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 背景說明
-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 新聞導覽
-
越歐簽FTA 台灣怎能無感?
來源: 經濟日報 — 2020年06月20日據《經濟日報》社論指出,越南國會本月8日通過了和歐盟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加上2月和3月歐盟議會和理事會都已通過本案,雙方都完成了法定程序,預計將於8月1日起生效。這是繼日本、韓國、新加坡和土耳其之後,歐盟和第五個亞洲國家簽署的自貿協定,將對台灣產生相當的影響,國人不可輕忽並須做出適當應對,否則台灣經濟將再遭到一記重拳。
閱讀全文
央行談美匯率四大干預 都是進行式
來源: 經濟日報 — 2020年06月19日編按:中央銀行昨(18)日召開理監事會議會後記者會,總裁楊金龍維持「有問必答」,坦白熱錢本(6)月在短時間內大量流入,中央銀行是本於職責進場做調節。面對被美國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的壓力,楊金龍昨日話說得很直接,「美國是唯一會寫匯率報告的國家」。
閱讀全文
行政院正式宣布 沈榮津接副閣揆 王美花接經長
來源: 中時 — 2020年06月19日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請辭獲准。行政院上午正式宣布,經濟部長沈榮津接任行政院副院長、經濟部政次王美花升任部長。新任副閣揆及經濟部長將在明天上午交接上任。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表示,希望借重沈榮津,成為「有政府、拼經濟」的最佳助手。
閱讀全文
央行下修GDP至1.52% Q2是谷底
來源: 中時 — 2020年06月19日中央銀行第2季理監事會議結果出爐,央行總裁楊金龍宣布,不會降息,重貼現率、短期融通利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分別為1.125%、3.375%、1.5%。
閱讀全文
楊金龍:今年經濟成長下修至1.52% 低於主計總處預估
來源: 聯合報 — 2020年06月18日新冠肺炎疫情歹戲拖棚,中央銀行今(18)日召開理監事會議,總裁楊金龍宣布,今年經濟成長由上季預估的1.92%下修至1.52%,低於主計總處預估值1.67%,下修幅度高達0.4個百分點。
閱讀全文
4大壓力纏身 恐重演財政赤字
來源: 中時 — 2020年06月18日總統蔡英文第2任的財經內閣差不多完成調整就位,不過在前瞻基礎建設、疫情紓困預算舉債下,政府財政壓力日益沉重。財政學者就指出,蔡政府在4大財政壓力下,如果不重視改善,將可能重演「財政赤字」,殃及以後接班政府。
閱讀全文
黃天牧:催生金融科技獨角獸
來源: 經濟日報 — 2020年06月18日編按:金融科技業者與學者提出建議,包含與金融業合作有阻礙、金管會應主動擔任「大家長」協助跨部會協調、發放分級牌照等。為催生台灣金融科技獨角獸,黃天牧訂出三大方式,一是從基礎、解決小問題開始,累積科技業者對金管會的信心;二是敢於逐夢,與業者共同訂出跨境、跨領域的金融科技發展計畫;三是形塑金融科技創新的容錯文化,讓各界勇於嘗試。
閱讀全文
央行今開會 三議題聚焦
來源: 經濟日報 — 2020年06月18日中央銀行今(18)日將召開第2季理監事會議,市場聚焦三大議題,包括貼放利率是否二度調降、央行總裁楊金龍對今年經濟成長率與國際景氣的預估,以及央行未來是否還有其他的貨幣政策可運用。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近幾年針對金融與經濟全球化系列議題所舉辦的相關活動有: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20.07.03 2018.10.30 2018.10.22 2018.09.19 「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變化」座談會 2018.05.26 「打造友善健康宜居城市 面對高齡少子結構」論壇 2018.01.18 「國際經濟金融動盪」研討會 2017.11.28
2017.11.29
「金融科技衝擊產業樣貌」論壇 2017.05.09 2015.04.18 「分配正義新詮釋下的發展與規劃」座談會 2015.04.14 「全球化下發展與分配的省思與挑戰」座談會 2011.12.10
2011.12.11
邁向永續研討會 2007.5.19-20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