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
- 背景說明
-
永續發展建構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會正義三大基礎之上,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永續的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在思考永續發展同時,需要協調三個面向:首先,是經濟面向的永續,在發展經濟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其次,是環境面向的永續,對環境作合理規劃;最後,是社會面向的永續,追求同一世代及世代間的公平。確保這一世代與下一世代都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前提。
而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是世界已開發國家的趨勢,同時國內也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如何打造高齡友善的環境,如何提供下一代希望與美好的未來更是世代正義關心的問題。這部分需要更多的人集思廣益,在永續發展的前提之下尋求解決之道。
- 新聞導覽
-
吳敬璉回覆張、林產業政策存廢之爭
來源: 中國政策論壇、中國經濟週刊 — 2016年10月05日編按:大陸學者張維迎與林毅夫近期針對產業政策進行論戰。論戰中圍繞政府角色,到底政府在經濟發展應該扮演如何的角色?關於中國大陸經濟問題,中國經濟學界的泰斗吳敬璉先生也提出他的看法。從吳敬璉教授的回應,我們可以對張、林之爭有一較為清澈的理解。
閱讀全文
長照2.0》蘇煥智:全國2529個社區照顧據點 新政府將既有資源晾在一邊
來源: 風傳媒 — 2016年10月05日前台南縣長、現任長照發展協會全聯會法律顧問蘇煥智批評行政院長照2.0政策是「長照共產主義」,日前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全台灣有2529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十年前長照1.0的長照業務跳過鄉鎮公所,統一由縣市政府統一發包,導致長照服務與社區脫節,現在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主導的長照2.0,又跳過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搞所謂「巷弄長照站」,根本是把既有資源晾在一邊。
閱讀全文
第三大排碳國 印度加入巴黎氣候協定
來源: 自由時報 — 2016年10月04日全球第三大碳排放國印度,在二日印度國父甘地冥誕日批准「巴黎氣候協定」,承諾在二○三○年底前,讓全印至少四成電力來自非石化發電,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三十三%到三十五%。
閱讀全文
林毅夫大戰張維迎,台灣要看懂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6年10月04日編按:學者林毅夫與張維迎近期因為大陸產業政策的問題展開論戰,論戰點圍繞政府與市場間的關係,而政府在政策上應該扮演甚麼角色的問題。兩位學者的論戰也可帶給當前台灣產業政策一些提醒。以下台經院林建甫院長提醒我們如何看懂這場論戰可帶給台灣的參考。
閱讀全文
正視痛苦指數升至四年新高的困境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6年09月29日近期莫蘭蒂、馬勒卡、梅姬颱風相繼襲台,國內蔬果價格大漲,可以預期的是今年國內物價漲幅將會高於各方預期,以今年前八個月的通膨率與失業率併計,我國痛苦指數已升至5.3%,創下近四年最高,若再加上九月以來的颱風效應、全球貿易走緩的隱憂,未來一季痛苦指數勢必還會再升高,政府宜多留意。
閱讀全文
台灣拚經濟 有5隱憂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6年09月29日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2016~201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出爐,前3名依序是瑞士、新加坡和美國,我國排名雖較去年進步1名、位居第14名,但報告顯示,台灣面臨五大隱憂。其中,法規鼓勵外人投資細項大幅倒退37名、固網用戶數、組織犯罪影響企業成本、行政法規繁贅、學校上網普及度等項目也退步10至20名。
閱讀全文
「拚經濟」已開發國告別撙節
來源: 經濟日報 — 2016年09月23日編按:在經濟不景氣之下,歐洲的一些政府會選擇撙節政策因應。在一國經濟持續低迷,政府提高稅收,減少各項預算與社會福利等公共性支出。短期內可能為國庫帶來收入,但另一方面會削弱經濟動能,對長期經濟發展而言不是正面影響。近期撙節政策開始得到反省,因此一些已開發國家也開始告別撙節,而尋求其他方式帶動經濟成長。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近幾年在高齡社會的議題上舉辦以下幾場座談: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20.08.07 跨領域都市韌性鏈結研討座談會
2017.05.18 鋪一條回家的路--前瞻施政 正視高齡少子 2016.12.13 檢視高齡社會 再造宜居家園 2016.11.22 一起回家看後山原鄉 2016.09.14 韌性都市、健康家園-檢視 高齡社會 再出發 1999.11.6
舉辦「邁向公與義的社會—對二十一世紀台灣永續經營的主張」研討會
相關出版品:
基金會製作統整高齡社會相關簡報:
面對高齡社會(New) from yucc01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
-
完整大小的圖檔: 6.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