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
- 背景說明
-
台灣經濟發展,在高瞻遠矚的前輩技術官僚擘劃下,於80年代至90年代躋身全球產業鏈,奠定資通訊產業發展基礎。惟2000年之後,因未能成功轉型,以致經濟競爭力下滑。台灣如何在全球競爭日趨激烈,科技進步驅動產業快速變動的趨勢下,奠基於代工強國的基礎上,讓經濟再次起飛?政府的責任是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改善兩岸關係;企業則應改變思維和營運模式,因應時代浪潮。
台灣服務業早已佔GDP的七成,但是服務業對於經濟成長的產值,仍然比不上工業,同時陷入長工時低工資困境。隨著全球化競爭與挑戰日益增加,新興商業模式崛起,政府應思考鬆綁法規,推動服務業研發創新、利用製造業優勢將製造業服務化、以及結合科技等方式,對服務業升級提出解方。
- 新聞導覽
-
台積電2021年將招聘9000人 規模創新高
來源: 日經 — 2021年03月09日據《日經中文網》報道,台積電今年將招聘9,000人,規模創歷史新高。台積電去年已增聘約8,000人,目前在台灣擁有約5萬名員工,換言之今年員工規模將提升約18%,預期新招聘人手將負責5G智能手機高性能半導體的需求及開發方面的競爭。
閱讀全文
四大產業國家隊成形 產學提醒分散資源
來源: 自由時報 — 2021年03月08日為打造「護國群山」,國發會宣布推動四個國家隊,包括新世代半導體、5G、離岸風電及精準醫療,以提高台灣產業關鍵地位及強化經濟韌性。經濟部官員指出,包括半導體、5G及離岸風電,自2017年起就已規劃,經過美中貿易戰及疫情,目前在台灣都已形成國家隊,今年將以政策進一步鞏固自主性,延續台廠回台契機。
閱讀全文
國發會:MyData平台服務將從銀行擴及證券、保險
來源: 經濟日報 — 2021年02月26日國發會推出的「數位服務個人化(MyData)平台」經過半年多的試營運後,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今天表示,預計最快春節後正式上線,其中適用對象將從原本的銀行擴大至證券、期貨、保險等金融機構;此外,平台的認證除了自然人憑證、健保卡和Taiwan Fid0之外,也將增加晶片金融卡、軟體及硬體金融憑證等方式。
閱讀全文
工研院5度獲全球百大創新獎 跨域研發具影響力
來源: 中時 — 2021年02月25日科睿唯安(Clarivate)發表2021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工研院連續四年、第五度獲獎,也是亞洲獲獎最多次的研究機構,獲獎次數亦居臺灣機構之首。院長劉文雄表示,工研院智財經營達國際水準,跨域研發布局的廣度與深度具備全球影響力。
閱讀全文
臉書在澳洲的博弈:互聯網巨頭如何顛覆傳統媒體
來源: BBC — 2021年02月22日上周四(2月18日),數百萬澳大利亞人一覺醒來,發現一個截然不同的臉書(Facebook):沒有任何新聞的版本。 一夜間,臉書禁止澳大利亞用戶在平台分享或查看新聞內容。澳洲草擬法案讓科技巨頭為新聞內容付費,臉書做出了這一回應。臉書在短短幾年成為許多用戶獲取新聞的平台。它對一些新聞編輯室的編輯和招聘決定發揮著巨大影響,使其被描述為 「不在場的編輯」。它究竟如何鞏固自己作為全球一大新聞源的地位
閱讀全文
智慧局射三箭 讓專利申請布局推升中小企業競爭力
來源: 經濟日報 — 2021年02月20日針對鴻海(2317)前法務長、世博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周延鵬日前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指出,「台灣專利佈局如紙老虎」的沉痛告白,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表示,2021年將射出強化研發技術、人才培養、運用大數據扎根智財管理的三支箭,要讓專利更具含金量,並以專利申請佈局輔導中小企業往上推升產業競爭力。
閱讀全文
周延鵬:台灣專利佈局如紙老虎
