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
- 背景說明
-
台灣經濟發展,在高瞻遠矚的前輩技術官僚擘劃下,於80年代至90年代躋身全球產業鏈,奠定資通訊產業發展基礎。惟2000年之後,因未能成功轉型,以致經濟競爭力下滑。台灣如何在全球競爭日趨激烈,科技進步驅動產業快速變動的趨勢下,奠基於代工強國的基礎上,讓經濟再次起飛?政府的責任是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改善兩岸關係;企業則應改變思維和營運模式,因應時代浪潮。
台灣服務業早已佔GDP的七成,但是服務業對於經濟成長的產值,仍然比不上工業,同時陷入長工時低工資困境。隨著全球化競爭與挑戰日益增加,新興商業模式崛起,政府應思考鬆綁法規,推動服務業研發創新、利用製造業優勢將製造業服務化、以及結合科技等方式,對服務業升級提出解方。
- 新聞導覽
-
林全緊盯民間投資
來源: 經濟日報 — 2017年06月09日編按:我國經濟發展問題在於投資不足,政府因應之道除了推動八年8800億的前瞻基礎建設擴大國內公共建設投資外,另一個重點在於民間投資。針對這一部分,林全院長接受訪問發表了相關進度。
閱讀全文
國發會推動國家級投資基金與產創基金進度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7年05月10日編按:政府為推動產業轉型與鼓勵產業創新,於政策上成立國家級投資基金與產業創新基金。這些基金的操作方式為何?又是否可確實帶動國內的產業轉型?以下持續收錄國發會相關進度,作為觀察追蹤基礎。
閱讀全文
蔡總統執政週年專訪
來源: 聯合報 — 2017年05月03日編按:蔡英文總統在就職滿周年之際接受媒體專訪,針對內政、兩岸、局勢、建設等議題發表意見,以下收錄相關報導作為對政府施政持續追蹤基礎。
閱讀全文
5G、物聯網 鄭優:中華電要當領頭羊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7年05月02日5G、物聯網將帶動全球產業生態重新洗牌,中華電信董事長鄭優接受本報系專訪表示,中華電信不僅要在5G成為台灣電信服務的領導品牌,由於5G最大應用就在物聯網,中華電將籌組物聯網國家隊,並透過結盟國際及台灣廠商,為台灣產業創造下一波的國際競爭力。
閱讀全文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應先有遵循的基本原則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7年04月19日林全內閣日前推動「前瞻基礎建設」,並宣示以八年近兆元預算執行。在貨幣寬鬆政策效用遞減之際,利用政府支出的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切中時機。同時,展現大開大闔,透過基礎建設,由政府帶頭投資,帶動民間投資及活力,加速台灣經濟的脫胎換骨,值得肯定。
閱讀全文
前瞻計畫投兩千五百億 認多數為不當水資源工程
來源: 上下游新聞市集 — 2017年03月29日為了帶動經濟動能,行政院日前提出「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包含軌道、水環境、城鄉、數位、綠能等五項建設,編列八千八百億元特別預算,其中水環境建設部分占整體經費的三成,政府喊出八年內將投入兩千五百億元在河川環境整治、烏溪鳥嘴潭人工湖工程、曾文南化聯通管工程、雙溪生態水庫工程等;但對於中央喊出的計畫,環團認為並未做通盤考量,各項建設都應先召開聽證會,去掉不當規劃,未通過環評的工程更不能列入特別預算,以免債留子孫與造成國土破壞。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相關活動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17.09.02 2012.07.14
2012.07.15
2012.07.21
2012.07.22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