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產業轉型 / 新聞導覽

新聞導覽

印度版「走進非洲」:籌建國家項目發展公司

來源: BBC中文網 2015年10月28日

印度財長賈特裏(Arun Jaitley)周二在第三次印度-非洲峰會之前的一場論壇上表示,作為亞洲第三大經濟體的印度正在尋找與非洲開展經貿合作的新機會,以促進本國經濟更快增長。非洲所有54個國家全部受邀參加此次峰會。在進行一系列部長級會議後,領導人們將在本周四召開全體峰會。 閱讀全文

活絡虛擬FTA 再創台灣產業奇蹟

來源: 徐小波,工商時報 2015年10月28日

各國對外貿易政策基本上是由政府制定目標後與他國政府簽訂貿易協定,以達到互通有無、平等互惠之目的。在全球貿易自由化的思潮下,為消除貿易壁壘,促進貨品與服務的自由流通,自由貿易協定(FTA)因應而生。FTA的簽訂,實質上降低了貿易障礙,有助於提升產業對外的競爭力,因此對於內需市場有限的台灣而言,這條「走出去」的路非常重要。 閱讀全文

中國價改30多年還沒完全實現

來源: 吳敬璉,人民日報 2015年10月23日

價格機制是市場經濟制度的核心。市場經濟有效配置稀缺資源和形成兼容激勵機制的兩大基本功能,都是通過價格機制實現的。正因為如此,早在1984年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就已指出,必須改革既不反映成本、又不反映市場供求關係變化的計劃價格制度,「價格體系的改革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成敗的關鍵」。可惜的是,由於某些主觀和客觀因素的牽制,30多年後價格改革還沒有完全實現。 閱讀全文

談加速產業結構轉型須有新政策工具

來源: 王健全,工商時報 2015年10月22日

隨著出口連續八個月衰退,以及大陸紅色供應鏈的崛起,台灣升級轉型速度益形迫切,財經相關部會也感受到龐大的壓力。不過,在政府公共債務逼近GDP四成上限的壓力下,補助工具編不出預算;租稅優惠在營利事業所得稅由原先25%降至17%後,租稅工具祇剩下R&D抵減一項,且抵減率大幅縮水。法規鬆綁則在行政、立法扞格不入,跨部會協調功能不足之下,效率大打折扣,ECFA服貿協議、自由經濟示範區均在立法院擱置可見一斑。 閱讀全文

TPP讓跨國企業如虎添翼

來源: 朱雲漢 2015年10月22日

由環太平洋12個國家參與的「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經過5年艱辛談判,終於在10月5日達成協議。這個體量占全球GDP五分之二、全球貨物貿易總額三分之一的巨型區域經濟夥伴協定,代表著美國試圖從開發中國家與歐盟手中,重新奪回國際貿易與投資遊戲規則制訂權的最後一搏。 閱讀全文

陸客中轉優勢已失 須務實互惠

來源: 中時社論 2015年10月20日

夏張會落幕,我方殷切期待的陸客中轉與航路優化脫鉤問題並無共識,在兩岸關係烏雲籠罩、前景不明之際,陸委會依然樂觀期待年底前能有所突破。陸委會的樂觀,或有不為外人知的客觀理由,或只是主觀的期待。但我們必須坦率指出,陸客中轉的最佳時機已過,縱然大陸願意勉強讓利,卻必須付出犧牲商業利益的代價,那麼,台灣願意付出多少政治利益作為交換? 閱讀全文

日經觀點:TPP是讓中國開放市場的一張牌

來源: 日經中文網 2015年10月08日

被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定位為增長戰略支柱的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談判達成了基本共識,安倍期待這將成為其推行「安倍經濟學」的東風。其戰略是在以日美為核心的亞太地區構建新的經濟秩序,在安全保障和經濟兩個層面與美國加強合作以牽制中國。 閱讀全文

台灣的選擇-大陸金融市場波動 對台灣的意涵

來源: 高長,工商時報 2015年10月07日

最近一個多月來,全球各地股、匯市動盪不安,美、歐、日等先進國家,以及大陸等新興國家無一倖免。造成這一波國際股匯市震盪的元兇,箭頭大都指向在8月上旬放手讓人民幣重貶的大陸,不過,大陸指控是美元呈現強勢,帶動各國貨幣競貶所惹的禍。姑不論震央在哪裡,這波金融動盪已經造成全球經濟不安,貨幣戰風雨欲來,國際機構對全球經濟之展望轉趨保守。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