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新聞導覽

金融業財富管理2.0方案 有效嗎?

來源: 葉銀華、聯合報 2020年08月17日

由於香港的反送中活動、港版國安法的實施,以及台商境外資金在「共同申報準則」的壓力下,政府提出「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吸引資金回台運用與管理。而金管會認為境外資金回台的現象,也是台灣金融產業的發展機會,因此自二○一九年九月宣布研擬財富管理新方案,稱為「媲美星港財富管理新方案」或財管2.0方案,並自二○二○年開放實施。我們不一定要以建立亞太資產管理中心為號召,重點在於提升金融業者提供服務的能力,比較實在! 閱讀全文

副總裁陳南光示警:央行獨立性面臨百年最大挑戰

來源: 多元 2020年08月17日

編按:央行副總裁陳南光、參事李榮謙今天聯名於發表台灣銀行家雜誌發表兩篇文章,憂央行「日本化」與非傳統性貨幣政策,可能讓央行獨立性面臨百年來的最大挑戰。文章並指出全球不確定性,央行角色備受挑戰,鑑於信任是貨幣制度與金融體系的基石,央行須以具體行動獲取大眾與市場對央行與金融體系的信任。 閱讀全文

全球中央銀行「日本化」與通貨膨脹

來源: 工商時報 2020年08月17日

金融海嘯後,日本央行迅速成為歐美央行學習的對象,過去長期遭到媒體與經濟學家訕笑的「日本化」,鹹魚翻生變成顯學,穩定金融市場成為央行最重要的任務,各國中央銀行職責從「物價穩定」,擴大到關注「信用擴張」與「資產價格穩定」,在COVID-19危機爆發後,更被迫進入「財政政策」與「信用分配」,各國央行的角色大幅向日本央行看齊。 閱讀全文

台灣資本市場論壇》台灣資本市場 共識與承諾

來源: 自由時報 2020年08月17日

自由時報主辦的《2020台灣資本市場論壇》7月底落幕,自由時報記者所指出,論壇中主管機關的政策說明與宣示,以及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的各種建言,是否達初步共識,保留互動交流的空間,做為社會對話的基礎,仍須觀察與追蹤。 閱讀全文

逆風下的抖音「四面受敵」

來源: 日經 2020年08月17日

源自中國的短視頻APP「TikTok(抖音國際版)」前景陷入混沌的背景下,各競爭企業正在發起攻勢。美國Facebook推出了類似服務,新興APP的用戶人數也出現激增。TikTok的用戶以容易變心的年輕人為中心。出售美國業務的最後期限被定為9月中旬,在此之前相關領域的勢力格局有可能發生改變。 閱讀全文

從習近平闡述的「新發展格局」 看世界新機遇

來源: 新華網 2020年08月16日

據《新華網》報導今5月份習近平於重要會議中指出,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他還強調,必須集中力量,很多問題為中長期性,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培育新形勢下,中國參興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閱讀全文

「世界工廠」中國能否轉向「內循環」為主的經濟模式

來源: BBC 2020年08月16日

據《BBC》報導整理指出,中國經濟的「內循環」突然成為一個熱詞,再聯繫到中國目前面臨著幾乎墜入冰點的地緣政治環境,外界認為是中國應對外部壓力「閉關鎖國」之舉。也有經濟學家認為,應對外部壓力外,但「閉關鎖國」片面解讀,是從外循環為主轉型為內循環為主,而非捨棄外循環。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將龐大產能由外轉內,形成內循環為主的經濟,依然面臨著多重障礙。 閱讀全文

亞股下跌因中國經濟數據令人失望及美國刺激計劃難產

來源: 路透社 2020年08月15日

據《路透社》報導指出,亞股周五(14日)下跌,此前中國公布黯淡的經濟數據,以及對美國財政刺激計劃恐延宕的擔憂,令一些投資人不願承擔風險。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