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新聞導覽

央行示警:AI金融服務有六大風險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09月03日

中央銀行今(3)日在粉絲團貼文指出,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人工智慧(AI)的發展對人類社會可能有不利影響,並擔心AI有一天若占領世界,人類將淪為AI掌控的「家貓」(house cats)。馬斯克的警示,值得人們深思如何有效駕馭AI運用的議題。 閱讀全文

2戰以來首次 美國今年債務超過經濟規模

來源: 多元 2020年09月03日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由於新冠疫情影響,美國經濟收縮,政府擴大經濟刺激方案和支出等因素影響,今年美國政府的債務將首次超過美國經濟總量。這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首次出現的現象。 閱讀全文

美中金融戰正在成形中

來源: 工商時報 2020年09月01日

據《工商時報》社論指出,過去二年多來,美中兩強間的爭鬥從相互墊高關稅壁壘的貿易戰,到去年5月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及今年8月對華為和38家關係企業採取新一輪限制措施的科技戰,以及長年存在與近日升溫的地緣政治戰(諸如人權問題、南海爭議、香港國安法等議題),乃至於貌似將觸發的金融戰,都使美中兩強之爭更形複雜。 閱讀全文

王毅訪歐 聚焦經貿、香港

來源: 多元 2020年08月31日

繼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訪歐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日前啟動疫後的首度出訪,前往歐洲爭取對中國支持並強化中歐經貿合作。但近期因「港版國安法」影響,歐盟跟進美國制裁中國,王毅此行重點將聚焦在經貿與香港問題。 閱讀全文

台灣鬆綁美國豬牛肉後能否走向全面台美自貿協議

來源: BBC 2020年08月31日

台灣總統蔡英文8月28日宣佈,自2021年起擴大美國豬肉牛肉進口,引起台灣各界議論紛紛。美國方面則立即正面響應,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以及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都在推特發文表示歡迎。 閱讀全文

美豬美牛議題 為台美經濟全方位合作起點?

來源: 多元 2020年08月30日

綜合媒體報導,總統蔡英文28日宣布放寬美豬、美牛進口。她表示,台灣若能在美豬、美牛議題跨出關鍵的一步,將是台美經濟全方位合作的重要起點;未來台灣的經貿戰略可以更靈活、更有力地展開,對於這兩年受美中貿易衝突及疫情衝擊的產業、特別是傳統產業,這將是一個重要的契機。但「瘦肉精」的萊克多巴胺問題,仍引發各界反彈。 閱讀全文

美聯儲:將對通脹更為寬容

來源: FT 2020年08月28日

《金融時報》28日 報導,美聯儲將轉向平均通脹目標,允許通脹超出其2%的目標水平,以補償頑固低通脹。此舉鞏固了人們對於美國央行將會多年維持超低利率的預期。實行了一項新的貨幣政策戰略,將對通脹的暫時性上揚更加寬容,這鞏固了人們對美國央行會在未來幾年將利率維持在超低水平的預期。 閱讀全文

台美發布5G共同宣言 促進資安合作發展合適標準

來源: 多元 2020年08月27日

臺美今發布5G共同安全宣言,NCC主委陳耀祥說,資安是國家安全層面的議題,2020年業者申請5G執照時,亦要求提出資通安全維護計畫;NCC委員孫雅麗則提及,後續軟硬體供應鏈的安全管理、建立資安能力等都是重要的議題。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酈英傑說,若電信商聽從北京等集權政府的指示,信任將無從存在;臺灣是「乾淨」的合作夥伴。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