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 背景說明
-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 新聞導覽
-
美聯儲稱經濟2021年開始「漫漫復甦路」承諾為復甦保駕護航
來源: 路透社 — 2020年06月12日據《路透》6月10日報導,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ED)週三重申了將繼續為經濟提供非常規支持的承諾,同時政策制定者預計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將萎縮6.5%,年底失業率將達到9.3%。
閱讀全文
6G會是誰的天下?
來源: 日經 — 2020年06月10日編按:據《日經》報導,6G被認為將在2027年前後實現商用化,為在此之前實施標準制定,韓國三星電子、中國華為技術等已啟動研究,日本的總務省和NTT docomo也展開了行動。6G所需的基地台數量被認為將超過世界總人口,圍繞基地台等設備和專利的競爭成為焦點。到5G為止都處於劣勢的日本企業的戰略也將受到考驗。
閱讀全文
全球股市在危機下快速反彈
來源: 日經 — 2020年06月10日據《日經》報導,資金正在迅速流向世界股票市場。日經平均指數6月8日時隔3個半月突破2萬3000點大關,在實體經濟的復甦軌道被認為是「U型」和「L型」的背景下,股市卻實現了「V型」復甦。規模史無前例的財政刺激和貨幣政策正在加強樂觀情緒。如果發生疫情「第2波」,政策的極限也被意識到,出現報復性下跌的風險也存在。
閱讀全文
地攤經濟為中國地方政府的一道考題
來源: 路透社 — 2020年06月09日據《路透》6月9日報導,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山東煙台考察時稱讚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人間的煙火,是中國的生機。一時間「地攤、夜市」經濟成為民間與媒體熱議的話題,大有「全民練攤」之勢。
閱讀全文
反送中周年/攬炒變局 香港淪為經濟灘頭戰場
來源: 聯合報 — 2020年06月09日據《聯合報》報導,反送中周年,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已提前宣布明年離職。說好要退出江湖反而有話要說,最近接受「財富」雜誌訪問,談到中美關係再度緊張,說隨著中美雙方關係日益疏離,香港的橋梁作用更重要。
閱讀全文
薛琦:振興三倍券真有三倍的效果?
來源: 聯合報 — 2020年06月07日編按:東吳大學講座教授薛琦於《聯合報》撰文,政府為了對抗新冠疫情,準備振興消費,發放折扣券(酷碰券),蘇貞昌院長正式命名為「三倍券」,值得省思。首先,從發放流程先拿一千塊現金換三千塊振興券,實質上稱為二倍券還比較貼切。另外以經濟學乘數計算,薛琦表示,折扣券不如消費券,消費券不如現金。
閱讀全文
馬丁.沃夫:德法刺激計劃有助避免歐盟解體
來源: FT — 2020年06月06日編按:馬丁•沃爾夫於英國《金融時報》發表文章稱,歐盟面臨各方面的威脅,如新冠肺炎帶來的經濟災難、歐元區金融危機等,如果不能應對這些挑戰,甚至可能解體。透過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達成一項激進的新金融計劃,梅克爾改變了歐盟的可能性。
閱讀全文
面對老後貧窮 四成美國長者不想退休
來源: 大紀元 — 2020年06月06日隨著平均年齡的增加,加上個人因素與經濟考量,有越來越多美國人在達到退休年紀後,繼續在職場上奮鬥。而老後貧窮並非美國獨有,日本也冒出新興名詞「下流老人」描述老年貧窮的現象,而這也早已在世界各地都成了需要面對的社會問題。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近幾年針對金融與經濟全球化系列議題所舉辦的相關活動有: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20.07.03 2018.10.30 2018.10.22 2018.09.19 「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變化」座談會 2018.05.26 「打造友善健康宜居城市 面對高齡少子結構」論壇 2018.01.18 「國際經濟金融動盪」研討會 2017.11.28
2017.11.29
「金融科技衝擊產業樣貌」論壇 2017.05.09 2015.04.18 「分配正義新詮釋下的發展與規劃」座談會 2015.04.14 「全球化下發展與分配的省思與挑戰」座談會 2011.12.10
2011.12.11
邁向永續研討會 2007.5.19-20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