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年代-迎向永續
- 背景說明
-
隨著全球化與環境生態變遷步伐加速加大,生產結構重新調整、銷售市場競爭加劇、貧富所得差距擴大、金融風暴捲土重來、乾旱洪水災變頻傳等衝擊,正威脅著全世界所有國家,包括我們中華民國在內。一方面,因為經濟自由化,資本與技術的流動跨越國界藩籬,全球產銷版圖大挪移,台灣雖因地理上鄰近大陸這個新興經濟工廠與市場而受惠不少,但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就業與所得分配、教育與稅制改革、人才培育與社會價值重建,卻亟待朝野共同努力再創新局。另一方面,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持續,天候異常與災變紛在世界各地爆發,加上原本存在已久的地層下陷、河川與水患治理、經濟發展與國土規劃等重大議題未決,皆已構成永續經營台灣必須優先克服的障礙,亟待政府與民間組織攜手合作,為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推動整合與對話。
- 新聞導覽
-
吳敬璉:中國的危機、轉型、動力、創新、改革
來源: 吳敬璉 — 2015年10月29日經濟學家吳敬璉在復旦大學舉行的“首屆復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表示,中國人口紅利正不斷減少,農村資源向城市轉移的結構性變化已經接近於結束,剩下能夠解決當前問題的根本,就是要提高效率。此外在談及怎麼保證不出現系統性風險,避免危機時,吳敬璉表示大概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要控制好和化解現有的風險,為推進改革贏得時間。另一方面,輔之以適當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的短期調節。貨幣政策方面,吳敬璉認為,政策作用很小,由於現金為王,所以即使放鬆銀根,資金大概也不會跑到實體經濟裡去。財政政策還有一點餘地,建議着重在普惠性的減稅上來想辦法。吳敬璉最後表示,中國經濟最根本的一條就在於改革,這兩年來我們的改革還是有進步的,但是需要進一步推進,比如說簡政放權、審批制改革。 閱讀全文
中國申請加入歐洲復興開發銀行
來源: FT中文網 — 2015年10月28日中國已正式請求加入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此舉將增強歐洲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益緊密的聯繫。加入EBRD也將為中國向基礎設施以及“新絲綢之路”(或稱“一帶一路”)項目上的其他投資輸送資金開闢新的渠道,使中國與歐洲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的市場對接起來。 閱讀全文
印度版「走進非洲」:籌建國家項目發展公司
來源: BBC中文網 — 2015年10月28日印度財長賈特裏(Arun Jaitley)周二在第三次印度-非洲峰會之前的一場論壇上表示,作為亞洲第三大經濟體的印度正在尋找與非洲開展經貿合作的新機會,以促進本國經濟更快增長。非洲所有54個國家全部受邀參加此次峰會。在進行一系列部長級會議後,領導人們將在本周四召開全體峰會。 閱讀全文
人民幣將躋身國際儲備貨幣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5年10月28日日本經濟新聞昨(27)日披露,IMF已基本決定最早在11月之內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成為繼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圓的第5個SDR貨幣,使人民幣躋身國際儲備貨幣行列。路透指出,人民幣加入IMF的SDR之後,未來將帶動全球對人民幣超過5,000億美元的需求,最終使人民幣在全球儲備的比重接近5%。 閱讀全文
活絡虛擬FTA 再創台灣產業奇蹟
來源: 徐小波,工商時報 — 2015年10月28日各國對外貿易政策基本上是由政府制定目標後與他國政府簽訂貿易協定,以達到互通有無、平等互惠之目的。在全球貿易自由化的思潮下,為消除貿易壁壘,促進貨品與服務的自由流通,自由貿易協定(FTA)因應而生。FTA的簽訂,實質上降低了貿易障礙,有助於提升產業對外的競爭力,因此對於內需市場有限的台灣而言,這條「走出去」的路非常重要。 閱讀全文
有必要蓋水壩? 馬國「再生能源走廊」完全剖析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5年10月27日馬來西亞婆羅洲是近期備受爭議的州發展計劃焦點。這項計劃將興建一系列大型水壩,旨在刺激產業需求。然而,能源方案、成本與效益權衡定量分析方面的文獻與公共討論卻少之又少。我們使用了商業能源市場的軟體PLEXOS為沙勞越州設計了一個長期性的產能擴張模式。這包括現存的能源生產,能源的局限與操作性能局限。我們也考量了溫室氣體排放的間接成本以及森林消失的直接成本。我們設計和模擬不同的場景,通過四個人數增長的假設,觀察能夠滿足未來能源需求,在技術上可行的電源供應方式,並且觀察它們在經濟和環境上的權衡。 閱讀全文
貶值救經濟 卻貶損了國家價值
來源: 中國時報社論 — 2015年10月26日就長期趨勢觀察,台灣股市逐漸走弱,不但不及大陸及亞洲四小龍其他國家與地區火紅,甚至已落入邊緣化地位。台股自1990年創下12682高點後,25年來僅少數幾次曇花一現破萬點,始終沒有更好的表現。2003年起台股新上市(IPO)案件急速減少,今年更形萎縮,前3季累計只有16家上市公司加入資本市場,籌資金額3408億元。 閱讀全文
