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新聞導覽

今年經濟成長難保二 紓困振興經濟也應超前部署

來源: 多元 2020年03月30日

編按:國際經濟情勢惡化,民間消費急凍,各國政府緊急出台經濟振興方案,以解疫情衝擊影響,日前川普也簽署了超過2兆美元史上金額最大的經濟振興方案。各國紓困方案改變了政府與民間企業的關係,若加上其他國家的紓困方案在內,全球投入振興經濟的金額已經超過7兆美元,我國政府更應積極面對,如同防疫超前部署。 閱讀全文

金融危機背後的第四條「斷層線」

來源: FT 2020年03月28日

編按:全球金融市場當受到巨大的事件或危機時,經常伴隨而來的是原本存在金融市場中即明顯且被集體視而不見的事件與風險瞬間爆發,「黑天鵝」與「灰犀牛」對市場的衝擊往往短暫而輕微,危機背後的「大象」,才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夏春於《金融時報》提出詳盡見解。 閱讀全文

5 年前曾警告病毒危機,比爾蓋茲又發聲:美國太不給力

來源: 多元 2020年03月27日

編按: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 Ted Connect 廣播節目中,公開探討對當前疫情應對的看法。而在 2 月 28 日,Bill Gates 也在美國社交新聞站Reddit 的《問我任何事》欄目上做了一場新冠病毒(COVID-19)的專題問答,探討了中美的疫情應對政策。他也明確反對「中國病毒」的稱法。 閱讀全文

德拉吉:政府應在疫情中支撐經濟

來源: FT 2020年03月27日

編按:前歐洲央行(ECB)行長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表示,政府應該以足夠的力度和速度採取措施,保護公民和經濟,公共債務水平高企將成為我們經濟的永久特徵 閱讀全文

各國央行須與財政部門協作抗疫

來源: FT 2020年03月27日

編按:因應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全球需要一種協作方式,即政府撥付所需資金,為家庭和有生存能力的企業提供資金橋樑。同時,大規模災害救助計劃中,各央行將被要求確保利率不會不受控制飊升。為此,央行將需要在債券市場上進行大規模資產購買。如美聯儲(Fed)與日本央行(BoJ)展現的那樣,明確的收益率曲線控制是一種實現方式。 閱讀全文

歐洲央行「火箭筒」能否阻止一場歐元區危機?

來源: FT 2020年03月27日

編按: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上周歐洲央行出台7500億歐元資產購買計劃後,歐洲政府並未期待此舉措,能解除歐盟區的經濟危機,歐洲央行決定跟進美國聯準會日前祭出史無前例的無限制量化寬鬆(QE)政策,於25日宣布取消購債規模的上限,《金融時報》對此進行詳盡的報導。 閱讀全文

美參議院通過2兆美元財政刺激法案

來源: 多元 2020年03月27日

編按:日前媒體綜合報導,美刺激法案關鍵的5,000億美元,兩黨一直存在意見分歧。幾經協調取得共識後,美國參議院(3/25)通過規模達2兆美元的抗疫刺激法案,以應對新冠疫情大流行引發的經濟與公衛危機,該法案將於周五(3/27)由民主黨主導的眾議院進行投票,最後再送交川普簽署生效,以振興美國經濟。 閱讀全文

IMF和世行呼籲為窮國減免債務

來源: FT 2020年03月27日

編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呼籲各國政府立即向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提供債務減免,為這些國家釋放資金,用於立即加強其衛生系統,以幫助他們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