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新聞導覽

李克強:穩定就業為目標 改革開放為根本 非GDP至上

來源: 多元 2020年03月18日

編按: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最新表示,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容小覷,「穩定就業」應是所有相關部門的優先工作,他更強調中國不再唯GDP至上,而是要靠改革開放,實現年度經濟成長目標。 閱讀全文

人民網評:美聯儲大幅降息對中國影響相對有限

來源: 人民網 2020年03月17日

編按:美股(3/17)第四次熔斷,並未回應美聯儲降息政策,全球近幾零利率、甚至負利率時代,降息與量化寬鬆計劃似乎無法解美股當前的燃眉之際,美聯儲此舉,對中國影響有限,中國經濟抗風險水平較高,經濟內生韌性較強,宏觀經濟政策準備較足。未來面對疫情影響,中國政策工具箱可以運用的政策也較為多元。 閱讀全文

台股重挫 國安基金不排除隨時進場

來源: 多元 2020年03月17日

編按:聯準會(Fed)降息救市無立即成效,美股史上第四次出現熔斷,國安基金會密切關注對台股影響,對於台股不排除隨時召開臨時委員會議,視情況決定是否進場。 閱讀全文

日本央行ETF購入目標倍增

來源: 日經 2020年03月17日

編按:聯準會(Fed)3月15日本月二度緊急降息與7000億的量化寬鬆政策同時出台,但美股不捧場仍持續下跌,更造成多次熔斷。日本央行沒有跟進,對於負利率(-0.1%)進行下調,而是調整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FT)及房地産投資信託(REIT)的購買目標,目的是緩和股市的不安。 閱讀全文

四位前IMF首席經濟學家:全球衰退已經開始

來源: FT 2020年03月17日

編按:《日經》曾報導,除了疫情黑天鵝的影響,原本存在市場的而被輕忽的灰犀牛,其中一頭就是經濟衰退的風險,經濟學家們認為已沒有必要等待數據來證實全球經濟已陷入衰退,政府現在就應準備大舉支出來保護企業和家庭。 閱讀全文

新冠病毒的國際化與中國的進退

來源: FT 2020年03月17日

編按:新冠病毒向全世界蔓延。察哈爾學會國際輿情研究中心秘書長曹辛指出:在疫情向全球蔓延下,中國必須考慮下一步的進退,使「進退」二字成為中國對世界和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閱讀全文

新冠疫情重創中國經濟

來源: FT 2020年03月17日

編按:中國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球品牌的代工廠,此次新冠肺炎(COVID-19)影響,中國政府在全力控制疫情同時,也宣布緊急復工以舒解經濟衝擊,但疫情不受控已蔓延全球,造成恐慌,導致航空及供應鏈製程等全部打亂,重創全球經濟,中國首當其衝。 閱讀全文

WHO督促歐洲國家採取「最大膽」行動抗疫

來源: 路透社 2020年03月17日

編按:3月17日《路透社》報導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歐洲區域主任Hans Kluge表示,每個歐洲國家都應該盡可能採取「最大膽的」行動,以遏制或減緩新冠病毒疫情擴散。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