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新聞導覽

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熱潮不減 對摘牌風險置之不理

來源: 路透社 2020年08月15日

《路透社》香港13日報導指出,盡管美國政府威脅要將不符合美國會計標準的中國企業摘牌,但內地企業仍爭先恐後地赴紐約的交易所上市,其中有些交易規模巨大。 閱讀全文

中國7月經濟續回暖但步伐暫緩 就業和外需下半年絆腳石

來源: 路透社 2020年08月15日

據《路透社》報導,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運行在復甦軌道,7月工業走勢平穩,投資持續改善,但消費負增且大幅遜預期凸顯內需偏弱,失業率持於高位就業壓力仍存,意味著經濟向好勢頭待鞏固,年內還需警惕外部不確定性和就業壓力。 閱讀全文

金融業投資授信 將以ESG為基準

來源: 中時 2020年08月12日

「金融業資金是來自社會大眾、具公眾性」,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銀行、保險、證券及投信等金融業未來投資與授信會以ESG(企業社會責任)為benchmark(基準),除了替大眾保護好資產價值,也能引導企業逐步符合氣候變遷、永續發展的目標。 閱讀全文

糧食能源水 推動資源永續循環

來源: 中時 2020年08月10日

7日由台灣大學環工所主辦、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協辦召開「跨領域都市韌性鏈結研討座談會」,會中邀請學者與政府官員討論如何因應未來的糧食、能源、水等,跨領域合作與面臨缺乏的危機。 閱讀全文

監控資本主義先驅 谷歌

來源: 中時 2020年08月10日

編按:推薦時報出版社近期推出新書─《監控資本主義時代》,提及人類經驗是能轉化為行為數據的免費原物料。雖然部分資料用來改善產品或服務品質,但其他數據則被業主據為己有,並將其稱為「行為剩餘」。有效資料將投入下階段的生產過程,也就是所謂的「機器智慧」,將資料製造成「預測產品」,對你當下、下一秒以及未來的行為進行預測。谷歌則為監控資本主義之一。 閱讀全文

美國擴大「清潔網絡」行動 著力清除「不受信任的」中國應用

來源: 路透社 2020年08月07日

據《路透社》美國川普政府5日表示,正在加緊努力,從美國數字網絡中清除「不受信任的」中國應用,並稱中國人擁有的短視頻應用TikTok以及通訊和社交應用微信是「重大威脅」。 閱讀全文

中日推進經貿 打造快捷通道

來源: 經濟日報 2020年08月07日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昨(29)日與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通電話,就雙邊往來「快捷通道」、以及年內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加快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達共識。 閱讀全文

全球大借債時代

來源: 日經 2020年08月07日

據《日經》報導,IMF預測,2020年已開發國家的公共債務額將達到國內生産總值(GDP)的128%,超過1946年的歷史最高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時期,各國被迫增加鉅額財政支出。日本也增發了66萬億日元國債,各國政府的很多支出靠借款來維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發出警告,今年全球公共債務將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創下新高。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