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 背景說明
-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 新聞導覽
-
美國應該反思自己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狀況
來源: FT — 2020年01月23日編按:《金融時報》報導指出,美國曾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科技創新者,而中國則是最好的複制者。二者角色正在發生轉變,2020年商業領域的兩件大事表明了這點,一是中美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另一是谷歌(Google)與無線音響制造商Sonos的糾紛。
閱讀全文
川普對徵收新關稅威脅歐洲,加深與美長期盟友裂痕
來源: 華盛頓郵報 — 2020年01月23日編按:2020年1月21日(二)於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和川普總統舉行了會談,川普重申會對歐洲汽車收高額關稅。
閱讀全文
世界支撐著美國財政赤字
來源: 日經 — 2020年01月22日編按:日經報導,美國每年的財政赤字超過1萬億美元(約合日元110萬億日元),已經佔到整個已開發國家財政赤字的8成。債務餘額相當於國內生産總值(GDP)的約100%,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最高水平,每年的利息支出達到43萬億日元。
閱讀全文
歐盟貿易專員批評美中貿易協議
來源: FT — 2020年01月17日編按:歐盟(EU)貿易專員菲爾•霍根稱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提供的經濟利益有限,暗示這主要是川普為贏得連任而採取的政治行動。
閱讀全文
中美簽署第一階段協議
來源: 日經 — 2020年01月17日編按:2020年1月15日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在美國白宮東廳簽署,劉鶴表示:雙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則的基礎上,達成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協議在相當程度上解決了雙方關切,實現了互利共贏。
閱讀全文
2019年降息效果的幸與不幸
來源: 林建甫、中時 — 2020年01月15日編按:台大名譽教授林建甫指出,2019年股市大漲。道瓊工業指數上漲22.33%,標普500指數上漲28.9%,納斯達克指數上漲35.24%,台股也上漲23%,寫下近10年最大漲幅,收復30年前的12000點,離歷史最高12682就是咫尺之遙。為何2019年股市會大漲?這跟去年全球降息風有最大的關係。降息,造成所有資產的價格都出現上漲的現象。
閱讀全文
世行下調未來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來源: FT — 2020年01月14日編按:金融時報記者克里斯賈爾斯報導,世行預測,全球經濟增長將從去年的2.4%升至2020年的2.5%,到2022年逐步升至2.7%。這些數字,比去年6月的預測值下調了0.2個百分點。
閱讀全文
在伊朗,川普的恐嚇又一次失敗了
來源: 紐約時報 — 2020年01月10日編按:保羅•克魯格曼於紐約時報發表的評論提及,國際危機通常會導致對國家領導人的支持激增,至少一開始是如此。這種事顯然正在發生。就在幾周前,這個國家的領導人還面臨著公眾的強烈不滿,以至於他對權力的掌控似乎處於危險之中。如今,卡西姆•蘇萊曼尼(QassimSuleimani)的遇刺改變了局勢,激起了一股愛國主義浪潮,極大地鼓舞了掌權者。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近幾年針對金融與經濟全球化系列議題所舉辦的相關活動有: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20.07.03 2018.10.30 2018.10.22 2018.09.19 「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變化」座談會 2018.05.26 「打造友善健康宜居城市 面對高齡少子結構」論壇 2018.01.18 「國際經濟金融動盪」研討會 2017.11.28
2017.11.29
「金融科技衝擊產業樣貌」論壇 2017.05.09 2015.04.18 「分配正義新詮釋下的發展與規劃」座談會 2015.04.14 「全球化下發展與分配的省思與挑戰」座談會 2011.12.10
2011.12.11
邁向永續研討會 2007.5.19-20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