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 背景說明
-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 新聞導覽
-
許嘉棟》央行打房與資金移轉
來源: 許嘉棟、聯合報 — 2020年10月30日編按:前央行副總裁許嘉棟於《聯合報》撰文指出,台灣房價持續上揚,以及銀行偏重不動產放款,主因資金過剩且無適當運用去路所導致。遲早仍須靠央行採取調降貸款成數上限等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來解決,應是國人的合理預期。 閱讀全文
央行理事示警 房市恐陷泡沫化危機
來源: 多元 — 2020年10月30日金融資產與不動產市場泡沫化風險,引起中央銀行多名理事關注。中央銀行昨(29)日公布第3季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數位理事關注國內房市發展,甚至有理事呼籲央行應「超前部署」,提前採取行動,以抑制房市泡沫化危機。 閱讀全文
央行寬鬆貨幣的三角習題
來源: 經濟日報 — 2020年10月30日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央行自今年3月降息之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基調。在低利率環境之下,我國迄今經貿表現算是不錯,但游資過多的負面效應逐漸浮現,過多的資金開始流向非生產用途,導致資產價格膨脹,甚至醞釀新一波的金融投機風潮。 閱讀全文
美國大選關乎美國在全球的角色
來源: FT — 2020年10月29日編按: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指出,這次美國大選是自1932年羅斯福在大蕭條最嚴重時期當選總統以來最重要的一次。當時,羅斯福經過反覆摸索,挽救美國和美國以外地區的民主。如果川普成功連任,就算這份遺產不被全部毀掉,也會被毀掉大半。但即便他敗選,這種危險也不會消除,除非美國政治必須徹底改變。 閱讀全文
鮑威爾籲實施更多財政刺激 裴洛西籲川普達成協議
來源: 多元 — 2020年10月19日鮑威爾向國會和白宮坦言,如果財政支持力度不足,復甦將有停滯的危險。裴洛西辦公室聲明指出,48小時意味著川普政府必須在20日結束前,解決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否則無法在大選前通過紓困案。但大選臨近,他們的言論能產生多大影響,尚存疑問。 閱讀全文
IMF上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預計陸成唯一正成長
來源: 多元 — 2020年10月19日國際貨幣基金(IMF)13日發佈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上調了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並預計2020年中國大陸經濟增長率將達到1.9%,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IMF專家並稱,美國既是一個龐大經濟體,這種大幅度的振興也將透過貿易上的正向外溢及金融管道,惠及全球經濟。 閱讀全文
施振榮:服務業走向國際化 將有千倍機會
來源: 中央社 — 2020年10月16日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表示,除了內需市場,服務業應該走向國際,服務業不論產值、可改善空間、市場需求均大於製造業,若服務業走向國際化將有千倍機會。 閱讀全文
楊金龍示警:全球經濟前景有三大風險
來源: 多元 — 2020年10月15日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15)日示警,影響全球經濟前景有三大風險,包括疫情恐對經濟造成長期傷害、美中等主要國家雙邊緊張局勢升溫,以及全球金融脆弱性上升。央行今年不會是外匯操縱國。對於不定期且鉅額的外匯進出,仍會進場調節。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近幾年針對金融與經濟全球化系列議題所舉辦的相關活動有: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20.07.03 2018.10.30 2018.10.22 2018.09.19 「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變化」座談會 2018.05.26 「打造友善健康宜居城市 面對高齡少子結構」論壇 2018.01.18 「國際經濟金融動盪」研討會 2017.11.28
2017.11.29
「金融科技衝擊產業樣貌」論壇 2017.05.09 2015.04.18 「分配正義新詮釋下的發展與規劃」座談會 2015.04.14 「全球化下發展與分配的省思與挑戰」座談會 2011.12.10
2011.12.11
邁向永續研討會 2007.5.19-20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