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社會與貧富差距
- 背景說明
-
台灣正處於全球化、在地化的互補和矛盾中,帶來一連串經濟、文化及政治的衝擊環境,期盼以溝通來面對歷史記憶與族群意識,提升法治觀念及價值倫理,重建民主社會素養,更期盼釐清公共領域及私領域之界限,實踐公民社會的精神,故我們強調「分享」,一方面呼籲人們重視專業倫理、弱勢權益、資源的分配落差、家庭與社會失序,另一方面則要努力豐富藝術人文素養,重塑社會的基本價值。
臺灣的貧富差距自2001年驟然擴大是社會基本現實,依行政院主計處歷年的「家庭收支調查」來看,家戶可支配所得由小至大排列分成5等分,從2001年迄2016年,最高20%家庭和最低20%家庭所得差距倍數幾乎都在6倍以上。另根據財政資訊中心發布2015 年度綜所稅申報資料,所得在前 5% 的家庭,平均年所得為新台幣 471.5萬元,最後 5% 的家庭,平均年所得僅 4.7 萬元,差距達百倍,為歷年次高。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席勒(Robert J. Shiller)訪台時指出,台灣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貧富不均,財富集中少數人身上,顯示出貧富差距過大問題,不容忽視。
政府雖不斷擴大公共預算支出、開辦社會保險、社福津貼加碼,推動租稅改革,試圖透過所得重分配來縮短貧富差距,但人民對於生活改善的「無感」、經濟條件未提升的「有感」,顯示縮短貧富差距效果不彰。AI科技進步,將大幅取代人類工作機會,貧富問題將更趨嚴峻,需要集眾人智慧,尋求解決之道。
- 新聞導覽
-
42處國家重要溼地明年上路 北門民眾抗議凸顯認知差異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11月04日《濕地保育法》即將於明年2月2日世界溼地日上路,第40條雖規定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公告的42處國際級及國家級國家重要濕地,將自動「視同」為國家重要濕地。不過近日內政部溼地小組北門說明會,遭民眾激烈抗議,凸顯立法與民意差距甚大、民眾法令認知不足。 閱讀全文
回顧亞洲 放眼世界:從人與自然的連結說起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11月04日今年(2014)11月12~19日,將在雪梨展開第6屆世界保護區大會(WPC),此會議為探討保護區議題的世界性指標會議,將對未來10年的保護區經營管理探討相關議程。而去年11月,第1屆的亞洲保護區大會在日本宮城縣仙台舉行,目標在於建立亞洲保護區之間的合作關係、達成2010生物多樣性大會的愛知目標、並為第6屆WPC等會議中,提供亞洲的保護區觀點。 閱讀全文
台灣「閒人」破百萬中的世代不正義
來源: 風傳媒,呂紹煒專欄 — 2014年11月03日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調查,台灣「賦閒人口」破百萬人,有人賦閒是中高齡失業、境況悲慘;有人賦閒是「周休7日,月領7萬」,快樂無比。兩者天壤之別的差距中,藏著的就是台灣嚴重的世代不正義。 閱讀全文
從網路走向實體 「綠農的家」要打造新飲食革命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10月31日10年前說服農友開始做友善土地耕作,並且建立「綠農的家」農產品產銷網路平台的屏東環盟理事長洪輝祥,又有新的創舉。他重新整理屏東市一處廢棄幼稚園,將舊有建築和空地,改造成綠色經濟實踐的基地,成為綠農的家實體店面和綠色餐廳。 閱讀全文
台灣原生種食材躍上國際 紅藜驚艷
來源: 上下游 — 2014年10月30日兩年一度的慢食大會─大地母親與品味沙龍博覽會(Terra Madre e Salone del Gusto)從10月23日到27日在義大利的都靈(Turin)登場。這場為期五天的盛會,集合了生產者座談、展覽攤位、義大利米其林三星主廚、食物工作坊等,還邀請到世界各地符合「好、乾淨、公平」的食物生產者,前往大會演講、座談。 閱讀全文
全球3.3億都市新貧族怒吼:「養不起房,哪有未來?」
2014年10月29日今年7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示警:目前許多國家的房價遠高於其歷史平均水準,不僅有泡沫危機,更不利都市長期發展和產業競爭力,已成為全球經濟穩定的最大威脅之一。 閱讀全文
【肉食輿圖】盤中飧的旅程 工業化畜牧業全球報告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10月27日改革肉品生產及消費的方式只是個開始,我們需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利用自然資源,確保這些資源能公平分配,不管在現在或未來,地球上的人們都能取得安全、充足、永續及營養的糧食。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近幾年在相關議題上舉辦的活動: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1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