開放資料抗氣候變遷 群眾智慧也能助一臂之力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5年10月26日面對氣候變遷挑戰,除了政府資源與專業知識,如何運用群眾智慧迎戰,儼然已成為國際趨勢。23日,美國MIT「氣候合作實驗室」專家來台,與Open Data聯盟、政府官員分享,如何結合開放資料與群眾力量,共同面對氣候變遷危機。 閱讀全文
中國央行降息降准以刺激經濟增長
來源: 華爾街日報 — 2015年10月26日公布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糕經濟表現後的數日,中國出台了刺激經濟增長的組合拳,同時放開銀行存款利率上限。中國央行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將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下調50個基點,此舉旨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向經濟中注入流動性。 閱讀全文
激發民間活力才能培育新增長點
來源: 日經中文網 — 2015年10月24日中國7~9月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在剔除物價變動影響後實際比上年同期增長6.9%。增長率較4~6月期相比下滑了0.1個百分點。自雷曼危機後的2009年1~3月期以來,時隔6年半再次跌破7%。中國的經濟減速成為全球經濟復甦緩慢的主要原因。令人擔心的是中國進口持續大幅減少。9月以美元計價的中國進口額同比大幅減少20.4%。1~9月的累計進口額也同比減少15.3%。除了鐵礦石和煤炭等資源外,工具機的進口也出現下滑。反映企業實際狀態的批發物價指數也持續下滑。 閱讀全文
中國價改30多年還沒完全實現
來源: 吳敬璉,人民日報 — 2015年10月23日價格機制是市場經濟制度的核心。市場經濟有效配置稀缺資源和形成兼容激勵機制的兩大基本功能,都是通過價格機制實現的。正因為如此,早在1984年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就已指出,必須改革既不反映成本、又不反映市場供求關係變化的計劃價格制度,「價格體系的改革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成敗的關鍵」。可惜的是,由於某些主觀和客觀因素的牽制,30多年後價格改革還沒有完全實現。 閱讀全文
英德競相討好中國,歐洲為經濟利益妥協價值觀
來源: 紐約時報 — 2015年10月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的訪問充分表現出,隨着歐洲各國競相從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中獲益,這些國家在如何減少強調人權和安全問題。自2012年以來,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和其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一直在減弱公開批評中國政治、軍事和人權問題的聲音。過去幾天習近平在英國訪問期間,卡梅倫和奧斯本一直在強調增加貿易和投資怎樣可以為英國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閱讀全文
談加速產業結構轉型須有新政策工具
來源: 王健全,工商時報 — 2015年10月22日隨著出口連續八個月衰退,以及大陸紅色供應鏈的崛起,台灣升級轉型速度益形迫切,財經相關部會也感受到龐大的壓力。不過,在政府公共債務逼近GDP四成上限的壓力下,補助工具編不出預算;租稅優惠在營利事業所得稅由原先25%降至17%後,租稅工具祇剩下R&D抵減一項,且抵減率大幅縮水。法規鬆綁則在行政、立法扞格不入,跨部會協調功能不足之下,效率大打折扣,ECFA服貿協議、自由經濟示範區均在立法院擱置可見一斑。 閱讀全文
TPP讓跨國企業如虎添翼
來源: 朱雲漢 — 2015年10月22日由環太平洋12個國家參與的「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經過5年艱辛談判,終於在10月5日達成協議。這個體量占全球GDP五分之二、全球貨物貿易總額三分之一的巨型區域經濟夥伴協定,代表著美國試圖從開發中國家與歐盟手中,重新奪回國際貿易與投資遊戲規則制訂權的最後一搏。 閱讀全文
企業界的敵意:為什麼全球的大公司都阻撓氣候行動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5年10月22日當各國為12月份在巴黎召開的氣候變遷談判做準備之時,企業作為應對氣候變遷的驅動角色正在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關注。雖然私營部門已經多次呼籲各國做出更具雄心的減排承諾,但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一些企業或許正在阻礙為減排所做的努力。 閱讀全文
諾貝爾大師提霍勒給台灣的啟發
來源: 聯合報 — 2015年10月21日2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提霍勒(Jean Tirole)來台,在台北場的講題是「氣候變遷與公共政策」,台中場的講題是「市場失靈與政府管制」,之後分別與台灣重要的學者、企業、金融界座談,探討全球金融風險與產業競爭。 閱讀全文
