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新聞導覽

財長蘇建榮宣布:將推出九大行庫「兆元振興」融資方案

來源: 中時 2020年06月17日

財長蘇建榮今(16日)在財部端節記者會上宣布公股銀行大利多,蘇建榮宣布,針對後疫情時代的振興政策,財政部將推出九大公股銀行融資的「兆元振興」融資方案,以及對於投資的「百億創投」計畫,來助攻全體產業在後疫情時代能獲得振興。 閱讀全文

王可言:台灣發展金融科技落後的二大原因

來源: 中時 2020年06月17日

台灣發展金融科技速度太慢?台灣金融科技董事長王可言17日表示,今年應是台灣推動金融科技的第五年,「成績只能說尚可」,原因有二大點,一是台灣金融監理法規是正面表列,二是金融業者視金融科技業者為競爭者,所以台灣金融科技發展進步不大、「算是落後」,甚至可能影響金融穩定。 閱讀全文

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 金管會擬兵分四路

來源: 中時 2020年06月17日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與科技業者首場面對面座談會17日上陣。金管會綜合規劃處處長林志吉首先針對「金融科技發展現況與推動情形」進行報告,林志吉指出,金管會正擬定「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預計2020年7、8月將出爐,將有四大重點:建立金融創新的差異化管理機制、導入監理科技即時監控、推動電支電票管理法制整合、推動開放銀行第二、三階段作業。 閱讀全文

全球數位貨幣競爭進入新局面

來源: 日經 2020年06月17日

圍繞數位貨幣的全球主導權爭奪已進入新局面。在中國,出現了政企共同打造的以人民幣為核心的「東亞數位貨幣」構想。美國Facebook遵循貨幣當局的意向,將主導的Libra計劃修改為以美元計價發行等,試圖捲土重來。日本要如何行動呢? 閱讀全文

黃天牧:開放純網保 有五大前提

來源: 工商時報 2020年06月16日

編按: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對於開放純網路保險公司表示,抱相對開放的態度,在五大前提下都齊備,水到渠成,即會宣布開放。未來將端視下半年純網銀上路情況、、保險業網路投保情形、且若社會大眾有需求、國際趨勢亦不可擋,再經政策研究與分析利弊後,確定監理能到位,即會「在未來適當時期會作政策決定」。 閱讀全文

因應疫情衝擊 金管會將推IPO特別條款

來源: 經濟日報 2020年06月16日

因應疫情衝擊,金管會將提出IPO(初次上市櫃)「特別條款」,企業申請上市櫃時,若剛好碰到疫情使得最近一期財報表現不佳,將從寬認定,包括生技事業及新創事業等,可特許僅看近一期季報,外國企業上市櫃條件也將檢討從寬;並全面檢討上市櫃公司現增(SPO)條件,以利企業籌資。 閱讀全文

全球經濟創傷效應…IMF:亞洲先邁向復甦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06月15日

據《聯合報》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高萍娜(Gita Gopinath)預警,全球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復原的步調會遠比預期更慢,所受創傷短時間難以磨滅。她點名亞洲經濟體控制疫情得宜,尤其台灣抗疫的成績斐然。 閱讀全文

歐盟:不與美國結盟對抗中國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06月15日

據《聯合報》報導指出,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宣布15日將與美國國務卿龐培歐談論有關中國假消息議題後沒多久,波瑞爾表示,歐盟不會與美國結盟共同對抗中國,並否認將中國視為「系統性競爭對手」。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