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 背景說明
-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 新聞導覽
-
債務之爭非美國首要之務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 2013年10月16日本月,圍繞政府重新開張和提高債務上限的僵局讓華盛頓方面精疲力盡。正如1995-96年政府關門和2011年債務上限恐慌那樣,十之八九,今後能記住這段經歷的主要將是那些直接參與談判的人士。但未來的歷史學家們或許會將今天的危機視作一個轉折點——它暴露了美國民主的失靈,是應當避免的壞榜樣,而不是值得模仿的好榜樣。 閱讀全文
大師理論 反映人性盲點
來源: 經濟日報 — 2013年10月15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法馬、韓森、席勒三位美國經濟學家以「資產價格實證分析」同獲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其中,74歲的法馬現為芝加哥大學特聘財金教授,65歲的韓森是芝加哥大學特聘經濟及統計教授,67歲的席勒是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 閱讀全文
發達國家借IMF年會批評新興經濟體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 2013年10月14日發展中國家多年來一直指責美國、歐洲和日本經濟上的失敗,而今年夏季新興市場出現動盪之後,形勢發生了轉變。現在發達國家要新興經濟體別再抱怨,而是先管好國內經濟。 閱讀全文
美國有望臨時提高債務上限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 2013年10月11日白宮(White House)和共和黨就短期提高美國債務上限達成了一項臨時協議,令人對世界最大經濟體避免潛在違約產生初步期待。 閱讀全文
脆弱的全球經濟復蘇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 2013年10月11日當前全球經濟處於一個非常時期:全球貿易增長率低於全球產出增長率。由此導致全球經濟復蘇不可或缺的一股助推力量缺失。事實上,經濟低迷正在通過全球貿易傳播開來。 閱讀全文
馬英九:上海自貿區已啟動 台灣要加快開放
來源: 聯合報 — 2013年10月11日馬英九總統昨天表示,台灣要全面融入區域經濟整合,且要快速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另一方面要積極參與全球競爭,吸引全球投資,來拓展商品和服務輸出的市場,讓台灣真正成為「自由經濟島」。 閱讀全文
全球增長再平衡之痛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 2013年10月10日全球經濟就像一座蹺蹺板。之前沉下去的一頭現在翹起來,之前翹起來的一頭現在沉下去。由此帶來了新的困難,新的機遇。但總體而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近一期《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中描述的並非災難。如果不發生什麽糟糕的事情(例如美國違約),全球經濟如今應該能實現更加平衡的增長。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近幾年針對金融與經濟全球化系列議題所舉辦的相關活動有: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20.07.03 2018.10.30 2018.10.22 2018.09.19 「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變化」座談會 2018.05.26 「打造友善健康宜居城市 面對高齡少子結構」論壇 2018.01.18 「國際經濟金融動盪」研討會 2017.11.28
2017.11.29
「金融科技衝擊產業樣貌」論壇 2017.05.09 2015.04.18 「分配正義新詮釋下的發展與規劃」座談會 2015.04.14 「全球化下發展與分配的省思與挑戰」座談會 2011.12.10
2011.12.11
邁向永續研討會 2007.5.19-20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