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

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建構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會正義三大基礎之上,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永續的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而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是世界已開發國家的趨勢,同時國內也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挑戰。......
背景說明

永續發展建構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會正義三大基礎之上,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永續的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在思考永續發展同時,需要協調三個面向:首先,是經濟面向的永續,在發展經濟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其次,是環境面向的永續,對環境作合理規劃;最後,是社會面向的永續,追求同一世代及世代間的公平。確保這一世代與下一世代都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前提。

而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是世界已開發國家的趨勢,同時國內也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如何打造高齡友善的環境,如何提供下一代希望與美好的未來更是世代正義關心的問題。這部分需要更多的人集思廣益,在永續發展的前提之下尋求解決之道。

新聞導覽
神話或謊話? 韓國「新萬金」犧牲環境 填海萬頃造長堤

神話或謊話? 韓國「新萬金」犧牲環境 填海萬頃造長堤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5年04月28日

※ 編按:韓國環團在世界水資源論壇中,抗議政府一面宣揚護水、一面卻任意破壞河川、溼地、海洋。本系列報導最後一篇,為讀者介紹的便是韓政府自我矛盾的極致:在追求經濟起飛的過程中,所打造的「新萬金」計畫。一個世上規模最大的填海造陸工程,毀棄了自然資源,凋敝了在地漁村,迎來不斷釋出利多招商卻招無商的窘況。這哀傷的故事對台灣來說,應能勾起似曾相識的感受。為了經濟,犧牲了什麼?又換得了什麼? 閱讀全文

中国新一轮QE呼之欲出 调国家资产负债表保长治久安

來源: 路透社 2015年04月27日

如不出意外,中国将很快宣布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央行通过直接购买商业银行资产的方式投放基础货币,以此撬动信用投放、拉低全社会的长期融资成本、减缓通缩压力并推动经济增长。 閱讀全文

【救球任務】從鹽水空調到碳捕捉塑膠 看拯救地球的10項發明

【救球任務】從鹽水空調到碳捕捉塑膠 看拯救地球的10項發明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5年04月27日

根據科學家預測,2050年因氣候變遷問題,可能造成全球平均溫度上升攝氏2度,且地球上有1/4物種將遭滅絕。為了健康且可持續的環境,我們必須努力尋找與地球和平相處的方式。今年是地球日45週年,接下來的3篇系列外電,將帶您一起從教育、時尚、能源等各方面,認識友善地球的行動計畫。 閱讀全文

【地球日】該我們上場了 「救球」行動從減碳開始

【地球日】該我們上場了 「救球」行動從減碳開始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5年04月22日

我們也許經常想像10年後、20年後的自己會變成什麼模樣,不過我們曾想過未來的地球將會如何嗎? 閱讀全文

[抗旱專題] 田秋堇-組織再造 未整合水土林 河川缺流域管理

[抗旱專題] 田秋堇-組織再造 未整合水土林 河川缺流域管理

來源: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2015年04月17日

如果人民不知道水的危機,政府做什麼都沒有用。過去我強力反對湖山水庫興建,環保團體說服我,每一個水庫都有壽命,每蓋一個水庫,就搶奪後代子孫的機會。若不讓人民知道水庫的壽命,也就無法和人民談水價,一旦水庫壽終正寢,水價將是天文數字。 閱讀全文

[抗旱專題] 賴伯勳-政府決策制度必須跨域整合推循環用水理念 節水型社會

[抗旱專題] 賴伯勳-政府決策制度必須跨域整合推循環用水理念 節水型社會

來源: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2015年04月17日

從九十二年到一○一年的年平均雨量來看,每年有九百億噸降雨量,但只有百分之二十,約一百八十億噸用到我們身上。這只是平均值,隨著氣候變遷會增加、也會減少,例如去年就只有七百億噸的降雨量,其中一百四十億噸是可利用的,但平均一年用水量是一百八十億噸。該怎麼克服、韌性水資源開發該怎麼做。 閱讀全文

[抗旱專題] 謝政道-由翡翠水庫經驗談每一滴水on site處理 方能涵養水源

[抗旱專題] 謝政道-由翡翠水庫經驗談每一滴水on site處理 方能涵養水源

來源: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2015年04月17日

翡翠水庫三十年來淤積六%,一百五十年後淤積率約三十%。為何翡翠水庫有此條件?淤積是泥砂從上游進到水庫,最佳方案是沙不進水庫,而非進水庫後清走。翡翠水庫上游集水區,以都市計劃與自來水法劃定為水源特定區,管理強度相對於其他水庫集水區較強。 閱讀全文

虛矯文化阻礙稅改

來源: 謝錦芳,中時電子報 2015年04月16日

北歐各國在追求經濟成長時,能夠兼顧社會均富與環境永續,成為發展的典範。在瑞典,如果開車超速被取締,依駕駛人平均一日所得開罰,因此董事長與小職員所繳罰金可能相差十倍,民眾認為這才能達到真正的公平。在台灣,這樣的公平正義文化何處尋?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

完整大小的圖檔: 6.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