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新聞導覽

亞洲疫情惡化 恐加速美通膨升溫

來源: 工商時報 2021年05月21日

亞洲製造業重鎮國家近日疫情大爆發,可能對於全球供應鏈帶來打擊,而這恐怕加速美國通膨升溫,連帶促使美國聯準會(Fed)提早升息。 閱讀全文

跳脫西方中心觀 重新審視中國發展

來源: 中國時報 2021年05月21日

朱雲漢院士在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重新思考比較政治學」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內容。他表示,比較政治的研究領域應超越西方中心世界觀,認為西方國家學者對西方發展都有在美化、漂白嫌疑,分析架構也經常出現「削足適履」的問題,並直言,只要將國家、人口規模列入考量,那中國與印度的發展經驗,就會顛覆許多西方比較政治的理論。 閱讀全文

在保留智慧財產權同時增加全球疫苗供應

來源: FT 2021年05月20日

牛津大學校長理查德森於《金融時報》撰文指出,按照與牛津大學達成的協議,阿斯利康以成本價供應新冠疫苗,其他疫苗生產商也可以效仿這種做法,放棄智慧財產權所謂的《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豁免,以提高全球疫苗生產能力。理查德森支持拜登建議,加速全球疫苗施打。然而,多個歐洲國家的政府反對這個主意,理由是它會扼殺未來的創新。可以預見的是,製藥公司持反對立場。 閱讀全文

台灣半導體企業對海外投資不感興趣?

來源: 日經 2021年05月20日

在全球半導體短缺狀況日趨嚴峻的背景下,美國和歐洲正在積極推進吸引台灣強有力半導體廠商到本地區建設工廠的活動。不過,台灣4家主要企業最近發佈的投資計劃的合計額雖然達到約14萬億日元,但其中9成被認為是在台灣本地的投資。對於送來秋波的美歐,台灣企業的興趣不大,世界今後有可能在半導體方面進一步提高對台灣的依賴。 閱讀全文

金管會:若封城 金融服務不中斷

來源: 中國時報 2021年05月19日

雙北市疫情警戒標準升至第三級,若未來進入第四級封城階段,金管會表示,金融三業等金融營運均將不中斷,且股市、期貨不會休市、仍會繼續維持交易。至於股東會因法規及實務運作上有困難,仍必須以實體舉行、並盡可能在6月底前召開。 閱讀全文

就業與通膨數據使拜登支出政策備受威脅

來源: 聯合報 2021年05月19日

美國總統拜登提出的兩大擴張支出計畫,卻因為通膨上升及就業成長急緩而備受威脅,不過目前並無跡象顯示白宮將會大幅度改變政策主張。 閱讀全文

難以預測的通脹

來源: FT 2021年05月19日

據《金融時報》社評報導,2008年金融危機後,央行一再錯誤預測通脹回歸,目前央行官員們面臨的道路仍不明朗。 閱讀全文

蔡政府執政5周年經濟政策總體檢

來源: 中國時報 2021年05月19日

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於《中國時報》撰文指出,兩任政府都曾遇到前所未有的全球經濟危機,馬政府時代在2008年至2009年間有全球金融海嘯,而蔡政府則面對全球新冠疫情的衝擊,對台灣經濟都造成嚴重的衝擊。所以,從總體面來看,兩任政府的經濟表現相去不遠。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面對台灣金融的健全化、效率化、全球化

余範英 , 朱 敬一 , 許嘉棟 2006年05月26日

在台灣邁入新世紀的進程中,金融改革一直是各項改革倡議中討論最久、步伐最慢、爭議最多、但也最為重要的議題。任何企業的採買、銷售、投資、避險、融通,在在有賴金融體系的支援與協助。因此,當金融體系不健全或欠缺效率時,其對應的實體交易自然也就難以活絡,種種經濟問題與困難也就會層出不窮」。 閱讀全文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