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新聞導覽

中國企業今在美籌資額大幅下降

來源: 多元 2019年12月26日

編者按:據2019-12-25FT與12-18 網易財經報導;今年中國企業在華爾街籌資總額下降一半以上,許多企業被迫調低估值和自己提供認購需求,但在紐約上市仍有助於提升品牌認知。科技行業在2019年全球IPO數量和籌資額方面繼續佔據主導地位,在香港聯合交易所IPO數量和籌資額在2019年仍冠全球,以阿里巴巴居功。 閱讀全文

央行總裁楊金龍以守為攻穩台幣

來源: 多元 2019年12月23日

編者按:央行總裁楊金龍一上任即宣示面對兩大任務,讓新台幣匯率維穩、金融政策透明化挑戰,證實台幣這波強勁升值,央行有進場調節;並重申不會為特定產業調節匯率。相較於彭淮南時代,楊金龍必須「軟的更軟、硬的更硬」,在匯率自由化、金融國際化上提供更多的寬容,而以往主打守勢的數位貨幣政策,楊總裁期望易守為攻,走自己的路。 閱讀全文

歐洲用強硬的手段維護自己的利益

來源: 多元 2019年12月21日

編按:2017年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提出的一個願景,係關於「歐洲如何在全球經濟中捍衛自己的價值觀和利益」,主權說的立場,隨即受到其他歐盟領導人接受,這一主題已開始在政策領域表現出來,並可能對歐洲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及歐洲與其他大國的貿易關係產生深遠影響。正如同英國《金融時報》在《歐洲優先》(Europe First)系列報導中所展示。 閱讀全文

去年薪資平均數62.9萬 近7成員工年薪不及平均

來源: 多元 2019年12月20日

編按:主計總處昨公布二○一八年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四十九萬元,平均每月四點一萬元,意即有百分之五十、近四百萬人未達此標準。此外,全年總薪資平均數為六十二點九萬元,中位數與平均數的差距擴大至十三點九萬元,主計總處指出,有近七成的受僱員工年薪低於平均數。 閱讀全文

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 可能發生違約連鎖反應

來源: 多元 2019年12月20日

編者按:人行外部委員馬駿於2017年即提出,中國央行政策目標己不符現況籲修央行法,應取消以GDP增速為宏觀調控目標,而將穩定就業為宏觀調控之核心目標。於本年12月19日警告,在全國上萬融資平台類機構中,只要幾個公開違約,就可能導致連鎖反應。中國自90年代,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因素,支持了近年來提振增長率的許多地方基礎設施項目。但是它與中國影子銀行業緊密相連,中央政府有關部門很難全面評估與這些融資平台相關的風險,中國金融現代化的發展與挑戰正處於發展、改革與糾結中。 閱讀全文

中國發放利多 金融開放加速 擴大獨資外資

來源: 多元 2019年12月18日

編者按:中國國務院發佈金融開放持績加速,發改委17日發佈,今年來吸引外資穩定成長,強調明年轉再修負面清卓,允許外商獨資,保障外企國民待遇。 閱讀全文

十年資金行情讓全球貧富不均更嚴重

來源: 林建甫、中國時報 2019年12月18日

編按: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林建甫指出,2008年世界金融海嘯產生嚴重經濟危機後,大家反省海嘯產生的原因是次貸風暴。由於華爾街的貪婪,設計不良的金融商品,形成嚴重的貧富不均,也因此演變成占領華爾街運動。如今10來個年頭過去,「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某種程度救了經濟,讓股市、房市不但苟延殘喘,還屢創新高,貧富不均的問題卻更加嚴重,值得省思在「量化寬鬆」下,對臺灣大環境的影響。 閱讀全文

明年中國經濟的保6還是保就業問題

來源: 多元 2019年12月13日

編按:法媒表示,中國官方曾主張經濟成長不能低於7%,否則就業市場將出現重大波動,「習近平的六穩將難穩住」。另外中國記者丁曉雨報導指出:美中兩國同處在貿易衝突的背景下,氣象卻各自不同。美國勞工部發布的11月非農就業人口增長26.6萬,遠超預期且錄得10個月新高。而中國經濟學界,卻在進行著一場2020年經濟下行壓力下,到底是保「6」還是保就業的爭論。有媒體撰文認為,2020年中國經濟的真問題不是保6,而是必須面對嚴峻的就業問題。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