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產業轉型 / 新聞導覽

新聞導覽

銀行仍是全球經濟鏈條的薄弱環節

來源: 馬丁•沃爾夫,FT中文網 2016年02月18日

更重要的是,慢性需求缺乏綜合徵正在惡化,中國經濟放緩可謂雪上加霜。可以認為不太可能發生金融危機,但之前市場中的欣喜情緒已經消失。一種可能的回答是,對中國的欣喜之情已經結束。然而,更好的答案是高收入經濟體尚未從金融危機以及隨後的歐元區危機中恢復過來,正如超低利率所表明的那樣。 閱讀全文

民意趨向是TPP的必修課

來源: 徐遵慈,中國時報 2016年02月05日

TPP歷經7年的談判,但目前12個參與國國內或多或少均面對反對或質疑的聲音,未來更有可能出現政府改變立場或民意轉向的風險。此在在顯示,民主國家的政府如欲推動參與國際經貿協定,如複雜、嚴格、高標準的TPP者,不僅必須在整體層面,力求獲得社會共識與廣泛的支持;在個別領域或分眾層面,更應精準地進行不同產業別、議題別的影響評估與分析,以及與不同的「利害關係人」群體對話及研擬因應或配套措施。 閱讀全文

新執政團隊要有新經濟思維

來源: 中國時報社論 2016年02月05日

蔡英文的經濟政策核心就是「堆柴火理論」,她幾次闡述:「產業政策就像是柴火,如果一根一根拿出來燒,熱量有限、無法有足夠的熱量;如果把柴火堆好了再燒,就可燒得很旺、而且持久。」據此,其財經團隊提出了「五大創新研發產業」計畫,未來將會在北中南打造綠能、國防、生醫、亞洲矽谷和智慧機械等5個重要的產業創新生態系,讓它發揮堆柴火效果,將台灣的寒流趕出台灣。 閱讀全文

中國經濟放緩打碎「非洲夢」

來源: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6年01月27日

自今年初起,整個非洲大陸的經濟前景開始變得嚴峻,特別是在非洲的兩個最大經濟體,尼日利亞和南非。隨着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宣布,該國2015年從非洲的進口額暴跌了近40%,尼日利亞和南非的貨幣本月跌到創紀錄的低點。 閱讀全文

溝通是加入TPP的成功關鍵

來源: 林建甫,中國時報 2016年01月26日

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是國家未來重要的工作。2014年TPP的12個成員國經濟產值,占全球比重約36%,貿易額達全世界30%以上,占我國貿易額亦高達35%左右。加入TPP是開拓市場,脫離當前貿易連11黑經濟困境的重要方法。但加入TPP有許多高難度挑戰,如何解決問題,政府應該未雨綢繆。 閱讀全文

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尚未開始

來源: 馬丁•沃爾夫,FT中文網 2016年01月21日

部分人又一次把註意力集中在了從製造業向服務業的轉型上。這方面的進展看起來確實相當不錯:根據中國官方數據,2015年頭三個季度工業年化增長率只有6%,而服務業則增長了8.4%。然而,這種錶面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來自金融服務業收入的增長。正如西方在金融危機前的情況一樣,這既可以說體現了經濟在向更平衡的“新常態”轉型,也可以說反映了信貸的增長。 閱讀全文

讓灌溉水不再「黑」 導演柯金源談農地污染的三大希望

讓灌溉水不再「黑」 導演柯金源談農地污染的三大希望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6年01月21日

肥沃土地本應長出豐美糧食,但曾幾何時,滋養萬物的土壤成為封存污泥、收割後的稻米不是拿來餵養生靈而是銷毀?環境影像紀錄片導演柯金源於2013年底發表紀錄片《黑》,真實呈現20幾年來,因土地規劃不良,導致工業廢水流入農田、污染農地的亂象。 閱讀全文

中國經濟轉型之路依然坎坷

來源: 華爾街日報 2016年01月20日

投資銀行藍橡資本(North Square Blue Oak)中國問題研究部主管巴倫(Oliver Barron)稱,實現再平衡有兩種途徑:提高規模較小行業的增速,或者收縮體量較大行業的規模。他說,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顯然正在取得進展,但這主要是工業增速放緩所致;這與由於政府政策對頭經濟突然取得兩位數的增長不是一回事。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