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地方社會脈動

地方社會脈動

背景說明

從社區營造到地方創生

1994年文建會積極推動社區營造政策,促使中央政府省思跨部會整合模式的重要性,爾後,台灣社區政策的推動已逐漸從政府主導的「由上而下」政策執行,變成強調公民參與的「由下而上」的操作理念。

然而因為中央政府策略性的介入,特別長期以社造經費補助的誘導下,促使社區營造成為地方政策執行上脫離不了環境綠化、多元就業、文創開發的政策走向。更因高度依賴中央經費補助,使社造成為鄉鎮公所、村里辦公處、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管理委員會及社區工作團隊間權力與資源的競技場域。

而今為因應人口老化、城鄉落差及產業變化,推行的「地方創生」同樣強調在地、自發與行動,不同之處在於,地方創生政策的首要目的,是「創造工作機會、減緩人口(減少)問題、提昇生養後代的條件、為地方創造生機」。

【從地方創生窺見貧富不均的現象】

在地方創生所觀注的人口結構及產業的變化中,最直接的觀察是台灣過往在快速發展工業化以及都市化的政策下,產生貧富不均的議題。

根據WTID(2018)的資料,全台灣最富有的1%族群的收入佔全國所得比例為12.99%。所得越高的族群,其薪資所得佔個人總所得的比例越低、資本所得的佔比越高。這一切似乎意味著,過去台灣社會長期歌頌的「愛拚才會贏」、「黑手變頭家」價值已不復存在,單憑努力越來越難出頭天。在全球化及資本主義下帶來的貧富差距所衍生出的社經階級顯然已難以翻轉。

聯合國在2015年開始啟動永續發展目標時,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的潘基文(Ban ki-moon)曾表示「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所制定的目標具全球性,各國領導人已做出承諾,確保不遺漏任何人(Leave no one behind)」。而永續發展目標的第一項,就是消除貧窮(No poverty);世界銀行(世銀)總裁金鏞(Jim Yong Kim)表示「到2030年,終止極端貧窮並共享繁榮是我們的目標,而此承諾未曾改變,我們也須從全球的角度,採用擴大的貧窮判斷標準。」

【觀察、追蹤、與實踐】

貧窮及貧富差距的議題在台灣的都市與鄉鎮,以不同的樣貌存在著,面對地方翻轉的挑戰,我們同樣也必須關注大環境下的結構性議題,在關注與追蹤的同時,也與地方組織一起尋求社會創新的服務模式。

 

資料來源:

《社區營造、政策類型與治理網絡之建構:六星計畫的比較分析》

《曾旭正專欄|有了社區營造,為何還需要地方創生?》

《報導者:台灣貧富差距的真相》

《 TAIWANICDF:終結貧窮之前 先回答什麼是貧窮吧!》

觀察社會脈動
萬華社大遭接管 全促會:突顯社大結構困境

萬華社大遭接管 全促會:突顯社大結構困境

來源: 新頭殼 2012年03月05日

萬華社區大學 遭台北市教育局解約接管的事件震撼全國各社區大學,教育局以萬華社大校長疑似挪用公款遭調查而解約,引發不少社大參與人士的批評... 閱讀全文

稅制不公不義 難怪貧富擴大

稅制不公不義 難怪貧富擴大

來源: 中國時報 2012年02月14日

許多人對富人有刻板印象,以為富人都愛逃漏稅。其實不然。去年八月,美國富豪巴菲特投書《紐約時報》坦承自己適用的稅率竟然比祕書還低,直言「政府過度寵愛富豪」,公開呼籲美國政府提高富人的稅負。巴菲特登高一呼之後,法國、德國的富豪也紛紛響應。在創造就業與經濟公平的目標下,美國總統歐巴馬日前發表國情諮文,大膽提出「富人稅」的主張。 閱讀全文

創新創業,新思維最重要

來源: 林建甫,中國時報

目前世界各國正如火如荼推動創新創業,希望促進經濟轉型,也解決青年高失業率的問題。我國在103年底行政院成立重量級旗艦計畫─「創新創業政策會報」,作為「替年輕人找出路」的施政重點,期能整合各部會分別推動之方案,發揮綜合效應。然而這其中的邏輯有問題,我們需要釐清並賦予新思維。 閱讀全文

貧富不均:風水輪流轉?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貧富不均引起很多討論,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所著的《21世紀的資本》(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里提出了一些解決之道,其主要的建言,是以“全球”的公權力來對市場分配的結果進行再平衡——對頂級富人家庭課以重稅。方案之一,是對美國年收入超過五十萬美金的人啟徵邊際稅率高達80%的所得稅。 閱讀全文

地方大小事
足跡
地方創生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