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人才培育、就業與教育政策 / 專家呼籲 / 朱敬一談台灣人才危機

朱敬一談台灣人才危機

朱敬一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
國家科學委員會設置「科學技術發展諮議會」後,今天開第一次會議,討論產學合作、國家型計畫和人才問題。國科會主委朱敬一在會議前夕指出,台灣已經進入「人才斷層」期,如果再無作為,早年的優勢也會流失掉,與他國競爭將「死狀甚慘」。朱敬一表示,台灣出國留學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數量上「後繼無力」,向外找人也很困難。台灣找來的外籍人士多是藍領,白領階級也多半是外語教師;還有中國大陸乘虛而入,挖我們的本土人才。朱敬一表示,工研院高層向他透露,中國大陸有許多省級之下類似工研院的單位,挖台灣工研院的所長去當副院長;薪水數字從新台幣變人民幣,已經有人被挖走,目前情勢岌岌可危。至於如何解決人才問題,朱敬一說,社會觀念裡應該把「人才」和「勞工」清楚切割,例如公營事業或某些重要研發機構如工研院、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等要職就需要人才來擔任,才能以他的經驗、人脈或眼界帶動整體發展。金融海嘯後,社會上看到高薪的高階主管就說是「肥貓」,「這就是民粹、平頭主義!」朱敬一痛批這種想法「愚蠢」。他舉例,國研院以前曾經規定「院長薪水不能超過國科會主委、其他主管薪水不能超過副主委」;好不容易找到人放棄國外工作返國服務,結果一算,薪水等於他之前的「打對折再打對折」,這股社會氛圍也讓許多單位找不到人任高階主管。另一方面,他認為台灣應該扭轉錯誤的保護觀念,不能把所有的外籍人士都看成要搶大學畢業生的飯碗。他批評現在外籍畢業生就業條件嚴格、限制多,他們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當然會離開台灣,看起來好像是「訓練出來請他走路」。「我們要攬才、留才、育才。」朱敬一說,目前的「彈薪計畫」、消除政府財團法人主管的薪資上限,可以算是「稍微有點突破」,近年社會上提供的就業條件和行政協助也變得友善,有助於讓國外人才願意留下。但他認為培育人才也很重要,才能趕快把「海外人才庫」和「人才斷層」補起來。

人才危機 朱敬一:留學人數減少等因素所致

作者: 韓啟賢 | 中央廣播電台 –

國科會主委朱敬一今天(6日)出席「科學技術發展諮議會議」受訪時表示,造成台灣人才危機的原因主要有出國留學人數減少、來台外籍人士多是藍領、社會環境不如新加坡國際化,以及人才被他國吸引、挖角等4個因素。

國科會6日舉行「科學技術發展諮議會議」,討論如何銜接上遊學、研與下游產業、如何推動由上而下的科技計畫、以及如何面對台灣科技人才危機等議題。

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指出,台灣人才問題嚴重,主要有4個因素。首先,出國留學人數變少,也就是到歐、美最好的研究所學習、培育的人才變少;其次,來台的外籍人士多是藍領勞工,即使是白領階級,也多半是外語教師。

另外2個原因則是台灣的社會環境沒有新加坡等國際化,以及新加坡和中國大陸、香港都積極吸引台灣人才。朱敬一說:『(原音)面臨非常嚴厲的競爭,各個地方都講到說,不論是新加坡、香港、中國大陸,吸引我們的人才都不遺餘力,所以這4個因素加起來,就讓我們人才問題其實非常嚴重。』

朱敬一並表示,有報導指台灣部分人才被外國挖角,他認為,當別的國家經濟實力足夠時,挖角的狀況就會越來越多。

朱敬一:台灣環境對外國人不夠友善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台灣面臨人才嚴重流失危機,國科會主委朱敬一上午在國科會舉行的第一次科學技術發展諮議會中強調,台灣人才流失的主要理由,在於台灣的環境對外國人不夠友善,使得近十年來的高階人才呈現嚴重不足現象,若再不改善前景堪虞。

面對這個困境,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建議政府及產業界,應以更具突破性的思維,和美國、歐洲、中國大陸、新加坡、香港及日本等國競爭優秀人才,也許是以較高的薪水,也許是更有挑戰性或前景的工作環境。他強調,沒有優秀人才,就沒有競爭力。

朱敬一指出,台灣人才危機有四個面向,一是出國留學人數慢慢減少,二是流進來的人才不平衡,三是社會環境不佳,四是薪資條件不夠理想,使得有創新思維的高階人力呈現淨輸出現象。出去的多,進來的少,競爭力就這樣一點一滴流失。

為什麼出國留學人數減少?朱敬一認為,主要是台灣的生活水準越來越好,年輕人沒有早年留學生吃苦的精神,也比較不願到美國及歐洲等先進國家留學,使得高階人力出現斷層。出國留學人數減少,願意來台灣發展的高階人才也不多,形成雙重傷害。

朱敬一統計近10年來的人力流向,發現45萬名來台灣工作的外籍人士中,超過40萬人是外傭或外勞等藍領階級,只有2萬人是白領高階人才;但這2萬人中又有高達9成是來台教英文的老師,並不是台灣需要的研究創新人才。

朱敬一:再過幾年 台灣海外人才庫真空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 2012.08.06 02:37 am

