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

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建構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會正義三大基礎之上,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永續的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而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是世界已開發國家的趨勢,同時國內也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挑戰。......
背景說明

永續發展建構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會正義三大基礎之上,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永續的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在思考永續發展同時,需要協調三個面向:首先,是經濟面向的永續,在發展經濟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其次,是環境面向的永續,對環境作合理規劃;最後,是社會面向的永續,追求同一世代及世代間的公平。確保這一世代與下一世代都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前提。

而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是世界已開發國家的趨勢,同時國內也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如何打造高齡友善的環境,如何提供下一代希望與美好的未來更是世代正義關心的問題。這部分需要更多的人集思廣益,在永續發展的前提之下尋求解決之道。

新聞導覽

海裡快沒有魚了 環團催海委會上路

來源: 上下游新聞市集 2016年06月07日

近一年來台灣發生許多重大海洋事件,如擱淺油汙、海龜食用塑膠垃圾、海膽濫捕、保育類動物蘇眉魚遭捕殺,儘管去年已通過《海洋委員會組織法》應於行政院下設「海委會」專管海洋事務,但至今仍未上路。 閱讀全文

內政部長葉俊榮首赴立院 重視居住正義、環境保護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6年06月03日

新任內政部長葉俊榮30日赴立院進行業務報告,其提出「建立安新生活空間」、「落實永續國土發展」、「打造友善居住環境」、「促進民主法治改革」、「強化多元親民服務」五大業務重點,其中環境相關的災害防救體系、國土計畫、海岸管理與濕地保育等工作都獲重視。 閱讀全文

專家:台灣珊瑚礁很壯觀,但是沒有魚

來源: 上下游新聞市集 2016年06月02日

瀕臨絕種的珊瑚礁魚類「龍王鯛」,遭民宿業者獵殺,引發眾怒,其實台灣許多珊瑚礁魚類都面臨生存危機,5月中,全球知名的「凱特琳海景調查」 團隊(Catlin Seaview Survey)首度來台,發現台灣珊瑚礁雖然結構完整,卻很少魚,若環境改變,競爭的藻類增加,屆時又沒魚可壓制藻類數量,恐讓白化的珊瑚難以復原。 閱讀全文

誰讓高山白頭?環團呼籲《礦業法》打掉重練

來源: 上下游新聞市集 2016年06月01日

新任環保署長李應元日前拋出要求亞洲水泥明年退出太魯閣國家公園,立法委員林淑芬、高潞‧以用‧巴魕剌和許多民間環保團體雖表肯定,但包括地球公民基金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惜根台灣協會等團體認為,政府不應僅止於此,必需要全面檢討礦業政策和相關條文,尤其2003年在舊民進黨執政時期修訂礦業法,大幅向業者傾斜,國土破碎嚴重,現任民進黨政府更應重新檢討。 閱讀全文

環保署立院報告 4年內空污紅色警戒日減半

來源: 上下游新聞市集 2016年05月30日

今(26)日為環保署長李應元到立法院的業務報告處女秀,昔日社運健將、環境律師詹順貴也以首度以副署長身分備詢。今日多名立委不斷針對亞泥和整體國家礦業政策進行追問,李應元除維持昨日盼亞泥退出太魯閣國家公園外,其餘都表示會再和經濟部做協調,且承諾會站在守護環境的立場。 閱讀全文

香港的公屋制度值得台灣學習嗎

來源: 蘋果日報 2016年05月25日

編按:蔡英文總統帶領的團隊上任的內政要務為推動社會住宅。新政府並提出「8年推動20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雖然正式政策仍未上路,但關於在台灣推動社會住宅的議題在新政府上任前已引起討論,有些專家建議在政策推行上可師法亞洲區域經驗,如香港的公屋制度。下文為評析香港公屋制度文章,在參照案例的同時評估台灣自身現實狀況,有助於政策的擬定的推行。 閱讀全文

印度熱浪51°C破紀錄 引爆農民自殺潮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6年05月24日

熱浪侵襲印度數週,創下51°C的破紀錄高溫。13省農作物枯萎,數百人死亡,數以萬計小農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土地,進入城市求生,更有不少農民不願屈居城市裡的貧民窟,選擇自盡。 閱讀全文

第14任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就職演說全文

來源: 中央社 2016年05月20日

編按:第14任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於5月20日正式上任。就職演說除了說明就職的政治基礎之外,對於政府的治理也提出綱領與方向。演說說明未來四年的目標。對內從經濟轉型、社會安全、社會公平正義、區域和平發展與外交五大面向著手力求結構轉型,對外則主張主權對話,並為走入國際持續努力。基金會未來也將針對新政府提出的五大面向政策持續追蹤並保持高度關注。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

完整大小的圖檔: 6.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