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發展
- 背景說明
-
全球化加劇數位進展,各國政府運用資訊與科技整合,推動電子化政府運作,加速行政效率,以利人民社會安全福利資訊取得與使用,並強化大眾分享既存資訊,奠定未來市民參與政府決策制定之可能性。與此同時,電子化政府亦可能促使社會之私有性受到侵蝕。政府可藉對隱私權與資訊安全之保護而立法為由,反而限制社會對決策過程透明化之獲取權及範圍。再者,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為人類做更多快速決策,機器設備與演算法驅動,能確保能本於人類精神的合乎道德,而減少誤判受騙的可能性,避免使人們對思想的局限,有待觀察與追蹤。然當人類失去自主性,如被蜂巢般的豢養與監控,完全可預測的集體秩序,令人擔憂。在監控資本主義時代「誰知道?誰決定?誰決定由誰決定?」亦將取決於知識、權威與權力。當資訊及通訊科技凌駕於傳統經濟生產型態之上的「知識經濟」,間接剝奪人類自決意識與權利。「機器控制主義」,具有反民主的本質,徹底拔除了支撐現代民主自律、自由意志與契約等原則。這樣一種權力型態下的社會關係自然也不是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基礎上。
- 新聞導覽
-
迎開放銀行 第二資料庫拍板
來源: 中時 — 2020年11月20日因應Open Banking,聯徵中心明年10月除了將啟動第二資料庫之外,也已定版第二資料庫將涵蓋三大類內容,其中聯徵中心將因應TSP業者在KYC與徵信上的需求,提出聯徵中心加值之後與信用相關的資料,並且將之「分數化」,提供200至800分的個人信用參考分數,讓TSP業者在判斷客戶的信用風險狀況上有更明確的依據。
閱讀全文
金融科技打團隊戰 金管會催生共創平台
來源: 中時 — 2020年11月20日台灣金融科技團隊戰開打!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9日表示,金管會8月下旬公布金融發展路徑圖後,現已籌組出金融科技共創平台,希望達成四目標,即公私合夥、人才培養、樹立更多科技生態圈、提升台灣金融科技的國際能見度。。
閱讀全文
防止互聯網平台巨頭壟斷 陸市場監管總局喊打
來源: 多元 — 2020年11月12日大陸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指將對平台經濟領域開展反壟斷監管要堅持營造公平競爭秩序。著力預防和制止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為。
閱讀全文
林建甫》螞蟻問題在於競爭與監管
來源: 林建甫、工商時報 — 2020年11月11日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暨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林建甫於《工商時報》撰文表示螞蟻問題在於競爭與監管。阿里巴巴集團中的螞蟻科技集團(原名螞蟻金服)原定於11月5日在滬港兩地同步掛牌上市,上交所11月3日晚間突然宣布暫緩螞蟻在科創板上市,隨後港交所也公告,暫緩螞蟻H股上市。
閱讀全文
因應「拜登新秩序」 台灣必須及早擬定方案
來源: 工商時報 — 2020年11月10日據《工商社論》指出,拜登的每一個新決策,都將是台灣的機會,必須盡早擬定方案。11月8日拜登正式宣布勝選,史上最激烈的美國總統大選,可說是已逐漸塵埃落定,除非川普總統在未來一個月祭出強有力證據,透過法律訴訟翻轉、甚至作廢此次投票結果,否則明年元月20日,拜登與賀錦麗將順利完成總統宣示就職,成為白宮新主人。
閱讀全文
電支條例初審過關 明年上路
來源: 多元 — 2020年11月10日催生台版支付寶。電子支付、電子票證合併的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9日完成初審,連同子法預計最快2021年第一季上路,將建構以電子支付為核心的新支付生態圈,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新條例將帶來新的動能,未來電子支付可跨平台使用,規模可望更大。
閱讀全文
谷歌臉書報到 助台企數位轉型
來源: 工商時報 — 2020年11月08日後疫情時代,企業轉型數位化刻不容緩,外貿協會「台灣經貿網」年度盛會看中此趨勢,12日(周四)邀請全球搜尋引擎龍頭谷歌(Google)、社群翹楚臉書(Facebook),共同探討廠商企業數位轉型、跨境趨勢及新世代消費者觀察,從內部數位轉型、外部環境趨勢、到新世代買主觀察,幫助台灣廠商洞察情勢、迎向後疫情時代挑戰。
閱讀全文
行政院欲強化資安,擬在數位發展部下設資安署
來源: iThome — 2020年11月06日資安專家質疑,現行資安處可由行政院秘書長發函各部會配合資安作為,未來成立三級機關資安署,看似明升、實則暗降,三級機關影響力有限,甚至會影響既有的資安稽核;但也有曾經擔任多年技服中心主任、現任第一銀行資訊管理中心副總經理劉培文認為,資安「署」兼具政策制定和業務執行功能,不需要走回頭路,再成立資安行政法人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 前 3 筆 1
- 基金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