台灣學術的「海外人才庫」還有多少「存貨」?國科會主委朱敬一統計在美國前十大名校服務、出身台灣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人數,結果連他自己都驚訝。「多半都超過六十歲,四十幾歲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

早年從台灣出國留學的人如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中央研究院兩任院長李遠哲和翁啟惠等,都是各領域的頂尖學者;這些人年齡漸大,朱敬一憂心,再過幾年這些人都退休後,台灣的海外人才庫就真的空了。

近日國科會根據《美國新聞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評選全美前十大名校來作的分析,在全美十大名校裡服務的中研院院士有卅七人,人數最多的年齡層卻是「六十多歲」,佔了十四個、「七十多歲」也有十個。一般認為最「精力充沛」的「四十幾歲」只有剛當選中研院院士、任職於芝加哥大學Booth商學院的謝長泰。

朱敬一說,可能有些人會認為「當選中研院院士應該都有一定成就、本來就應該很老了啊。」但他舉鄒至莊、楊振寧和鄭洪為例,他們當選院士時才四十多歲,李政道當選時甚至只有卅二歲。

朱敬一表示,政府希望擴大公費留學名額,送博士生和博士後研究員出國進修,填補海外人才庫的空缺,「自己送出去的,回來機會比較大啦!」

另一方面,朱敬一認為應當避免本土培養的人才無法滿足社會需要。國科會正在研擬兩億多元的「種子基金」,支持創新研究;在「科學技術發展諮議會」上也將討論產學合作的新制度。

朱敬一舉美國史丹佛、柏克萊大學和矽谷的關係為例,這兩所大學幫助矽谷研發突破,自己的價值也跟著水漲船高。

 

朱敬一:人才被台幣換人幣挖走

  • 旺報
  • 【記者陳曼儂/台北報導】

已影響到國安的人才流失議題,國科會主委朱敬一表示,台灣年輕人不願出國、而來台的白領階級多半只教英文,相較於香港、新加坡不斷向國際攬才,台灣因大陸崛起,人才反而被「新台幣換人民幣」挖走。

國科會昨、今兩日舉行的「第一次科學技術諮議會議」,各界關注台灣科技人才危機,結論將納入12月「第9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中研議,形成「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102-105年)」後,可望形成政策、由各部會執行。

朱敬一表示,因經濟好轉,出國留學的年輕人愈來愈少,而台灣去年來台45萬的外籍人士,約有40萬人是藍領,白領階級也多半是外語教師,與科技專業無關。

「人才資源是國家競爭力」,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表示,日本因跟不上創新腳步而式微,現在是台、日合作出「新模式」的最好機會,台灣也要警惕不能重蹈覆轍,人才、全球化及創新研發才是台灣站上國際舞台的機會,該以突破性思維,向歐美、新加坡、香港或日本等國搶優秀人才,不然就沒有競爭力。

朱敬一也認為,在國際攬才方面,台灣沒有新加坡的國際化又保守,外籍人士很難擔任重要職務,不然就是被當「肥貓」;在世界各國經濟實力足夠,挖角狀況將越來越多。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 2012.08.06 08:31 am國家科學委員會設置「科學技術發展諮議會」後,今天開第一次會議,討論產學合作、國家型計畫和人才問題。國科會主委朱敬一在會議前夕指出,台灣已經進入「人才斷層」期,如果再無作為,早年的優勢也會流失掉,與他國競爭將「死狀甚慘」。朱敬一表示,台灣出國留學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數量上「後繼無力」,向外找人也很困難。台灣找來的外籍人士多是藍領,白領階級也多半是外語教師;還有中國大陸乘虛而入,挖我們的本土人才。朱敬一表示,工研院高層向他透露,中國大陸有許多省級之下類似工研院的單位,挖台灣工研院的所長去當副院長;薪水數字從新台幣變人民幣,已經有人被挖走,目前情勢岌岌可危。至於如何解決人才問題,朱敬一說,社會觀念裡應該把「人才」和「勞工」清楚切割,例如公營事業或某些重要研發機構如工研院、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等要職就需要人才來擔任,才能以他的經驗、人脈或眼界帶動整體發展。金融海嘯後,社會上看到高薪的高階主管就說是「肥貓」,「這就是民粹、平頭主義!」朱敬一痛批這種想法「愚蠢」。他舉例,國研院以前曾經規定「院長薪水不能超過國科會主委、其他主管薪水不能超過副主委」;好不容易找到人放棄國外工作返國服務,結果一算,薪水等於他之前的「打對折再打對折」,這股社會氛圍也讓許多單位找不到人任高階主管。另一方面,他認為台灣應該扭轉錯誤的保護觀念,不能把所有的外籍人士都看成要搶大學畢業生的飯碗。他批評現在外籍畢業生就業條件嚴格、限制多,他們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當然會離開台灣,看起來好像是「訓練出來請他走路」。「我們要攬才、留才、育才。」朱敬一說,目前的「彈薪計畫」、消除政府財團法人主管的薪資上限,可以算是「稍微有點突破」,近年社會上提供的就業條件和行政協助也變得友善,有助於讓國外人才願意留下。但他認為培育人才也很重要,才能趕快把「海外人才庫」和「人才斷層」補起來。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