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新聞導覽

美民主黨黨綱刪「一中政策」 反對美中冷戰貿易戰

來源: 多元 2020年08月25日

美國民主黨黨代會通過2020年施政綱領,其中多次對中共強硬表態,甚至刪除了「一中政策」,只留下恪守「台灣關係法」。不過,其中也明確表示反對美中關稅戰和新冷戰,尋求與中共緩和關係。 閱讀全文

美中雙脫鉤下的新冷戰

來源: 中時 2020年08月25日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迄今將近四年,反中幾乎成了他治國的最主要內涵,幾乎貫穿了他所有的外交與內政。一開始,還是碎片式的,想到什麼做什麼,久了之後,把碎片拼湊一下,一個完整的、體系化的輪廓就浮現,並可以「脫鉤戰略」統而稱之。 閱讀全文

台積電砸百億購廠 台經院:接單無虞為擴產準備

來源: 多元 2020年08月25日

台積電公告四度出手購廠,斥資48.4億買下彩晶購買南科廠房及附屬設施,目前累計投入100億元;台經院指出,儘管台積電宣布9月14日起停止對華為供貨,但空出來的產能快速被蘋果等國內外科技大廠分食,加上台積電技術藍圖給予客戶相當信心,「預估未來接單無虞」,促使台積電展開明確擴產計畫。也為3奈米進程做準備。 閱讀全文

從習近平闡述的“新發展格局”中 看世界新機遇

來源: 新華網 2020年08月24日

據《新華網》報導今5月份習近平於重要會議中指出,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他還強調,必須集中力量,很多問題為中長期性,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培育新形勢下,中國參興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閱讀全文

「世界工廠」中國能否轉向「內循環」為主的經濟模式

來源: BBC 2020年08月24日

據《BBC》報導整理指出,中國經濟的「內循環」突然成為一個熱詞,再聯繫到中國目前面臨著幾乎墜入冰點的地緣政治環境,外界認為是中國應對外部壓力「閉關鎖國」之舉。也有經濟學家認為,應對外部壓力外,但「閉關鎖國」片面解讀,是從外循環為主轉型為內循環為主,而非捨棄外循環。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將龐大產能由外轉內,形成內循環為主的經濟,依然面臨著多重障礙。 閱讀全文

北戴河會議後 習近平的內外攻堅

來源: 多元 2020年08月24日

北戴河會議後,北京的強硬姿態與前段時間的「戰狼式」口吻相比,明顯軟化。習近平在23日表示,要加大努力推進長三角區域發展,為大陸著力推動國內市場發展的一部分。堅持改革開放、高質量發展,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閱讀全文

李克強倡瀾湄合作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對接

來源: 香港經濟日報 2020年08月24日

中美角力持續升溫之際,中國積極加強國際貿易合作,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縱貫中國西部地區,連接東南亞與歐亞大陸,陸海集聚、區域聯動效應突出,倡議瀾湄合作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對接。 閱讀全文

李克強:六穩六保獲成效 中國今年經濟可正成長

來源: 多元 2020年08月24日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在重慶市考察時,指近幾個月「六穩」、「六保」政策取得成效,今年保住上億個市場主體,完成新增城鎮就業900萬人以上任務,更指全年經濟可正成長。並加快服務業全面復業帶動消費擴大,以鞏固經濟恢復性增長,在疫情防控下,發揮政策扶持,助企業和商戶渡過難關,促進旅遊等服務業正常經營,釋放巨大消費潛力。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