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新聞導覽

G7峰會 7國各有盤算

來源: 多元 2019年08月28日

編按:今年在法國比亞裏茨(Biarritz)召開七國集團峰會(G7峰會),面對國際政經局勢動盪不安,會中探討議題包括中美貿易戰、英國脫歐、俄羅斯的成員資格、氣候變遷等重大議題,G7內部立場分歧,各國也都將自身利益擺在前頭,試圖拉攏更多盟友。此次由於與會國家的分歧,最後,本次G7峰會通過的宣言罕見地只有1頁紙。 閱讀全文

中國新增6自貿區 提高跨境經濟合作

來源: 多元 2019年08月27日

編按:為降低中美貿易戰的衝擊,以及改善中國國內經濟下滑的問題,中國提出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昨天國務院公布新增江蘇、山東、廣西、河北、雲南、黑龍江等6個新自貿區,學者指出,這反映中國在面對中美貿易戰與全球不穩定局勢中積極出牌,刺激內部發展,並強化與周邊國家的雙邊關係。 閱讀全文

中國新增6自貿區 提高跨境經濟合作

來源: 多元 2019年08月27日

編按:為降低中美貿易戰的衝擊,以及改善中國國內經濟下滑的問題,中國提出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昨天國務院公布新增江蘇、山東、廣西、河北、雲南、黑龍江等6個新自貿區,學者指出,這反映中國在面對中美貿易戰與全球不穩定局勢中積極出牌,刺激內部發展,並強化與周邊國家的雙邊關係。 閱讀全文

歐盟考慮設千億財富基金 對抗中美科技巨擘

來源: 多元 2019年08月26日

編按:中國與美國科技競爭,歐盟也不甘處於落後。歐盟考慮推出1000億歐元(約3.5兆台幣)的主權財富基金,資助歐洲產業龍頭,對抗美國蘋果(Apple)、谷歌(Google),與中國的阿里巴巴(Alibaba)等科技巨擘。法、德過去一直呼籲歐洲創建更積極的產業政策工具,以保護歐洲企業,不受不公平競爭的衝擊,成立財富基金的行動將是歐盟迄今對此呼籲的最大回應。 閱讀全文

低薪、高房價 「青世代」成了最苦的一群

來源: 多元 2019年08月26日

編按:無殼蝸牛運動今天屆滿卅年,「住不起」的問題依然無解。薪資凍漲、房價高漲,購屋負擔加重幅度擴大近十倍,住房問題更加嚴峻,年輕人買不起房。學者表示,資產分配的世代不平等惡化,是年輕人翻不了身的原因之一。年輕人若沒有希望,不是國家社會之福。學者建議,解決當前的房市問題,首要健全屋市場機制,讓市場資訊公開透明。 閱讀全文

劉憶如:經濟榮景近尾聲

來源: 聯合報 2019年08月23日

編按:國際政經變化快速,全球政經風險節節升高。香港北威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劉憶如撰文分析當前國際政經紛擾現象,並直言經濟景氣衰退趨勢已浮現。 閱讀全文

貿易戰讓部份央行考慮「負利率政策」

來源: 多元 2019年08月22日

編按:貿易戰造成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多國央行調降利率來因應,甚至引發負利率的可能性。學者對負利率的評價分歧,有學者認為負利率能減輕匯率的壓力,但也有學者認為負利率將招致銀行惜貸,進而打擊經濟。 閱讀全文

德國景氣衰退 政府擬投550億美元因應

來源: 多元 2019年08月20日

編按:全球經濟面臨下行風險,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也不例外。德國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德國經濟景氣衰退,對此,德國政府考慮放棄現行的平衡預算政策,擴張財政支出,在經濟陷入嚴重衰退時擬動支550億美元以因應危機。學者建議,政府應落實更大規模的公共投資。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