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分享社會與貧富差距

分享社會與貧富差距

台灣正處於全球化、在地化的互補和矛盾中,帶來一連串經濟、文化及政治的衝擊環境,故我們強調「分享」,一方面呼籲人們重視專業倫理、弱勢權益、資源的分配落差、家庭與社會失序,另一方面則要重塑社會的基本價值。此外,臺灣的貧富差距不容忽視,未來問題將更趨嚴峻,需要集眾人智慧,尋求解決之道。...
背景說明

台灣正處於全球化、在地化的互補和矛盾中,帶來一連串經濟、文化及政治的衝擊環境,期盼以溝通來面對歷史記憶與族群意識,提升法治觀念及價值倫理,重建民主社會素養,更期盼釐清公共領域及私領域之界限,實踐公民社會的精神,故我們強調「分享」,一方面呼籲人們重視專業倫理、弱勢權益、資源的分配落差、家庭與社會失序,另一方面則要努力豐富藝術人文素養,重塑社會的基本價值。

臺灣的貧富差距自2001年驟然擴大是社會基本現實,依行政院主計處歷年的「家庭收支調查」來看,家戶可支配所得由小至大排列分成5等分,從2001年迄2016年,最高20%家庭和最低20%家庭所得差距倍數幾乎都在6倍以上。另根據財政資訊中心發布2015 年度綜所稅申報資料,所得在前 5% 的家庭,平均年所得為新台幣 471.5萬元,最後 5% 的家庭,平均年所得僅 4.7 萬元,差距達百倍,為歷年次高。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席勒(Robert J. Shiller)訪台時指出,台灣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貧富不均,財富集中少數人身上,顯示出貧富差距過大問題,不容忽視。

政府雖不斷擴大公共預算支出、開辦社會保險、社福津貼加碼,推動租稅改革,試圖透過所得重分配來縮短貧富差距,但人民對於生活改善的「無感」、經濟條件未提升的「有感」,顯示縮短貧富差距效果不彰。AI科技進步,將大幅取代人類工作機會,貧富問題將更趨嚴峻,需要集眾人智慧,尋求解決之道。

新聞導覽

從四項指標研判民怨必將再起

來源: 工商時報 2016年12月09日

國民黨於2008年提出台灣經濟新藍圖,誓言找回經濟動能,建立社會公義,因此贏得大選,然而八年過去,經濟落到保一、保二邊緣,所得差距更逐年擴大,由於承諾未能實現,今年政黨再次輪替,蔡英文總統於去年底參選時向國人保證,一定會讓台灣經濟成長果實分配給每一個階層的人們,她承諾讓台灣走向「公平成長」。 閱讀全文

沒有投資 勞工只會更窮更忙

來源: 中國時報 2016年12月05日

政黨輪替的意義在解決問題、改善現狀,蔡英文總統在競選過程及就職演說中都承諾要改善低薪資問題,帶給民眾很高的期待。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的最新調查,今年國內有327萬勞工月薪低於3萬元,人數較去年微幅減少,但仍占全體受雇勞工的36%,顯示綿延10多年的低薪、窮忙問題並未改善。 閱讀全文

去年GDP分配給勞工 史上第三低

來源: 工商時報 2016年11月28日

經濟成長的果實分配到哪裡?依主計總處甫完成的104年GDP分配面數據,分配至「受僱人員報酬」的比率降至43.97%,為歷年第三低,而分配至營業盈餘比率則升至35.08%,創下近11年新高,顯示所得分配不均仍未見改善。 閱讀全文

農村再生計畫 鼓勵農青回鄉

來源: 中時電子報 2016年11月23日

根據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環境小組的調查,八成民眾居住在城市,肩負生產大眾食物的農村,人口占比僅13%、且平均年齡超過62歲,台灣農村老化較都市來的嚴重,問題已擴大危及到生產糧食,自然保育景觀維護、孕育文化及休養身心等。 閱讀全文

農委會允修法釋地 老農把持田地 青農無地可種

來源: 中時電子報 2016年11月23日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昨日舉辦座談會探討高齡化農村,如何吸引年輕人接手農務。與會專家認為,老農民把持農地,寧休耕卻不願意釋出,導致年輕人不易取得土地耕作,形成農村高齡化現象。農委會主委曹啟鴻表示,老農民不願釋出土地是怕失去農保資格,農委會將修法解決,幫助青農取得土地耕作,賺到第一桶金。 閱讀全文

特朗普的經濟計劃真會造福勞動階級?

來源: FT中文網 2016年11月17日

在短暫的市場暴跌後,當選總統特朗普在上周二晚的演講比很多人預期的更加溫和,強調了他對基礎設施投資的承諾。總的來說,投資者的結論是,向極具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轉變、結合大幅削減對從能源到金融再到藥品定價等多個領域的監管,將促進需求並刺激美國經濟。 閱讀全文

財長:檢討降地價稅、土增稅

來源: 聯合報 2016年11月15日

地價稅大漲惹民怨,也引發多位立委關切,財政部長許虞哲昨天表示,若稅基調整、稅率也會調整,未來三年內將配合內政部所提出的檢討方案,隨時「滾動調整」,調降地價稅及土增稅的稅率。 閱讀全文

川普入主白宮 國際局勢轉換中

來源: 工商時報、中國時報 2016年11月10日

編按: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由共和黨川普贏得,共和黨在此次選舉中囊括行政與國會,無疑是最大贏家。川普在選戰的媒體言論引起許多爭議,全球都在關注川普上任後會如何帶領美國面對內部困境與外邊關係,這值得我們持續追蹤與觀察。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