷水團。 閱讀全文

中國資本外流到底有多大?

來源: 劉利剛,FT中文網 2015年10月02日

8月11日人民幣匯改之後,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升溫,加上目前中國經濟增長疲弱,境內外市場利差不斷下降,市場日益擔憂資本可能加速流出中國。中國外匯儲備8月份創紀錄大幅下降,更是強化了市場的這一擔憂。那麽,中國的資本外流到底有多大呢? 閱讀全文

排雲山莊接市電 高山郊山化的第一步?

排雲山莊接市電 高山郊山化的第一步?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5年10月01日

最近玉管處為了排雲山莊「穩定供電及未來提升登山安全」,委託建築師事務所提出幾種供電方式,包括由塔塔加登山口建置電力至排雲山莊。只是,到底需要多少電力才足夠,卻交代不清楚,尤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主的台灣中央山脈保育廊道好不容易建置以來,不惜犧牲景觀、冒險用電,只求滿足登山遊憩行為,玉管處似乎欠交代。 閱讀全文

從交通基礎建設 看亞投行經濟效益

來源: 工商時報 2015年09月30日

日前亞投行候任行長金立群在韓國首爾召開的亞投行會議中表示,亞投行成員國將從現有57國增至70國,超過由美日所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ADB)」。從各國對於參與亞投行的積極程度,可以看出各國對於參與亞洲經濟崛起的高度興趣。對於經濟早發國家而言(如英國、德國),參與亞投行除了有外交利益的盤算之外,更具實質效益的是,藉由出資亞投行之籌設,有助於活用國家資金,協助國內廠商掌握亞洲基礎建設需求的龐大商機。 閱讀全文

台灣還剩多少兩岸主動權

來源: 楊渡,中國時報 2015年09月30日

從習近平訪美會見美國企業領袖,與白宮談新型大國關係,彭麗媛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演講,到白宮晚宴,習近平的美國行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相較於此,台灣所關注者,是大陸使用卡式台胞證,引起一波獨派的批判;以及習近平在訪美時有無提及兩岸問題,有無新的政策。放在一個更遠距離的視野,把兩岸大事做對比,形勢之強弱、力量之消長、目光之寬窄、判斷之清濁,豈非明顯無比。 閱讀全文

+56% 台灣的真實「減」碳目標

來源: 低碳生活部落格 2015年09月25日

國際智庫分析,各國若都遵循南韓、新加坡的減碳目標,本世紀末升溫將落在3~4℃。台灣的目標稍微好一點,但仍較1990年排碳基線增加 56%。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

完整大小的圖檔: 6.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