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社會與貧富差距
- 背景說明
-
台灣正處於全球化、在地化的互補和矛盾中,帶來一連串經濟、文化及政治的衝擊環境,期盼以溝通來面對歷史記憶與族群意識,提升法治觀念及價值倫理,重建民主社會素養,更期盼釐清公共領域及私領域之界限,實踐公民社會的精神,故我們強調「分享」,一方面呼籲人們重視專業倫理、弱勢權益、資源的分配落差、家庭與社會失序,另一方面則要努力豐富藝術人文素養,重塑社會的基本價值。
臺灣的貧富差距自2001年驟然擴大是社會基本現實,依行政院主計處歷年的「家庭收支調查」來看,家戶可支配所得由小至大排列分成5等分,從2001年迄2016年,最高20%家庭和最低20%家庭所得差距倍數幾乎都在6倍以上。另根據財政資訊中心發布2015 年度綜所稅申報資料,所得在前 5% 的家庭,平均年所得為新台幣 471.5萬元,最後 5% 的家庭,平均年所得僅 4.7 萬元,差距達百倍,為歷年次高。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席勒(Robert J. Shiller)訪台時指出,台灣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貧富不均,財富集中少數人身上,顯示出貧富差距過大問題,不容忽視。
政府雖不斷擴大公共預算支出、開辦社會保險、社福津貼加碼,推動租稅改革,試圖透過所得重分配來縮短貧富差距,但人民對於生活改善的「無感」、經濟條件未提升的「有感」,顯示縮短貧富差距效果不彰。AI科技進步,將大幅取代人類工作機會,貧富問題將更趨嚴峻,需要集眾人智慧,尋求解決之道。
- 新聞導覽
-
文林苑爭議 李鴻源:居住不正義的表象
來源: 中央廣播電台 — 2012年03月29日李鴻源在答復國民黨立委吳育昇質詢時指出,假如拒遷戶在都更計畫訂定前便表達異議,應該可以將其劃出都更範圍。目前要釐清的是,在沒有定案以前,拒遷戶究竟有沒有表達不同意見?或是沒有表達不同意見就被視為同意? 閱讀全文
萬華社大遭接管 全促會:突顯社大結構困境
來源: 新頭殼 — 2012年03月05日萬華社區大學 遭台北市教育局解約接管的事件震撼全國各社區大學,教育局以萬華社大校長疑似挪用公款遭調查而解約,引發不少社大參與人士的批評... 閱讀全文
李鴻源提10施政重點 推平民銀行
來源: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02月29日內政部長李鴻源(22)日召開上任首次記者會,提出10大施政亮點。其中為強化照顧經濟弱勢,將仿效孟加拉窮人銀行作法,運用自助互助原理,推動「平民銀行」機制,即小額貸款扶助創業,讓弱勢自力脫貧。 閱讀全文
稅制不公不義 難怪貧富擴大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2年02月14日許多人對富人有刻板印象,以為富人都愛逃漏稅。其實不然。去年八月,美國富豪巴菲特投書《紐約時報》坦承自己適用的稅率竟然比祕書還低,直言「政府過度寵愛富豪」,公開呼籲美國政府提高富人的稅負。巴菲特登高一呼之後,法國、德國的富豪也紛紛響應。在創造就業與經濟公平的目標下,美國總統歐巴馬日前發表國情諮文,大膽提出「富人稅」的主張。 閱讀全文
新任內政部長李鴻源:活化閒置空間 要把社會住宅 餅做大
2012年02月02日即將在6日走馬上任的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未來將重新檢討住宅政策,把活化閒置空間的政策帶到內政部,打造成青年住宅或社會住宅,將社會住宅範圍擴大,仿效荷蘭租售並進,避免社會住宅被標籤化。 閱讀全文
貧富不均:風水輪流轉?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貧富不均引起很多討論,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所著的《21世紀的資本》(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里提出了一些解決之道,其主要的建言,是以“全球”的公權力來對市場分配的結果進行再平衡——對頂級富人家庭課以重稅。方案之一,是對美國年收入超過五十萬美金的人啟徵邊際稅率高達80%的所得稅。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近幾年在相關議題上舉辦的活動: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1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