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是國家長遠大計,不能因金融危機或短視的價值觀改變或輕忽!」「國家領導人更應有完整的戰略眼光,培育好人才。」北京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薛其坤一語點破台灣近年來人才外流、人才短缺的問題癥結。他認為,只有政府、領導人重視人才,拿出具體有效的配套方案,社會氣氛不受庸俗價值觀來評斷教育本質,拔尖人才留在自然科學中探索研究,才能帶動重大技術革命、提升國家的長遠競爭。
中研院提出「高等教育與科技政策建議書」,也點出台灣人才問題,是「人才、科技與經濟三個層面鏈結斷裂」。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指出,人才面,教育部是核心;科技研發,國科會是關鍵;產業經濟,是經濟部的權責,三方要有共識。他明白指出,現在這三方的橫向聯繫不足,是因為「各部會都在求表現」,然而,產業要創新、人才培育要上軌道,不是單獨一個部會可以解決的問題,各部會應整合,而非彼此競爭資源。
中研院院士曾志朗曾任教育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他感嘆台灣的人才培育政策多頭馬車,更直指:「對於人才問題,各部會都太本位主義」,認為政府應有整合性的人才策略思考,建構解決問題的平台,至少由行政院副院長擔任召集人,邀集教育部、國科會、經建會、經濟部、中研院等與人才培育相關的單位進行整體策略規畫,「不要再一直重複開會找問題、加政策,而要務實去解決。」
相較之下,大陸的人才戰略專家指出,大陸為撰寫「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二○一○—二○二○」,邀請廿八位頂尖專家,花了二、三年全面檢視各國作法制度,規劃綱要最後送至政治局常委會,所有重大決策都經「專家論政」,歷經數百場以上的論政討論,擬出向全球攬才、及整個國家人才戰略綱要。
反觀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素彎指出,馬總統五年前上任提出「黃金十年」,學界就曾建議盡速擬出「台灣長期的國家教育、人力競爭與外勞政策」,從人才培育、就業體系、人才延攬、人口政策、移民政策,以至兩岸人力運用進行總體檢,並將組織位階「直屬於總統府之下」。但從近來政府組織再造中,完全看不到政府的「覺醒」,仍一貫地漠視國家最重要的「樹人工程」,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