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新聞導覽

中國央行政策委員建議今年不宜設GDP為目標

來源: 多元 2020年04月01日

編按:新冠疫情海外蔓延導致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升高,海外疫情何時能控制住還是個問號,到底會對中國經濟帶來多大二次衝擊亦無法確切估量,至少在中國疫情及中美貿易戰趨緩下,爭取時間布局新基建並積極復工復產,在3月份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回升至52.0。 閱讀全文

行政院:紓困規模 加碼至兆元

來源: 多元 2020年04月01日

編按:媒體綜合報導,3月31日行政院長宣布,台灣整體紓困規模將達1兆元。全球疫情大爆發以來,美國已推出2兆多美元史上最大紓困方案,各國也相際出台,相較於全球各主要國家的紓困方案,台灣挽救經濟策略,似乎火力不夠,疫情終將結束,但經濟衰退的後遺症仍持續,預算不是數字遊戲,要針對受疫情影響不同程度的人及行業對症下藥,才能雨露均霑、立竿見影。 閱讀全文

新冠病毒考驗全球化的世界經濟

來源: 日經 2020年04月01日

編按:中國的隱匿、歐美的輕忽,加上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疫情掌握與發佈失去公信力;以及全球化下科技的發展、交通的便利、人口的移動所帶來的便利,也造就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疫情使得全球國家、企業與人民的交流與生活停擺,政府政策又無法複製過去的經驗,全球化的世界經濟正在面臨另一個轉折點。 閱讀全文

張忠謀:疫情改變生活方式

來源: 多元 2020年04月01日

編按:張忠謀認為疫情將改變生活方式,昨日(3/31)張忠謀舉例說,《紐約時報》有一篇文章,是訪問一個經營價錢相當便宜,很受歡迎的餐廳經營者,他的說法相當絕望,認為像他所經營的便宜、合理價錢的好餐廳,將永遠消失,餐廳業已經永遠沒有了,會存活下來的,恐怕只有像麥當勞這類的連鎖餐廳。 閱讀全文

油價重回中國經濟起飛時

來源: 日經 2020年03月31日

編按:日前OPEC最大成員國沙烏地阿拉伯隨即大砍官訂售油價格(OSP),降幅是20年來最大,意圖搶奪俄羅斯部分市占,促使油價今天進一步崩跌至3月18日美國原油期貨跌至每桶25美元左右,創出了幾乎17年以來的新低,價格來到中國經濟起飛時,加上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經濟萎縮恐懼籠罩著市場。 閱讀全文

這場大流行病帶來的道德挑戰

來源: FT 2020年03月31日

編按:一場大流行病蔓延,總會讓我們停下腳步,反思人類的發展進程,當我們試圖阻止病毒的傳染。人類會所做出選擇。將成為這場大流行病歷史,但它結束的方式將決定之後世界的面貌,如果我們沒有管理好,這將是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閱讀全文

G20協調5兆美元應對疫情衝擊

來源: FT 2020年03月30日

編按:G20財長央行行長定期協調並制定出《G20應對新冠病毒疫情的行動計劃》,各國拿出5兆美元刺激經濟本身不易,更需要精準施策,把錢用在刀刃上,拉動民間投資,激發經濟活力。 閱讀全文

日企歐美工廠半數停工 中國達8成復工

來源: 日經 2020年03月30日

編按:據《日經》採訪調查日本主要製造業現況,發現半數企業的美國和歐洲工廠停產,停工趨勢已從中國轉移至美歐,目前打擊最大的是汽車業,也有企業回應中國已有8成恢復正常作業,日本6成企業表示,2020年度的生産計劃比去年度減少,對經濟的負面影響難以避免。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