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新聞導覽

經濟》產創條例修法 修正優惠延十年

2019年03月22日

政院會於3月21日拍板的產創條例修法有許多亮點,例如從低課稅優惠、新增「決定出資總額」機制等。 閱讀全文

經濟》Martin Wolf:為何金融危機一再發生?

2019年03月22日

金融監管是順週期性的:當它應該被收緊時放鬆,當它應該被放鬆時收緊。發生這種情況的四個原因:經濟、意識形態、政治和人性。 閱讀全文

政經》許嘉棟:經濟鬼混20年的問題癥結在政治

2019年03月21日

檢討台灣投資環境欠佳的主因,癥結應是在非經濟因素,尤其是政治氛圍。三十年來,台灣各政黨、政治人物與許多國民熱衷於討論政治議題、參加政治活動,但社會上又欠缺協調、整合不同意見、消彌爭議、形成共識的有效機制,以致全國長期陷入藍綠對抗、統獨爭議等對立內耗,不僅導致行政與立法部門的決策效能不彰、財經政策方向難以確定,國內政局與兩岸關係亦不穩定。 閱讀全文

空污致死人數是過去估算兩倍 歐洲人折壽2年

來源: 多元 2019年03月21日

發表在《歐洲心臟期刊》上的新研究指出,雖然空氣污染首先襲擊肺部,但污染物透過血液引發心臟病和中風的死亡人數,是因呼吸系統疾病死亡人數的兩倍。 閱讀全文

「一帶一路」將深入義大利 歐盟看法分歧

2019年03月20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起將對義大利和法國進行國事訪問,這兩個國家對中國持截然不同的態度。得到德國最新支持的法國希望從歐盟獲得更強有力的保護,以抵禦中國日益擴大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 閱讀全文

聯合國:可預防卻不作為的環境問題一籮筐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9年03月20日

根據一份最新聯合國報告,人類未來恐怕「前途黯淡」,光是亞洲和非洲部分地區,未來幾十年內就可能會有數百萬人過早死亡。全世界更有四分之一的死亡人數,和人類造成的污染和其他環境破壞有關。 閱讀全文

經濟》大陸下月調降港口收費 降幅5~15%

2019年03月19日

大陸自4月1日起,調降港口收費5~15%,為期5年。這也是全國「兩會」結束後,第一個宣布降低費用的新政策。 閱讀全文

政治》英國3月29日脫歐期限確定跳票

2019年03月15日

英國國會今(15日)以412票贊成、202票反對,通過延長里斯本條約第50條期限,3月29日的脫歐期限確定跳票。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