來源: 經濟日報 — 2021年02月05日世博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周延鵬日前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指出,台灣因為沒有決心投資人才和技術,多數企業擁有的專利權都是「沒有牙齒的紙老虎」;近30年來的兩岸技術交流,台灣就像被一層層扒光衣服般,未將自己的技術戰略武裝好,也難以從中獲取商業利益。
閱讀全文
國發會任私募基金主管機關 將開放保險業資金投資PE
來源: 聯合報 — 2021年01月22日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今(21)日表示,國發會將擔任私募基金(PE)主管機關,只要經過國發會資格認定的PE,將開放保險業資金投資,目的是引導保險資金投入公共建設、5+2產業及6大核心產業,國發會將在2月底提出相關作業要點。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東京是個黑洞,把年輕人都吸走了」日本用3大關鍵讓偏鄉重生
2020年06月17日行政院借鏡日本地方創生經驗,去年底宣布2019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回顧日本經驗,雖然各村鎮策略不同,但梳理出的成敗線索中,仍十分值得台灣參考。
閱讀全文
你說,艋舺到底有什麼?那些掉在歷史夾縫的都市變遷
2020年06月09日艋舺在過去50年來,歷經清代、日治的繁華,已漸漸趨向沒落、邊陲化。社經結構變遷後,高齡化、廟宇集結等現狀又使周遭成為一種不安全、紊亂與錯綜複雜的舊城象徵。即使與西門町鬧區相隔不遠,這一帶除了龍山寺有較多觀光客以外,的確不像是其他年輕族群會出沒的光鮮亮麗區域。即使是研究者也多朝向華西街、煙花巷、龍山寺廣場遊民等議題探討,而較少讓現今這塊地區與300多年來的歷史風華連結。
閱讀全文
【基金會刊登】國際新態勢 檢視投資布局(刊登於107.11.20中國時報A8.A9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18年11月20日面對全球變局,亞洲已成資金聚集、發展快速地區,台灣如何營造良好投資環境,在科技產業基礎上切入未來轉型,又如何在變局中未雨綢繆,在兩岸、東南亞乃至全球分工佈局。題目大,範疇廣,意義深遠,對談將求教諸賢、提出高見。
閱讀全文
【基金會刊登】數位時代 把握轉型(刊登於107.11.19中國時報A8.A9)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18年11月19日中美貿易戰衝擊世界格局變化,在戰略利益競逐中,勢必帶來中國對抗,亞洲發展挑戰。強權挑釁於全球發展非好事,處於國際政經情勢動盪之際,國內景氣漸感壓力。本次論壇特邀陳添枝教授、邱正雄董事長與許嘉棟教授策畫、主持,感謝工商時報合作推出,在學習與對話中掌握努力的未來。
閱讀全文
施振榮:台灣產業發展新策略
施 振榮 — 2018年08月06日國際局勢瞬息萬變,當前台灣也面臨許多新的挑戰,台灣的經濟要突圍,產業就必須轉型升級,成敗關鍵就在思維翻轉。我常說:「台灣不缺人才,只缺舞台。」因此,領導人肩負建舞台的責任,且政府的資源也要重置以善用資源。......
閱讀全文
施振榮:打造台灣成為創新矽島
施 振榮 — 2016年07月11日新政府欲推動台灣成「亞洲矽谷」的政策,各界爭論不斷,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指出,台灣應以「矽島」為定位,打造「創新矽島」,其中關鍵要素包括對外國人來台工作是否方便、有誘因,及國內對創投、天使基金等資金機制的友善程度,還有整個社會價值觀的容錯文化等,都還有賴新政府積極建構。
閱讀全文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相關活動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17.09.02 2012.07.14
2012.07.15
2012.07.21
2012.07.22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