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新聞導覽

【紓困振興】酷碰券近乎跳票 經濟部:不排除發放消費券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04月22日

編按:日前各界聲浪與立委的質詢、媒體的報導、地方政府的心聲以及民眾的投書,經濟部近日將重新檢討酷碰券修正的方向,不排除發放等同現金的消費券。 閱讀全文

IMF總裁最擔心受疫情衝擊的新興經濟體 復甦時應謹防保護主義

來源: 路透社 2020年04月22日

編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4月19日表示,新冠疫情對發展中國家的打擊可能最為嚴重,她並補充稱,IMF隨時準備提供幫助。一共有103個國家向IMF提出緊急資金申請,IMF已經批准了21個國家,並準備提供不同工具來幫助其成員國。 閱讀全文

德國梅克爾對擴大歐盟預算和發債支持經濟復甦採開放態度

來源: 路透社 2020年04月22日

編按:日前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表示,希望歐盟啟動一個數千億歐元的緊急投資基金,《路透社》也指出,德國總理梅克爾暗示,準備好通過擴大歐盟預算規模並經由歐盟執委會發行聯合債券,幫助歐洲經濟從新冠病毒大流行中復甦,疫情嚴峻,歐盟仍有保持理性的國家領導人,呼籲團結,為提振歐盟及遭疫情衝擊甚深的盟友。 閱讀全文

原油期貨負值預示著「後石油時代」加速到來

來源: 日經 2020年04月22日

編按:新冠肺炎大流行,除衝擊全球觀光及供應鏈外,也加速了世界走向後石油時代,日前沙特主導的OPEC與美俄談判減產石油,試圖穩定油價,各方角力盤算,成效未果;美國原油期貨價格更出現了歷史上首次的負值。未來產油國的脈動,將牽動著後新冠世界各國的經濟布局。 閱讀全文

馬克宏:是該考慮面對不可思議的時刻

來源: FT 2020年04月22日

編按:有些領導人試圖讓本國恢復到疫情之前的「常態」,法國總統在接受FT專訪時表示,冠狀病毒大流行將改變全球化的性質和國際資本主義的架構,各國領導人更需要謙虛行事。 閱讀全文

紓困方案應拉高格局擴大範圍

來源: 經濟日報 2020年04月21日

編按:《經濟日報》社論指出,與美國紓困方案相較,我國紓困規劃能力較弱、規範過小、速度太慢、範圍不足、政治算計過多,且缺乏監督機制。縱然防疫成效優於美國,妄不得掉以輕心。面對疫情衝擊的經濟衰退,朝野更應團結一致,將防疫精神,用於經濟紓困的擴大部署,一解企業與人民在疫情下的生活困苦。 閱讀全文

日本將向全國每人發放10萬日元

來源: 多元 2020年04月21日

編按:4月17日《日經中文網》就曾報導,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擴大影響,日本政府和執政黨決定向每位國民發放10萬日元。不設收入限制。將重新編制包括緊急經濟對策在內的2020年度補正預算案,撤回向收入減少家庭發放30萬日元現金的措施。預計向每位國民一律發放10萬日元需要超過12萬億日元的財源。 閱讀全文

各國救經濟 擬鬆綁禁足令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04月21日

編按:為避免新冠大流行擴散,各國以鎖國、禁足令等措施應對,連帶造成經濟衝擊,三個月過去,新冠病毒的不確定性仍威脅各國舉措;在中國極力復工復產同時,許多亞、非、拉美等開發中國家政府在「生命」與「生計」之間掙扎下,不得不允許一些關鍵產業開始復工;紐西蘭將與法國等國,未來也計畫解除封鎖。各國顧不得疫情延燒,紛紛試圖鬆綁禁足令,以挽救低迷的經濟市場。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