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新聞導覽

紓困方案應拉高格局擴大範圍

來源: 經濟日報 2020年04月21日

編按:《經濟日報》社論指出,與美國紓困方案相較,我國紓困規劃能力較弱、規範過小、速度太慢、範圍不足、政治算計過多,且缺乏監督機制。縱然防疫成效優於美國,妄不得掉以輕心。面對疫情衝擊的經濟衰退,朝野更應團結一致,將防疫精神,用於經濟紓困的擴大部署,一解企業與人民在疫情下的生活困苦。 閱讀全文

日本將向全國每人發放10萬日元

來源: 多元 2020年04月21日

編按:4月17日《日經中文網》就曾報導,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擴大影響,日本政府和執政黨決定向每位國民發放10萬日元。不設收入限制。將重新編制包括緊急經濟對策在內的2020年度補正預算案,撤回向收入減少家庭發放30萬日元現金的措施。預計向每位國民一律發放10萬日元需要超過12萬億日元的財源。 閱讀全文

各國救經濟 擬鬆綁禁足令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04月21日

編按:為避免新冠大流行擴散,各國以鎖國、禁足令等措施應對,連帶造成經濟衝擊,三個月過去,新冠病毒的不確定性仍威脅各國舉措;在中國極力復工復產同時,許多亞、非、拉美等開發中國家政府在「生命」與「生計」之間掙扎下,不得不允許一些關鍵產業開始復工;紐西蘭將與法國等國,未來也計畫解除封鎖。各國顧不得疫情延燒,紛紛試圖鬆綁禁足令,以挽救低迷的經濟市場。 閱讀全文

經濟停擺 全球大企業的資金還能撐多久?

來源: 日經 2020年04月21日

編按:新冠大流行讓全球經濟暫時停擺,停滯的人流移動,使得觀光與國內消費驟減;供應鏈的中斷,也使得企業無法順利生產,依附在大企業下的中小企業無法生存,大企業的營收又怎能獨善其身,日經對全球企業資金週轉情況進行推算,銷售減少下,將有4分之1的企業曝險率高。 閱讀全文

經濟消費模式丕變 要超前部署

來源: 經濟日報 2020年04月21日

新冠疫情持續延燒,全球確診及死亡人數不斷攀升,各國政府紛紛採取嚴厲的管控行動,如鎖國、封城、停業及禁止相關賽事、聚會活動等措施,希望能降低病毒傳播的速度與範圍。影響所及不僅經濟、產業及就業受到巨大影響,在家隔離、社交距離及遠距上班等新形態的互動及工作方式,也逐漸開始改變人們的生活及消費形態,理解與掌握這些變化,並思索可能的因應之道,是現階段重要的課題。 閱讀全文

一起活下來!經濟抗疫,你我也能拉一把

來源: 經濟日報 2020年04月21日

編按:經濟社論指出,短短三個月的新冠大流行,讓全球近250萬人確診,達17萬人以上死亡。然而疫苗問市仍需時間,疫情尚未停歇,反倒讓全球經濟暫時停止,不僅衝擊生命更影響生計;面對困境,全球更應該團結,一起為疫後謀一線生機。 閱讀全文

央行:經濟將呈U型復甦

來源: 經濟日報 2020年04月21日

據《經濟日報》報導,中央銀行副總裁嚴宗大昨(20)日指出,根據國際機構預測資料,全球各國與台灣在疫情過後,經濟將呈現「U」型復甦;復甦型態須觀察疫情何時結束,「從目前疫情看未來發展,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閱讀全文

台灣正進入最危險的時刻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04月20日

台灣加入WHO本就有不同途徑,馬政府與北京協調,每年逐次得以參與WHA,當然不讓人滿意,蔡政府如今轉借國際壓力,能否成功,尚未可知,卻把台灣帶入最危險的時刻。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