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人才培育、就業與教育政策

人才培育、就業與教育政策

經濟發展與就業市場的多元變化,顯然已對青年人的職涯選擇,甚至傳統的社會價值形成挑戰。目前台灣有許多高學歷青年面臨就業挑戰,而同時台灣的新興產業卻面臨找不到人才的困境,而人才也無法在台灣得到好的發展,紛紛出走外流。......
背景說明

經濟發展與就業市場的多元變化,顯然已對青年人的職涯選擇,甚至傳統的社會價值形成挑戰。目前台灣有許多高學歷青年面臨就業挑戰,而同時台灣的新興產業卻面臨找不到人才的困境,而人才也無法在台灣得到好的發展,紛紛出走外流。

根據主計處於2017年發布的海外就業統計指出,2015年海外就業人數是72.4萬人,較中研院人才宣言發布的2011年,又新增加4.3萬人。從數據上顯示可看出,台灣人才外流的趨勢越來越嚴重。這突顯台灣的環境難以留住人才,甚至在人才供需上也產生失衡現象。中央研究院前院長翁啟惠於2011年發起《人才宣言》引起廣泛討論, 該宣言針對國內近年來嚴重的人才供需失衡現象,從體制、法規與大環境發展面向分析,指出國家發展將因人才失衡產生諸多問題,並研擬相關因應對策,但目前成效有限;2017年,科技部為解決人才問題,推出「愛因斯坦計畫」和「哥倫布計畫」等兩項年輕學者養成計畫,希望解決人才斷層與老化現象。

國內高等教育自1990年代快速擴張,大學生人數年年增加。根據教育部資料,教育部最新統計結果,2015年台灣預期受教育年數為16.6年,若扣除學前教育,每位國民預期正規教育達15.6年,相當於大學四年制畢業。與其他主要國家比較,2015年亞洲多數國家的平均就學年數,約介於1112年間,以日本12.5年為最高,台灣為11.9年,歐美國家除了義大利、法國及荷蘭外,大多介於1213年間,普遍高於亞洲國家。但儘管台灣擴充高等教育使受教率提高,但教育內容與我國產業脫節是現實。我國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多無法在新興產業發展長才。因此,教育的內容與品質成為一個需要重新衡量的課題。經濟發展與就業市場的多元變化,顯然已對青年人的職涯選擇,甚至傳統的社會價值形成挑戰。

新聞導覽

沙盒創新 解半導體人才荒

來源: 多元 2020年10月05日

台灣半導體產業獨步全球,但卻鬧人才荒,包括台積電、聯發科等半導體產業龍頭,都曾當面向蔡英文總統反映半導體產業缺人才,蔡總統允諾協助解決。教育部決訂定高等教育沙盒創新條例專法,首度以沙盒創新模式,推動國立大學設立半導體研究學院,引入產業資源,透過實驗試辦鬆綁組織、人事、財務、財產,以突破現有法規限制。 閱讀全文

老師憂無暇進修怎麼教?108課綱上路1年仍有未爆彈

來源: 風傳媒 2020年10月05日

轉眼間,紛擾中上路的108課綱(下稱:新課綱)上路已經一年過去,強調核心素養,並意圖結合學習歷程檔案的新課綱,在施行的頭一年遇上何種困難?第一線教師認為,儘管課綱理念良好,然而在升學主義下施行仍有難度,不僅家長存在質疑聲浪,學生也需要時間適應,即便教育部舉辦各種研習、工作坊,但要參加研習就必須調課,在老師們課排到滿或仍須兼任行政的情況下,也難以抽身。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日前舉辦研討會,針對新課綱進行各項討論,其中,東海大學社會系特聘教授劉正、東海附中教師楊惠倪,透過訪談第一年實際教學高一生教師,調查課綱上路實施情況,並發表論文「課綱調整與高中教師的因應作為」,探討教師面對變革的應對。 閱讀全文

新課綱現場「探究與實作」教學困境與分配不均

來源: UDN 2020年10月05日

被視為高中新課綱最大挑戰、唯一無課本的必修課「探究與實作」,未來逾5成大學科系將採計此課程學習成果。根據調查發現,這門課因授課難度高,教師過往又缺乏跨科設計課程經驗,不少資深教師能躲就躲,多為新進教師扛重擔,甚至有學校專聘代理教師「入坑」,恐影響學生修課品質。 閱讀全文

吳展良》這不是中華民國的歷史教科書

來源: 聯合報、吳展良 2020年09月16日

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吳展良於聯合報撰文:台灣每隔幾年就為歷史教科書大吵一場,背後首先是國家認同問題,其次是政治力介入問題,而這兩個問題在一○八課綱都到達近年的高峰。新的歷史教學,不僅高度凸顯台灣的主體性,而且不斷解構中國之為中國,這使得它不再是中華民國的歷史教科書,而比較接近於台灣國的歷史教科書。之所以如此,正因為這份課綱從開始就是政治力高度介入的產物。 閱讀全文

川普政策轉彎 撤銷外籍生驅逐令

來源: 多元 2020年07月15日

《中央社》報導,美國川普政府6日下令,若教學機構今秋因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全採線上教學,外籍生就不得留在美國,不過川普政府今天決定撤銷這項命令。 閱讀全文

哈佛和MIT聯合起訴川普政府

來源: FT 2020年07月09日

編按:美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6日宣布,受到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大學已經考慮下學期將改為網路教學,持非移民F-1和M-1簽證的國際學生如果選擇遠距教學,將無法再獲得美國學生簽證,首當其衝的是哈佛大學(Harvard)、麻省理工學院(MIT)等知名學校,聯合請求臨時限制令和永久禁令,力求阻止川普把因為疫情而在線上聽課的海外學生驅逐出美國大學的企圖。 閱讀全文

不會打球的總教練!帶隊敲出「地方創生」全壘打

來源: 倡議家 2020年06月17日

「其實我都跟想要走社造或地方創生的朋友說,資產管理很重要!」看似隨性的胡文偉突然正色講出「資產管理」,看似有些違和。他解釋說,很多人有很好的構想,但是如果沒辦法有適合的空間發揮,就只能白搭。 閱讀全文

讓私校願退場 黃榮村籲設立暫行的特別條例

來源: 中時 2020年03月02日

編按:1990年代以來,臺灣進行一連串的教育改革,其中「廣設大學」令人詬病,前總統李登輝更將矛頭指向李遠哲引介美國式教育漏洞百出,但李遠哲於2016年自傳中表示,廣設大學非他所意,他提議的是增加公立大學的「容量」,無論教改的真相為何,主導者都間接承認以失敗告終,更尤其在面臨全球少子化下,許多學校因招生不足,恐怕勒令退場。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中華文化 要拱手讓給越、韓?

王 伯元

最近一個月內去了越南及南韓,心中頗有感觸。這兩個地方雖然現代化的程度不同,但都具備強烈的企圖心,積極躍進。但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倒不是他們的經濟成長,而是兩個國家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及珍惜。其實不只這兩地,幾乎所有亞洲國家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受過中華文化的影響及薰陶。 閱讀全文

基金會關注

基金會相關活動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06.05.27

2006.05.28

稅制改革的公與義研討會

(部分總體教育政策檢討)

出版品連結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