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數位時代發展

數位時代發展

數位時代的經濟發展如何帶動產業與消費者、競爭者和供應者之間出現更多元的互動協調模式,以如何朝跨世代、跨境、跨領域、跨虛實等趨勢發展為重要議題,促使著全球產業格局翻轉。且隨著人工智慧(AI)與物聯網(IoT)從概念到實現的演進過程, 全球各領域的科技產業如半導體、軟體、硬體、互聯網服務等企業,正同時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激動人心的機會。
背景說明

全球化加劇數位進展,各國政府運用資訊與科技整合,推動電子化政府運作,加速行政效率,以利人民社會安全福利資訊取得與使用,並強化大眾分享既存資訊,奠定未來市民參與政府決策制定之可能性。與此同時,電子化政府亦可能促使社會之私有性受到侵蝕。政府可藉對隱私權與資訊安全之保護而立法為由,反而限制社會對決策過程透明化之獲取權及範圍。再者,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為人類做更多快速決策,機器設備與演算法驅動,能確保能本於人類精神的合乎道德,而減少誤判受騙的可能性,避免使人們對思想的局限,有待觀察與追蹤。然當人類失去自主性,如被蜂巢般的豢養與監控,完全可預測的集體秩序,令人擔憂。在監控資本主義時代「誰知道?誰決定?誰決定由誰決定?」亦將取決於知識、權威與權力。當資訊及通訊科技凌駕於傳統經濟生產型態之上的「知識經濟」,間接剝奪人類自決意識與權利。「機器控制主義」,具有反民主的本質,徹底拔除了支撐現代民主自律、自由意志與契約等原則。這樣一種權力型態下的社會關係自然也不是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基礎上。

新聞導覽

BTC提建言 催生醫療監理沙盒

來源: 經濟日報 2020年10月05日

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昨(3)日閉幕,為鼓勵更多科技廠加入生醫產業,專家提出21項結論中有兩大亮點,一是擴大「醫療試驗場域」並有機會制訂「醫療監理沙盒試驗條例」;二是建議成立「國家重要戰略物資」制度,讓醫院優先採購本土研發的藥品及醫材,由內銷推進到國際市場。 閱讀全文

前大法官、人權會示警科偵法:無疑涉及人權議題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10月05日

法務部欲修「科技偵查法」,引發侵犯人權質疑。國家人權委員會、前大法官都提出示警。具律師背景的國家人權委員會副主委高涌誠表示,「這無疑是涉及人權的議題」,將持續關注發展。前大法官許玉秀則提醒,盼法務部務必注意到「法官保留原則」,若輕言棄守,恐不利於人民權利保障。 閱讀全文

科技偵查法草案 司法院:要有法官保留原則

來源: 中央社 2020年10月05日

據《中央社》28日報導,科技偵查法草案引起各界討論。司法院秘書長林輝煌今天指出,科技偵查法由法務部訂定專法處理,期盼顧及憲法保障基本人權,各個層面都要考量法官保留原則。 閱讀全文

新冠疫情詭譎莫測 醫療環境改變了嗎?

來源: UDN 2020年09月30日

截至9月24日,全世界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高達31,889,768人,死亡人數已超過97萬人,而在台灣,非常幸運,舉國上下齊心抗疫,疫情算是較為穩定,在這當口,許多民眾擔心到醫療院所就醫會有感染危險,以致健保特約醫療院所的看診人次立刻變少了。根據健保署統計,相較於去年同期,今年1到6月整體門診量降幅8.1%(1556萬人次)。 閱讀全文

金融總會發布白皮書,提四大金融建言

來源: 中央社 2020年09月29日

《中央社》28日報導,金融總會今天發布109年金融建言白皮書 ,整合全體金融業意見,提出四大金融建言,包括促進金融產業發展、 以金融扶植實體產業、金融風險與資安個資管理及政策法規綜合建議等。 閱讀全文

梅克爾拒全面禁華為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09月23日

在談判人員敲定德國5G無線網路安全準則之際,總理梅克爾對柏林資安鷹派人士堅持立場,不同意對中國的華為公司下正式禁令。 閱讀全文

回顧12位全球頂尖思想家預言疫情後的世界

來源: 遠見 2020年09月22日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至今仍未有效抑制,導致全球化發展與互動的新局面。回顧遠見4月份文章12位智庫學者,預言疫情後世界面貌;科技發展加速、人流邊境管制、商業貿易供應鏈重整等,最重要的是,11月美國總統大選後,疫情牽動的國際政治博弈,能否有新的明確方向,有待觀察。 閱讀全文

政院推資安卓越中心 盼成亞太高階資安創新基地

來源: 中時 2020年09月18日

為培養頂尖實戰資安人才,行政院已提出2年8.18億元的「台灣資安卓越深耕─資安卓越中心計畫」,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表示,政府將從資安前瞻研究等5面向著手,希望達到「成為亞太高階資安人才及技術創新基地」的目標。資安卓越中心最快後年可正式成立。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基金會近幾年在相關議題上舉辦的活動: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20.10.07

揭開數位時代 跨域知識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