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新聞導覽

疫情衝擊 經濟不能剉咧等

來源: 王健全、中時 2020年02月04日

編按: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於中時發表,武漢肺炎持續蔓延,從確診案例增加的速度、擴散國家的數目,據專家判斷,其影響力甚至超過SARS。 閱讀全文

美外交關係協會建議實施對華大戰略

來源: 多元 2020年02月04日

編按:就在中國擬定對美大戰略,以取代美國,成為亞洲最強大的國家,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的研究員布萊克維爾(Robert D. Blackwill)提出報告建議,川普政府面臨中國的挑戰,需要一個大戰略。報告更指出需採取果斷行動,持續外交,美國政府各分支機構之間的合作以及與亞洲和歐洲盟國的合作等方法。 閱讀全文

【彭博專欄】新興市場陷入新的動盪

來源: 經濟日報 2020年02月03日

編按:經濟日報刊登彭博專欄指出,儘管目前先進國家經濟情勢好轉,貿易緊張趨緩,且寬鬆貨幣政策當道,但新興市場仍可能面臨新的動盪。 閱讀全文

脫歐後自貿談判 強森態度強硬

來源: 中時 2020年02月03日

編按:中時報導英國在1月31日如願脫歐,不過才剛與歐盟和平分手,雙方就開始鬧彆扭。英國首相強森日前稱,打算在未來3年,與各國達成可涵蓋8成英國貿易的自貿易協定;但德國總理梅克爾日前已預言,雙邊談判不會太順利。強森將於3日發表演說,料將對貿易談判採強硬姿態,不會讓歐盟說了算。 閱讀全文

可能破裂的《美墨加協定》川普決定簽署實施立法

來源: FT 2020年02月01日

編按:2019年12月原本墨西哥對美國國會展開辯論的相關法律細節做出憤怒反應後,《美墨加協定》(USMCA)的協議可能破裂,2020年1月川普簽署實施立法之際,也正為2020年競選連任而努力,希望表明他在貿易政策上取得一些成果。 閱讀全文

習近平誓言戰勝「魔鬼」冠狀病毒

來源: FT 2020年01月30日

編按:金融時報報導指出,中國國家主席會習近平與衛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會面時承諾,中方將會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及時發布疫情訊息。 閱讀全文

疫情陸客雙重衝擊! 交部研提觀光業紓困案、民間嚴陣以待

來源: 多元 2020年01月30日

編按:針對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台灣政府宣布限制陸客來台,且台旅行團赴陸亦受到疫情影響,台灣觀光產業遭逢雙重衝擊,加上秋冬國旅補助將在1月31日截止,恐面臨嚴峻困境。 閱讀全文

中國肺炎疫情打擊跨國企業在華業務 衝擊全球經濟波

來源: 多元 2020年01月28日

編按:金融時報報導指岀,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危機打擊了中國的消費、旅行和製造業。為阻斷疫情傳播,中國政府決定延長春節假期。且隨著中國冠狀病毒疫情日趨嚴重,從航空公司和汽車製造商,到科技和消費者集團,國際企業紛紛縮減在華業務。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