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社會脈動
- 背景說明
-
【從社區營造到地方創生】
1994年文建會積極推動社區營造政策,促使中央政府省思跨部會整合模式的重要性,爾後,台灣社區政策的推動已逐漸從政府主導的「由上而下」政策執行,變成強調公民參與的「由下而上」的操作理念。
然而因為中央政府策略性的介入,特別長期以社造經費補助的誘導下,促使社區營造成為地方政策執行上脫離不了環境綠化、多元就業、文創開發的政策走向。更因高度依賴中央經費補助,使社造成為鄉鎮公所、村里辦公處、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管理委員會及社區工作團隊間權力與資源的競技場域。
而今為因應人口老化、城鄉落差及產業變化,推行的「地方創生」同樣強調在地、自發與行動,不同之處在於,地方創生政策的首要目的,是「創造工作機會、減緩人口(減少)問題、提昇生養後代的條件、為地方創造生機」。
【從地方創生窺見貧富不均的現象】
在地方創生所觀注的人口結構及產業的變化中,最直接的觀察是台灣過往在快速發展工業化以及都市化的政策下,產生貧富不均的議題。
根據WTID(2018)的資料,全台灣最富有的1%族群的收入佔全國所得比例為12.99%。所得越高的族群,其薪資所得佔個人總所得的比例越低、資本所得的佔比越高。這一切似乎意味著,過去台灣社會長期歌頌的「愛拚才會贏」、「黑手變頭家」價值已不復存在,單憑努力越來越難出頭天。在全球化及資本主義下帶來的貧富差距所衍生出的社經階級顯然已難以翻轉。
聯合國在2015年開始啟動永續發展目標時,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的潘基文(Ban ki-moon)曾表示「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所制定的目標具全球性,各國領導人已做出承諾,確保不遺漏任何人(Leave no one behind)」。而永續發展目標的第一項,就是消除貧窮(No poverty);世界銀行(世銀)總裁金鏞(Jim Yong Kim)表示「到2030年,終止極端貧窮並共享繁榮是我們的目標,而此承諾未曾改變,我們也須從全球的角度,採用擴大的貧窮判斷標準。」
【觀察、追蹤、與實踐】
貧窮及貧富差距的議題在台灣的都市與鄉鎮,以不同的樣貌存在著,面對地方翻轉的挑戰,我們同樣也必須關注大環境下的結構性議題,在關注與追蹤的同時,也與地方組織一起尋求社會創新的服務模式。
資料來源:
《社區營造、政策類型與治理網絡之建構:六星計畫的比較分析》
《曾旭正專欄|有了社區營造,為何還需要地方創生?》
《報導者:台灣貧富差距的真相》
《 TAIWANICDF:終結貧窮之前 先回答什麼是貧窮吧!》
- 觀察社會脈動
-
【解讀國土計畫草案】國土計畫裡的農業未來 農委會這麼說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7年12月27日全國國土計畫(草案)正在進行中。在這場全國國土的大規模重新規劃中,年年流失嚴重的農地,成了關注焦點。
閱讀全文
有效而永續的農地管理政策分析
來源: 上下游新聞市集 — 2017年12月26日台灣是我們的母親,大地是我們最親。然而,台灣國家發展與轉型,卻使得台灣大地環境,儘管越加美麗,卻也更顯哀愁。然而,自齊柏林往生後,似乎環境議題的呈現,也隨之消逝,環境問題隨波逐流。 也因此,我們在國家發展與轉型的同時,我們對於環境的定位,如何建構永續環境,實為我們現今台灣人民應該思索之處。特別是,堅守環境價值與農業政策的宜蘭縣。
閱讀全文
經濟》國發會示警高齡社會 提出2018年三大工作重點
來源: 多元 — 2017年12月22日編按:國發會今(21)舉辦年終記者會,對於明年景氣,國發會樂觀看待,惟明年台灣老年人口將超過14%,邁入高齡社會,國發會指出,人口結構改變須提早因應。並強調2018年將有三大工作重點,其中開放資料、強化數據資料的整合分享是關鍵要務,有助於刺激五加二等創新產業的研發能量,提升競爭力。
閱讀全文
高齡》長照引資添誘因 促參將鬆綁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7年12月20日行政院將積極推動保險資金投入長照體系,財政部次長莊翠雲昨(19)日表示,未來《長照法人法》草案若在立法院三讀施行,保險資金可望進場經營長照服務機構......
閱讀全文
空汙法史上最大翻修 破除地方各自為政 汙染管制統一標準
來源: 中時電子報 — 2017年12月12日《空汙法》翻修,汙染源排放標準將加嚴。此次修法堪稱《空汙法》史上最大翻修,對產業界影響最大之處,是將工廠固定汙染源管制訂出統一標準,不再讓地方各自為政;空汙嚴重地區,排放標準加嚴,將衝擊石化、鋼鐵等逾千家工廠。
閱讀全文
全國農地總量遭地方反彈 農委會:中央財政應回饋農業縣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7年12月08日近年農地不斷流失,為維持全國糧食安全,「全國國土計畫」(草案)預計將農地總量控管在79萬公頃。不過,農業大縣如台南、雲林、屏東卻跳出來反對大量畫設農地,恐限制地方發展。
閱讀全文
拆除違章農地工廠 台南首先破蛋 12月討論第二波名單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7年12月08日行政院核定的「保護農地-拆除農地上新增違規工廠」行動方案達成率突破「掛蛋」紀錄。台南市今(4日)早完成首件農地興建中違建強拆作業,高雄市也開始執行拆除作業,不過由於今天尚未拆完,所以在農委會的網頁上還並未顯示拆除。
閱讀全文
宜蘭農舍興建鬆綁爭議,農委會:地方法規抵觸中央就是無效
來源: 上下游新聞市集 — 2017年11月14日宜蘭縣府有意放寬農舍興建管制議題持續延燒!日前宜蘭縣代理縣長陳金德才對外宣布,將「農舍加重房屋稅」加計利息退還;甚至傳出將鬆綁「農舍位置必須鄰路、鄰側」規範,引發地方團體強烈反彈。究竟宜蘭縣府大動作拋出鬆綁辦法,此舉是否與中央立場背道而馳?
閱讀全文
- 地方大小事
- 足跡
-
區域 足跡 北區 - 桃園市新屋區愛鄉協會
- 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
- 將軍村(厚食聚落)
中區 南區 東區 - 地方創生資料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