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發展
- 背景說明
-
全球化加劇數位進展,各國政府運用資訊與科技整合,推動電子化政府運作,加速行政效率,以利人民社會安全福利資訊取得與使用,並強化大眾分享既存資訊,奠定未來市民參與政府決策制定之可能性。與此同時,電子化政府亦可能促使社會之私有性受到侵蝕。政府可藉對隱私權與資訊安全之保護而立法為由,反而限制社會對決策過程透明化之獲取權及範圍。再者,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為人類做更多快速決策,機器設備與演算法驅動,能確保能本於人類精神的合乎道德,而減少誤判受騙的可能性,避免使人們對思想的局限,有待觀察與追蹤。然當人類失去自主性,如被蜂巢般的豢養與監控,完全可預測的集體秩序,令人擔憂。在監控資本主義時代「誰知道?誰決定?誰決定由誰決定?」亦將取決於知識、權威與權力。當資訊及通訊科技凌駕於傳統經濟生產型態之上的「知識經濟」,間接剝奪人類自決意識與權利。「機器控制主義」,具有反民主的本質,徹底拔除了支撐現代民主自律、自由意志與契約等原則。這樣一種權力型態下的社會關係自然也不是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基礎上。
- 新聞導覽
-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21年工作要點
來源: 人民網 — 2021年02月24日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關鍵年。2月20日召開的深圳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圳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21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對2021年深圳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作了全面系統部署,確保大灣區建設每年都能有一批務實抓手,每年都能取得一批突破性進展。
閱讀全文
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 兩部門印發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管理辦法
來源: 新浪新聞 — 2021年02月24日2月23日,科技部、財政部聯合公佈《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運行管理辦法(暫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明確了「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和建設布局。《管理辦法》提出國家科技創新中心應全面落實科技成果轉化獎勵、股權分紅激勵等政策措施,建立市場化的績效評價與收入分配激勵機制,並將建立三年一評估的機制。
閱讀全文
大灣區融合發展樣本:東莞加快打造「最強大腦」
來源: 新浪新聞 — 2021年02月24日作為全球的製造業基地,東莞2021年有望跨過萬億GDP門檻,成為廣東省第4個萬億城市。而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後,東莞高等院校的匱乏一直令外界詬病。因此,近些年,東莞市也在積極謀求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閱讀全文
葉倫談公司稅 批比特幣 支持數位美元
來源: 多元 — 2021年02月23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22日出席紐約時報主辦的線上會議,暢談包括財政刺激、調高公司稅率與資本利得稅、數位美元與比特幣等多項議題,以下為重點整理:
閱讀全文
比特幣正在成為一頭灰犀牛嗎?
來源: FT — 2021年02月23日《金融時報》報導指出,比特幣總市值突破1兆美元,無疑激起市場投資熱情,但還不等於滿滿的市場信心;這只會誘使套現,不會明顯改變持有結構與交易結構。比特幣價格接續走高,價格突破了4萬美元,更邁過5萬美元的門檻,總市值超過1兆美元,它是否正在成為一頭「灰犀牛」?
閱讀全文
比特幣興起反映出美國的衰落
來源: FT — 2021年02月23日《金融時報》報導,比特幣之類的加密貨幣人氣上升,也許是一個新世界秩序的早期信號,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讓美國和美元在這個新秩序中扮演不太重要的角色。
閱讀全文
澳洲堅持立法要求支付新聞費用,臉書讓步將解除封鎖
來源: 多元 — 2021年02月23日澳洲一名資深議員今天表示,儘管澳洲政府強制Alphabet Inc旗下谷歌(Google)及臉書公司支付費用予新聞媒體的法案引起這兩大科技巨頭反彈,政府仍不會妥協。而澳洲總理莫里森 (Scott Morrison) 周六 (20 日) 表示,在 Facebook 禁止澳洲用戶分享新聞而導致緊張之後,目前已經重回談判桌
閱讀全文
美技術優勢流失 聚焦軍事 陸改變戰爭型態
來源: 中時 — 2021年02月22日中國大陸與美國關係在川普任期後半段急速惡化,川普祭出貿易戰、技術戰等手段,但唯一成效似乎只有擊潰華為的智慧型手機業務。美國權威期刊《外交》(Foreign Affairs)卻指出,美國切斷晶片供給和種種著重安全、軍事等國防方面的指控,博弈上完全不及北京,由於對科技研發的重視與投入,中國已經改變了戰爭型態,不用開火就能達成目標。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 前 3 筆 1
- 基金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