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人才培育、就業與教育政策

人才培育、就業與教育政策

經濟發展與就業市場的多元變化,顯然已對青年人的職涯選擇,甚至傳統的社會價值形成挑戰。目前台灣有許多高學歷青年面臨就業挑戰,而同時台灣的新興產業卻面臨找不到人才的困境,而人才也無法在台灣得到好的發展,紛紛出走外流。......
背景說明

經濟發展與就業市場的多元變化,顯然已對青年人的職涯選擇,甚至傳統的社會價值形成挑戰。目前台灣有許多高學歷青年面臨就業挑戰,而同時台灣的新興產業卻面臨找不到人才的困境,而人才也無法在台灣得到好的發展,紛紛出走外流。

根據主計處於2017年發布的海外就業統計指出,2015年海外就業人數是72.4萬人,較中研院人才宣言發布的2011年,又新增加4.3萬人。從數據上顯示可看出,台灣人才外流的趨勢越來越嚴重。這突顯台灣的環境難以留住人才,甚至在人才供需上也產生失衡現象。中央研究院前院長翁啟惠於2011年發起《人才宣言》引起廣泛討論, 該宣言針對國內近年來嚴重的人才供需失衡現象,從體制、法規與大環境發展面向分析,指出國家發展將因人才失衡產生諸多問題,並研擬相關因應對策,但目前成效有限;2017年,科技部為解決人才問題,推出「愛因斯坦計畫」和「哥倫布計畫」等兩項年輕學者養成計畫,希望解決人才斷層與老化現象。

國內高等教育自1990年代快速擴張,大學生人數年年增加。根據教育部資料,教育部最新統計結果,2015年台灣預期受教育年數為16.6年,若扣除學前教育,每位國民預期正規教育達15.6年,相當於大學四年制畢業。與其他主要國家比較,2015年亞洲多數國家的平均就學年數,約介於1112年間,以日本12.5年為最高,台灣為11.9年,歐美國家除了義大利、法國及荷蘭外,大多介於1213年間,普遍高於亞洲國家。但儘管台灣擴充高等教育使受教率提高,但教育內容與我國產業脫節是現實。我國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多無法在新興產業發展長才。因此,教育的內容與品質成為一個需要重新衡量的課題。經濟發展與就業市場的多元變化,顯然已對青年人的職涯選擇,甚至傳統的社會價值形成挑戰。

新聞導覽

讓私校願退場 黃榮村籲設立暫行的特別條例

來源: 中時 2020年03月02日

編按:1990年代以來,臺灣進行一連串的教育改革,其中「廣設大學」令人詬病,前總統李登輝更將矛頭指向李遠哲引介美國式教育漏洞百出,但李遠哲於2016年自傳中表示,廣設大學非他所意,他提議的是增加公立大學的「容量」,無論教改的真相為何,主導者都間接承認以失敗告終,更尤其在面臨全球少子化下,許多學校因招生不足,恐怕勒令退場。 閱讀全文

新冠肺炎:40萬大陸工作的台灣人返工的猶豫與掙扎

來源: BBC 2020年02月24日

編按: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各國出入境皆在管制當中,中國境內開工面臨返工者困在家鄉無法返工,導致企業延遲開工,多家工廠暫時性停擺,短期影響全球經濟甚鉅,約有40萬名在大陸工作的台灣人,也陷入是否返工的掙扎。 閱讀全文

曾志朗:政府不懂大學系統重要性-很危險

來源: 聯合新聞網 2019年12月19日

編者按:資源共享與共享經濟的潮流引領下,整合大學資源是首要方向,「大學系統」發展可以讓臺灣大學跟上世界趨勢…。 閱讀全文

促進中高齡就業 修法要更彈性

來源: 聯合報 2019年12月17日

編按:東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張鑫隆指出,中高齡勞工(45歲以上未滿65歲)較有工作經驗,但普遍薪資較高,所以對一般雇主而言,當然希望採用年輕又低薪、且效率較高的勞工,因此尤其是50歲以上中高齡的勞工就業比較難也是事實,因此對於《中高齡者與高齡者就業促進法》通過的鬆綁,包含讓高齡者(65歲以上)勞工可與雇主簽訂定期契約。 閱讀全文

林嘉誠:厚植國際知識與培育世界觀

來源: 聯合報 2019年11月08日

編按:考選部前部長林嘉誠撰文指出,厚植國際知識與培育世界觀相當重要。台灣由於外交孤立、英語學習流於考試、學科功利取向流行、媒體較少報導國際新聞,出現民眾國際知識偏低的現象。面對全球化競爭,數位落差與M型社會問題,政府應重視民眾國際視野之提升。 閱讀全文

陳昇瑋談培養人才競爭力

來源: 多元 2019年10月23日

編按:台灣的人才競爭力大幅下滑,恐削弱我國經濟。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陳昇瑋指出,台灣人才競爭力的問題,總歸一句就是人才出超、技術入超。陳昇瑋建議,以租稅優惠鼓勵外商來台設立研發單位,且應要求從海外大量招募外國籍高階人才來加入這些研發單位。至於AI時代如何增加人才競爭力?陳昇瑋提出,要培養π型人,至少有兩個專長,可以連結不同專業。愈是背誦、愈是反覆練習的技能都會被機器取代。 閱讀全文

黃昆輝教授談台灣教育問題與因應對策

來源: 多元 2019年10月21日

編按:台灣教改爭議不斷,教育問題也層出不窮。教育問題極其重要,影響著國家人才培育與國家未來發展。對此,黃昆輝教授撰文提出,台灣的教育問題主要有三項:「社會階層再製」、「教育品質平庸」及「人才培育失衡」。他進一步提出因應策略,包括國教向下延伸、研議大學校院退場機制、師資培育採開放方式、採「人力規劃」與「產學合作」策略。 閱讀全文

中國人文社科的處境

來源: 金融時報 2019年06月24日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龔刃韌指出,沒有言論出版自由和學術自由,自然科學某些學科仍能快速發展,但人文社科必受嚴重束縛。當今,在人文社科領域,中國大學還有很多距離世界一流大學漸行漸遠的現象。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基金會相關活動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06.05.27

2006.05.28

稅制改革的公與義研討會

(部分總體教育政策檢討)

出版品連結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