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

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建構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會正義三大基礎之上,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永續的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而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是世界已開發國家的趨勢,同時國內也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挑戰。......
背景說明

永續發展建構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會正義三大基礎之上,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永續的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在思考永續發展同時,需要協調三個面向:首先,是經濟面向的永續,在發展經濟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其次,是環境面向的永續,對環境作合理規劃;最後,是社會面向的永續,追求同一世代及世代間的公平。確保這一世代與下一世代都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前提。

而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是世界已開發國家的趨勢,同時國內也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如何打造高齡友善的環境,如何提供下一代希望與美好的未來更是世代正義關心的問題。這部分需要更多的人集思廣益,在永續發展的前提之下尋求解決之道。

新聞導覽

中日加緊爭奪東南亞基建項目

來源: FT中文網 2015年11月24日

在經濟競爭日益激烈、海上爭端引發的緊張關系不斷升溫的背景下,中國與日本正在加緊爭奪東南亞的戰略基礎設施項目。上周末吉隆坡舉行的亞太領導人年度峰會上,中國承諾向其不斷擴大的東南亞基礎設施貸款資金池再註入100億美元,而日本許諾要將該國審批基礎設施貸款的時間減半並承擔更多金融風險。 閱讀全文

僅靠共識無法拯救氣候

來源: 亨利•保爾森,FT中文網 2015年11月24日

如果本月底全球領導人在巴黎會面時就氣候變化達成共識(眼下看似乎很有可能),他們將為保護我們星球邁出重要的一步。但是,這仍然僅僅是個開始。為了確保氣候變化問題取得進展,我們需要新的經濟結構以及新技術。 閱讀全文

向年輕人致歉

來源: 王伯元,聯合報 2015年11月21日

最近在台大做了兩次演講,討論台灣當前所面臨的一些問題。看著台下學子年輕稚嫩的面龐,我的心中實在感觸萬千。再過幾年當這些人跨出校園步入職場,迎接他們的會是怎樣的局面?我們這一代,歷經台灣由貧至富,創下傲人的經濟奇蹟,但卻也在這十幾年內讓榮景翻轉,由盛至衰,未來又要將什麼樣的國家交到他們手上呢? 閱讀全文

我加入亞太自貿區核心起草小組

來源: 聯合報 2015年11月20日

亞太經合會馬尼拉峰會昨天結束,台灣加入亞太自貿區(FTAAP)核心起草小組。台灣領袖代表蕭萬長表示,「我們知道FTAAP是未來願景,擔任起草人才可以未雨綢繆、掌握願景,台灣不能在區域整合的大潮流中缺席。」 閱讀全文

在大衰退的長期陰影下

來源: 馬丁•沃爾夫,FT中文網 2015年11月20日

復蘇正在進行,但程度有限。受危機影響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變動現在幾乎普遍為正值。但GDP仍遠低於根據危機前趨勢預測的水平。在多數情況下,增長尚未恢復如初,主要是因為生產率增速下滑。在歐元區,今年第二季度的GDP仍低於危機前水平。在受危機影響的歐元區成員國,回到危機前的產出水平仍遙遙無期。他們將遭遇“失去的幾十年”。 閱讀全文

加入TPP 重塑台灣經濟活力

來源: 劉孟俊,工商時報 2015年11月20日

近來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完成談判,俟得到重要國家如美、日等國的國會支持後,預期應在一、二年內可正式生效啟動,意味著台灣參與第二輪談判的契機已開,須儘快爭取會員國的認同,尋求加入的機會。 閱讀全文

中國環保監測和監察權集中化背後的邏輯

來源: 中外對話 2015年11月20日

在10月29日結束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中共中央宣佈要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會上提出了多項綠色目標,其中“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被許多資深觀察家視為一項重大舉措。對他們來說,這實際上是中國環保領域十多年以來所進行的困難重重的“垂直管理”嘗試的最新一步。 閱讀全文

吸引高階白領來台,重拾外資活水

來源: 工商時報 2015年11月19日

為了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經濟部主導鬆綁跨國白領經理人來台執業的限制,但是加入TPP必須修改法規是一回事,真正爭取跨國企業來台投資又是另外一回事,台灣本質排外的勞工法規與所得稅制,才是外資企業不斷流失的關鍵因素。執政當局如果沒有把目標弄清楚,這波的政策鬆綁,只是重蹈多年來持續不斷的覆轍,無助於吸引外資。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

完整大小的圖檔: 6.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