管線老舊讓市民喝鉛水? 北水處:不影響水質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5年10月21日香港鉛水風暴餘波盪漾,台灣19日也爆出自來水含鉛疑雲。《蘋果日報》報導追查發現,全台有7縣市3萬6000戶的供水管仍為鉛製,且全台50個淨水場,高達半數都驗出供水含鉛。供水單位急忙發出聲明表示,飲用水水質符合標準,請民眾不要恐慌。 閱讀全文
陸客中轉優勢已失 須務實互惠
來源: 中時社論 — 2015年10月20日夏張會落幕,我方殷切期待的陸客中轉與航路優化脫鉤問題並無共識,在兩岸關係烏雲籠罩、前景不明之際,陸委會依然樂觀期待年底前能有所突破。陸委會的樂觀,或有不為外人知的客觀理由,或只是主觀的期待。但我們必須坦率指出,陸客中轉的最佳時機已過,縱然大陸願意勉強讓利,卻必須付出犧牲商業利益的代價,那麼,台灣願意付出多少政治利益作為交換? 閱讀全文
加入TPP困難,但非不可能
來源: 高朗,聯合報 — 2015年10月19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日前完成談判,這是歐巴馬總統任內重大成就。近幾年美國費盡心力打造TPP,乃著眼未來,藉由建立新的貿易規則,打算重建美國的競爭優勢。TPP號稱是高品質與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完成後,各成員國仍須國內批准,如果阻力不大,TPP不久即可正式成軍。從TPP公布摘要來看,台灣想符合加入條件,經濟須大刀闊斧改革。 閱讀全文
訪英前夕卡梅倫習近平互道中英長遠利益
來源: BBC中文網 — 2015年10月19日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David Cameron)表示,英國與中國的雙邊關係將進入「黃金時代」,英國的國際地位和中國的經濟投資將帶來雙贏局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10月19至23日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卡梅倫在訪問前夕接受官方中國中央電視台專訪時表示:「這對英中關係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時刻,目前我們的關係正處於非常好的狀況,可以說是一個黃金時代。」 閱讀全文
- 專家呼籲
-
« 前 6 筆 1
- 基金會關注
-
2011.12.10~11邁向永續研討會
有感於環境天候急遽變遷、生存空間遭到嚴厲壓縮;自由化經濟體制下, 生產結構重新調整、銷售市場競爭加劇、貧富所得差距擴大、金融風暴捲土 重來等現狀與困境...實在年代系列講座
實在年代下的經濟,應是怎樣的面貌?走向實在年代,該有怎樣的藍圖?
洛桑管理學院報告指出:「台灣的發展是結構轉型問題。」服務業是主導國家經濟轉型的關鍵,台灣去年服務業產值佔GDP68.71%,服務業就業人數佔58.6%,但綜觀勞動、資本、研發甚至國際競爭力等指標,卻沒有相對成長,薪資水準及個人產值低,亟需體檢、突圍。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集結極力提振經濟轉型的行政官員、長期鑽研的學者專家與創新落實的企業家,就現況與挑戰談服務業的全面規劃、迎頭趕上、創造就業。抓住機會,立刻行動!◎時間:2012年7月14日、15日、21日、22日(週六、日) 下午二點到四點半◎議程:第一場 服務業發展的現況與展望時間:7月14日(六) 14:00-16:30主持人:林聖芬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主講人:陳添枝 (台大經濟系教授)、管中閔 (行政院政務委員)服務業帶動轉型,需要時間與精力的長期投入,本場分就總體發展、前景鋪陳、人才培育、建立服務DNA等政策深入討論,為規劃推動、培育軟實力,做對話、定方向、解難題、排紛擾。第二場 綠色經濟、科技、生活的推展時間:7月15日(日) 14:00-16:30主持人:葉俊榮 (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主講人:毛治國 (交通部部長)、黃萬翔 (經建會副主委)、嚴長壽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 (台達電董事長)高耗能經濟時代已過去,台灣未來綠色經濟、綠色產業的轉型與發展,應是什麼模式?四位主講人以大視野、大格局突破保守產業思維,掌握綠色商機,凝聚在地社會、創造生活願景。第三場 如何打造醫療照護服務業時間:7月21日(六) 14:00-16:30主持人:黃榮村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主講人:詹啟賢 (國光生技董事長)、蘇喜 (開南大學健康照護管理學院院長)、林萬億 (台大社工系教授)、胡勝正 (中央研究院院士)高齡、少子化的時代來臨,台灣醫療照護服務業如何轉型?醫療衛生是產業還是社福?長期照護可由市場經濟支撐?醫療制度人力符合當前社會需求? 諸多紛擾不明的疑問,由諸位專家為您解答。第四場 建構資訊、流通、文創服務業平台時間:7月22日(日) 14:00-16:30主持人:余範英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主講人:張善政 (行政院政務委員)、呂學錦 (中華電信董事長)、史欽泰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陳浩 (博理基金會執行長、雲廣科技總經理)資訊全球化的時代,如何提升系統化、效率化的營運模式?追求高產值的目標下,文創服務業該如何經營?新媒體又是什麼?如何利用電信與資訊的平台,將台灣建構為「研發、創新、運籌、設計」中心?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 下載