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導覽


嚴長壽:技職教育要找回核心價值
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10月1日應邀在教育部技專校院國際化研討會演講,以「我的臺灣技職想像」為主題,嚴長壽表示,未來技職教育要找到核心價值,並站在國際上更高的角度看,才有可能永續經營。
閱讀全文


台灣面臨人才綠能2大課題
梁國新表示,台灣缺乏國際人才,就連國內服務業發展也同樣遭遇困難;到中國大陸可以一下子發展很多據點,但是到澳洲等其他國家,花很長時間卻只能發展1到2個據點,主要就是找不到熟知當地法律、文化的人才。
閱讀全文


人才危機癥結何在
台灣的大學教育普及率名列世界前茅,大學排行榜每年進步,以台大為例在很多國際評比都領先亞洲多數國家大學,台灣各大學的教授多半畢業於西方著名大學,陣容非常的強,台灣年輕人在國際性各種科技和創意競賽中的表現更是傑出。為什麼很多人認為台灣正在鬧人才荒,其癥結在哪裡,我們不妨從各方面稍做檢討
閱讀全文


珍惜與發揮全球第一的特色
早期的台灣,因四小龍身份而被世界競爭力報告主持單位所關注,台灣曾經延續多年都是靠著經濟的高成長,為世界級的競爭力排名開創新地位,國人也以每年的世界排名作為檢視政府績效的準則之一。隨著中國大陸崛起,亞太地區政經出現結構性改變,台灣產經條件亦步入工業化新興國家態勢,台灣內部亦面臨許多產業轉型、結構性改變的挑戰,國際調查小組搜集到的「生硬統計資料」,台灣差別人一截,排名自然難以樂觀。
閱讀全文


尊重就業市場,重新活化青年職涯規畫
我國青年就業問題的根源是高等教育盲目擴張,大學畢業生數量遠遠超過台灣產業發展所能負荷。回顧一九八○年代以前,政府將中等學校以上的教育視為人力資源政策的一環,並視產業發展需要,嚴格控管大學校數與科系的設置。如此雖限制民眾讀大學的自由,卻能避免國內人力資源結構與產業發展脫節,而那時候青年失業率也大致能維持在五%以下。
閱讀全文


嚴長壽:我的台灣想像
教育部昨天在中和國家圖書館台灣分館舉行擴大部務會報,邀請嚴長壽以「我的台灣想像」發表專題演講。他說,不久前媒體報導國內許多企業找不到人才,他在網路上看一些年輕人的反應,多數都是「薪水這麼少,誰會去」,讓他看不下去。
閱讀全文


法制失義 造就失落世代
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日前指出,全球青年人失業率甚高,可能淪為「失落的一代」。對照台灣二十到二十四歲青年十二.三%的失業率及薪資原地踏步十多年的景象,也可看出台灣同樣有「失落的一代」的危機。不過,其成因並不僅僅是經濟結構出了問題,而是相當多的法制,失去了公義,造就了失落世代,也正在侵奪年輕世代的生活資源與生命發展機會。
閱讀全文


搶救產學斷鏈 「訂單式人才專班」啟動
產業人才出現斷鏈,引起各界關注,教育部為務實人力精進,決評選國內典範科技大學成立產業學院,配合企業需求規劃「訂單式人才培育專班」,初步將把工具機與精密機械零組件列為優先推動的產業。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