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新聞導覽

哈佛和MIT聯合起訴川普政府

來源: FT 2020年07月09日

編按:美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6日宣布,受到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大學已經考慮下學期將改為網路教學,持非移民F-1和M-1簽證的國際學生如果選擇遠距教學,將無法再獲得美國學生簽證,首當其衝的是哈佛大學(Harvard)、麻省理工學院(MIT)等知名學校,聯合請求臨時限制令和永久禁令,力求阻止川普把因為疫情而在線上聽課的海外學生驅逐出美國大學的企圖。 閱讀全文

中國半導體企業融資1440億 加速國産化

來源: 日經 2020年07月07日

編按:美國祭出對華為的新限制令,以「趕盡殺絕」的手段扼止中國科技快速成長。中國預計半導體國産化,中國企業的融資規模正在急速擴大,僅半年時間就達到2019年全年的2.2倍。 閱讀全文

美中爭霸 台灣應正視當前問題

來源: 多元 2020年07月06日

編按: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於本月3日舉辦「承擔與試煉 大師座談」,探討逆全球化下,大國對峙及台灣的角色與定位,為台灣尋求自主未來。特邀中研院士朱雲漢、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東吳大學辜濂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許嘉棟專題演講並共同對談,試圖從台灣角度解析國際政經局勢變化。 閱讀全文

聚焦金融科技 黃天牧:純網銀如期開業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06月30日

編按: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29)日上任後首次與金融業者見面談金融科技,座談會歷時三小時,他表示,三家純網銀應可如期在今年底前開業,目前沒有接獲延後的訊息;目前三家純網銀預計開業時間,多在9月、10月間。 閱讀全文

誰在削弱美元國際地位?

來源: 經濟日報 2020年06月30日

編按:美國視美元和美國金融體系作為外交和貿易政策的工具。數十年來,美元一直被美國用來加強對北韓和伊朗的經濟制裁,川普總統上任後,經濟制裁、課徵關稅和限制美元交易更是其主要戰略工具。川普一意孤行與濫用美元優勢地位的作風,乃至於對國際規範、對盟國與世界機構的蔑視,正逐漸侵蝕全球對美元的信任。 閱讀全文

梅克爾:別認定美還想當世界老大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06月30日

德國總理梅克爾廿六日接受英國衛報等歐洲六家報紙聯訪時說,不要認定美國仍想當世界領袖,如果美國自願放棄世界大國角色,德國須「深切反思」。 閱讀全文

德國註定要領導歐洲

來源: The Economist 2020年06月30日

編按:德國將於7月1日起接任歐洲聯盟(EU)輪值主席,面對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德國這次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將是梅克爾任內最後一次。2005年就任的梅克爾被稱為「永遠的總理」,這次輪值可能定義她的政治聲望。她表示,這場危機(疫情),有別於我們自歐盟成立以來面臨過的任何其他危機。唯有合作,才能共同撐起歐盟。 閱讀全文

美國和中國準備“離婚” 了

來源: 紐約時報 2020年06月30日

編者按: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是外交事務方面的專欄作者。他1981年加入紐紡時報,曾三次獲得普利策獎。他著有七本書,包括《從貝鲁特到耶路撒冷》(From Beirut to Jerusalem)更赢得國家圖書獎。過去曾在《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紀簡史》著作中,提及透過全球化過程中權力演變的過程,今他於N Y times最新文章反應美國知識界的焦慮及對中國的隱憂。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